第九百八十章 夏尔这个傻瓜,他到底在想什么 (第1/2页)
这就是夏尔想要达到的效果。
赔款这一块的帐目随便自己怎么做,夏尔说士兵死了一百万人,每人发1000美元,或者坦克损失多少弹药用了多少经济遭受多少损失,德国还能去一个个核对?
夏尔完全可以叫上200亿美元然后让英美喝西北风。
但夏尔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十分中肯的只要了20亿美元,而英美却完全没想到这个,依旧保持着高标准的“130亿”、“100亿”。
英国的标准降不下来,它仅仅只是贷款就欠了100亿。
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且负责谈判的军需大臣又极为短视,他不可能作为战胜国还赔钱,也不可能什么利益也没拿到。
在他的想法里,要是没多拿几十亿,这场仗不是白打了?
但这恰恰掉进夏尔的陷阱。
德国人会想:
法兰西只要20亿,你们好意思要100亿、130亿?
给你脸了?
我们又不是打不过,大不了两败俱伤,谁怕谁?
而英美两国必须要到赔款。
否则英国的经济会因为还不清贷款而崩溃,美国的政治会因为出现这么大笔坏账而倒台。
于是,他们就会进入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有可能将这场战争继续下去。
结果是英美不仅得不到他们希望的赔款,反而有可能损失更多。
而法兰西,根本不需要担心赔款,德国人会很愿意出这笔钱,还千恩万谢生怕夏尔不收。
另一方面,夏尔手握鲁尔工业区,将德国人生产的弹药卖给德国,让那些带着满满恨意的德国人跟英美作战!
发战争财的同时还能利用德国人消耗英美,何乐而不为?
用不了几年,这世界第一超级大国是谁,就不言自明了!
坐在夏尔对面的埃茨贝格尔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夏尔为什么要求得这么少?
难道真的是因为“良心资本家”?
其他人或许会相信,但长年混迹于政治的他却半个字都不信。
这一定有原因,有夏尔的利益所在,埃茨贝格尔想。
联想到之前夏尔同意释放俘虏,又允许鲁尔工业区继续为德国提供军火,现在夏尔在赔款方面又如此保守……
埃茨贝格尔越想越觉得自己猜的没错,夏尔已将矛头指向英国了,他需要一个保持战斗力的德国用来挡住英美联军。
埃茨贝格尔心下狂喜。
这是德国的机会,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原本什么都没有就差被协约国临门一脚就要无条件投降的德国,现在却有可能因为夏尔的战略而出现转机。
“非常感谢,中将。”埃茨贝格尔起身紧紧的握住夏尔的手,一语双关:
“不只是我。我相信艾伯特首相,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
“还有所有的德国军民,都会因为您的仁慈而心存感激。”
“您救了我们所有人,救了德国,中将!”
夏尔微笑着点头:“这是我应该做的,先生,就像我说的,这会是一次愉快的谈判。”
埃茨贝格尔呵呵笑了起来,他原以为与夏尔的谈判是最困难的一环,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