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才下飞机,就有人想截胡(求月票全订) (第1/2页)
原本计划好初六就回鹏城,但一直拖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陆阳才将京城这边的事情处理好。
在元宵节的第二天。
带着家人以及刘光南团队剩余人员,一起包了一架飞机飞回鹏城。
本身一共65人的刘光南团队。
也因为与中科院合作组建新的半导体实验室。
被划分为二。
其中有27人决定留下来,继续保留在中科院的编制,但是工资则由陆阳名下的世纪集团发放,参与与中科院派遣的另一个半导体研发团队一起合作展开半导体方面的研究。
至于实验室地址?
通过讨价还价以后。
因为周老坚持不能离中科院太远,方便他亲自去考察,顺便参观,甚至还放言,若是有时间,他老人家也不介意亲自参与讨论与研发。
终于打动了陆阳,决定再退一步,于是大手一挥,买下二环靠近一环的一个大院子,重新装修之后,再借给半导体实验室用来办公。
这里没说错,重点就在于这一个“借”字。
四合院不难买。
难买的是靠近一环,二环以内,三进甚至四进以上的四合院。
这不是单纯的钱能解决的问题。
陆阳还是沾了周老的光,在周老陪同下到街道办签署了一份租赁合同,证明买下四合院以后,会以0月租暂借给中科院旗下科研单位用来搞研究。
租赁时间是20年。
至于钱的话,花的并不多,虽然这个院子比陆阳之前买下的那套三进的院子还要更大一些,但是也就300来万出头,最后拿下。
加上改造的费用也是300万左右出头。
陆阳舍得砸钱,直接通过周老的关系,聘请了对方的一位老朋友,人大古建筑系的某大佬带领的一帮学生,在不破坏古建筑整体与庄重的情况下,对整套四合院进行现代化的改造。
至此,陆阳这趟京城之行,也就将告一段落,勉强圆满了。
只不过临行前,周老都还在疑惑地质问他。
“你小子到底在耍什么花招?”
“如此大费周折,又是欠我的人情,又是找我的老朋友带着学生亲自来帮你改造这套四合院,明明都不用这么麻烦,既然我决定要把实验室放在京城,肯定也能解决它的办公地址问题,即使最后要出钱,也是联合实验室公家来出钱,但你小子却坚决非得由你自己私人来出,然后又大费周折的把它借给实验室来使用,简直脱了裤子放屁一样,这里面一定有猫腻,对不对?”
他盯着陆阳的眼睛,想看出些什么东西来。
见陆阳不说话。
摇了摇头叹道:“老头子我想了一整宿都想不明白,也罢,就当是你这举动在替实验室省一笔租金。”
不明白就对了。
又不是重生之人,要弄明白这个干什么?
陆阳也总不可能告诉他,四合院未来的真正价值。
这玩意现在暂时是不如楼房抢手,更别说那些豪华的大别墅,但是你只要再过10年,再回过头来看———
到时候,就不是人人嫌弃它只是个平房了。
而是你想买都买不到。
成为大多数非顶级富豪的中产阶级都只能看,触碰不到的奢侈品。
顺便来算一笔账。
陆阳现在花300万买下这套超级大的四合院,再花300万改造下水,使其兼具现代化的舒适性与复古外貌。
待将来租赁时间一过。
陆阳心情好,若是大家合作愉快,还可以继续租赁给联合半导体实验室使用。
若是心情不好,或是大家合作的不是很愉快,又或是有了更好的地方来安置联合半导体实验室用来当办公地址,到时候把联合半导体实验室一搬迁,把这四合院挂牌一卖,马马虎虎,直接就能回笼资金至少10来个亿,不香吗?
当然,真等到那个时候,陆阳大概已经不缺钱了,即使成不了全球富豪榜上名列前茅的超级大富豪,大概也是国内少有的超级大富豪之一。
那没关系。
还可以把它再重新改造。
100多年前它是大清的王府,100多年以后,它也可以成为他陆阳的个人行宫。
出门左转。
步行不用10分钟,就能看见故宫的红墙朱门。
这不就是最佳的养老之所吗?
“老人家你猜。”
陆阳高深莫测朝其一笑,牵着怀孕已经7个月的妻子殷明月的手,怀里抱着宝贝女儿陆欣儿,转身就朝着登机口走去,留下一道说不出来洒脱的背影。
“小王八蛋。”
周老指着他的背影笑骂道。
深吸一口气,用力的杵了杵手上的拐杖,然后扭头冲着被他任命为联合半导体实验室的中年人道:“小万,你钱师兄来不了,以后实验室就交给你了,由你来担任它的负责人,今后只需对我还有陆总负责,任务很艰巨,但是作风问题还是得守住,明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