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道法宝尽毁 (第2/2页)
付孤城等人连声附和。
赤精大仙道:「然则蓬莱西的玉清道泉能够复苏,多半与此人有关。」
付孤城等人皆是一证,道:「师尊何出此言?」
赤精大仙道:「陈实其人,狡兔三窟,里面藏着许多道墟的高手。而我察觉到,他的道境不止道墟,还有一处是魔域,幽深广大,暗藏凶险。而第三处道境,则是在黑暗海中,有外道潜伏。此人来历不正。」
付孤城道:「师尊的意思是,他来自黑暗海?」
赤精大仙轻轻点头,道:「很有可能。他未曾来到金鳌岛之前,金鳌岛盘踞在蓬莱西二十万年,未曾有人复苏玉清道泉。他来了,玉清道泉便复苏了。可见,此人有炼化吸收外道的能力。」
付孤城等人心神大震,外道一直是地仙界的顽疾,地仙界有些地方会突然冒出来大魔,掌控外道,大开杀戒,有些地方则会冒出大道异常点,衍生恐怖。
自地仙界建成以来,此类顽疾便从未消停过!
而且被外道侵染之地,便无法合道,也无法在那里修炼。倘若以这种速度侵蚀下去,地仙界迟早有一天会完全被外道侵染,仙人将无立足之地!
陈实能炼化吸收外道,便意味着他能驱除蓬莱西这等被外道污染的圣地,将这些地方重新变回仙界!
赤精大仙继续道:「长春帝君乃是大罗金仙,传闻他早已死了,没想到他是大道受伤,潜伏在道墟。长春帝君之所以帮助陈实,主要目的便是为了他的炼化吸收外道的能力。长春帝君想借他之手,为自己除掉顽疾!这样就说得通了。
雍归客迟疑一下,道:「师尊,我听闻李天王将道墟给了陈实,如今陈实是道墟的东家。长春帝君帮助陈实,会不会是因为他借宿在道墟,不得不给东家一个面子?」
赤精大仙微微一:「李天王将道墟给了陈实?李天王没有这么大职权。况且道墟也不是李天王的,他有什么资格把道墟给别人?古怪,古怪,把道墟给陈实的那个人,职权比李天王大太多了。」
付孤城凛然,道:「师尊的意思是,李天王只是那人推出来的挡箭牌?其实那人自己不想露面,而是借李天王之手,给陈实好处。」
赤精大仙笑道:「李天王这面挡箭牌上面,早就插满了箭。当年开辟地仙界时,有许多地方不宜生存,即便是三清也无法将之炼化。无可奈何之际,便将这些地方堆积在一起,于是形成了道墟。这块地方,是由天庭镇守,免得里面生出什么乱子。天庭中,位高权重者胜过李天王的,不知凡几,李天王当然是被人推出来的。」
他饶有兴趣道:「那么,会是谁把李天王推出来呢?」
众人正在猜测,这时有天庭使者前来,躬身拜见,道:「赤精上仙,天庭命微臣前来,送书于上仙。」
「呈上来。」
天庭使者呈上书信,赤精大仙展开看去,惊骇道:「竟有此事?」
他将书信交给付孤城,付孤城读去,脸色顿变,失声道:「天庭镇守地仙界的天道法宝,被毁掉了?何人下的手?」
雍归客、春道明等人纷纷凑到跟前,匆匆读了一遍,不禁骇然。
这信上说,前天晚上亥时,天庭玉衡门,瑶光池,雷部玉清真王府的九雷天球,厚德光大天宫的万世宝镜,洞渊大帝处的巽风八宝炉,北极紫薇大帝处的天权宝印,东天青帝处的万物青华宝树,等等一件件分布在地仙界各地的天道法宝,同时遭到袭击,被毁在袭击之中。
当年三清将天庭从凡间搬迁到地仙界后,为了维持天庭正统,于是炼制三十三天道法宝,赠给天庭。天庭便用这些宝物,镇守地仙界与诸天万界,维系天地人神鬼的秩序。
没想到,一夕之间,竟然全毁!
「到底是何人做的?」众人纷纷议论。
赤精大仙稳住心神,向使者道:「上使尽管放心,回去禀告大天尊,臣定当竭力维持地仙界秩序,不会生乱。」
那天庭使者称是,告辞离去。
付孤城道:「师尊,谁人能在同时打破三十二件天道法宝?」
赤精大仙道:「当然是三十二尊大罗金仙。他们约定好,各自潜伏在天庭、雷部、斗部、瘟部、北极、南极、玄黄海、青帝宫等地,而且还需要各座仙宫中有内应,寻到天道法宝的方位。三十二尊大罗金仙同时出手,便可将这三十二件天道法宝,同时打碎。」
他娓娓道来,让众人各自一证,纷纷看着他。
雍归客吃吃道:「师祖,这三十二尊大罗金仙中是否有师祖—”
他吞吞吐吐,不敢继续说下去。
赤精大仙笑道:「众所周知,我那时在闭关潜修,岂能隐踪藏形,潜入南极天宫,在亥时出手将离火天书打得破灭?」
众人心神大震,不敢说话。
赤精大仙笑道:「你们不要疑神疑鬼。这三十三天道法宝,是三清祖师所炼,要维系天庭的正统。如今三十三天道法宝尽毁,天庭是否还那么正统,就很难说了。」
陈实回到道墟道境,来到浮罗村,谢过村民、鸭子和狗,一众佃农得到大老爷的首肯,一个个感恩戴德。
陈实告别他们,来到长春帝君的识器宫,进入明霏轩。
「承蒙帝君营救,陈实感激不尽。」
长春帝君虚虚抬手,道:「贱躯旧伤还在,不便还礼。东家请坐。」
陈实落座。
长春帝君笑道:「赤精大仙本事非凡,若非他受了伤,我还难以将他逼退。」
陈实惊讶道:「赤精大仙受伤了?」
长春帝君道:「伤势不轻,只是他修为太精纯浑厚,看不出来。若非他与我正面碰撞一记,我还无法察觉到他的伤势。伤他的人,修为实力极高,我亦不如,不过此人必然是一尊神。赤精大仙的伤口中,弥漫着香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