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在日本当文豪 > 第385章 求求你再试一次吧,北川老师!

第385章 求求你再试一次吧,北川老师!

第385章 求求你再试一次吧,北川老师! (第1/2页)

《北川文库》线上版演绎的一场好戏很快就在日本文学市场连番上演了。
  
  1999年3月10日,《北川文库》线上网页版如期上线,在文学界、出版界无数业内人士的质疑声中,一共见刊的十五篇轻俱斩获了不菲的销量数据。
  
  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闻讯赶来的读者们不减反增,网站的注册会员数量越来越多,付费比率也是居高不下,又狠狠打了反对派们的脸。
  
  与此同时,发现轻行业确实有利可图,且对大部分底层创作者和相关从业者是利好后,许多没法在“四大天王”连载或是参与插画制作的底层家和插画师也纷纷转而投靠《北川文库》。
  
  原本轻市场的体量就那么大,即便《电击文库》它们一而再地证明了这个题材的商业性,传统出版界的业内人士们依旧不为所动,就是因为他们不认为这一点点的流量能给行业带来什么巨大变动——
  
  当初炒得甚嚣尘上的推理文学要不是出了个东野圭吾,他们也不会重视起来。
  
  而且就算有东野圭吾又如何?
  
  现在连东野圭吾本人都在往纯文学和传统出版界靠拢,也不打算长期在推理文学的舒适区里待着。
  
  这些都左证了这群人的判断。
  
  然而他们没预料到的是,《北川文库》借用互联网这一载体,非常巧妙地解决了实体书容量有限,确实没法顾及到所有底层从业者这一根本问题。
  
  那位东大的经济金融部教授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
  
  《北川文库》对市场造成的最大冲击不是它一反常态的盈利了,或者让业内意识到轻也不是毫无可塑性。
  
  它做出的最大变革是进行了销售模式的转变,继而打破了实体书市场的局限性!
  
  这群良莠不齐的轻家和插画师蜂拥至《北川文库》,要是换一个出版社,恐怕当即就会发表声明,提高进入门槛,将一堆混子给筛选出去。
  
  然而《北川文库》早就接到过来自北川老师的一级命令,在事情发展前,北川老师便设想到了这种情形,并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应对制度。
  
  3月15日。
  
  随着《北川》一起发售的还有《北川文库》的实体杂志版。
  
  不过因为网上连载不用在意长度,而线下实体书因容量问题必须有所删减,所以《北川文库(实体版)》只收入了线上排名前五的,且它发行的也是口袋本,一本仅售价249円,以目前日本国民众的收入和消费情况看,是妥妥的白菜价。
  
  249円,比线上会员看完《环界1:铃》所需的钱还少了1円。
  
  起初,其他出版社还觉得《北川文库》这样明着收割读者的智商税,是傲慢到没边的愚蠢行径。
  
  但当他们买了一本口袋本《北川文库》后,立即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第一,实体书只有排行前五的,且容量较小,还是装订比较潦草的口袋本。
  
  第二,即便是这五本,连载进度也比线上慢了不少。综合计算了一下价格后,发现并没有比线上读者优惠太多。
  
  也就是说,《北川文库》给了广大读者们两个选择。
  
  要么在线上花钱实时追更,虽然没法拥有实体书,但进度是最快的,单价也低,自主选择权也大;
  
  要么在线下花钱买杂志看,虽然更实惠便宜,但没法看火书之外的其他书,同时也没的选择,但胜在稳定和便宜。
  
  两套逻辑对应两类读者,完美解决了许多出版界业内人士的疑惑和难点。
  
  另外,《北川文库(实体版)》也不像其他文学杂志那样,每个月出一期,它会每五天出一期,一个月能出六本,读者完全不用担心不够看!
  
  实体版和线上版的不同策略也与北川秀制定的作者待遇相呼应。
  
  那些蜂拥而来的新作家和插画师只要能通过人事部与审核部的考核,成功签约后,便能直接在线上版发表签约作品,自主上架付费,产生利益后与《北川文库》平分即可。
  
  而那些从中孵化出来的优秀创作者则可以进一步在《北川文库》的实体书上二次连载,得到更多的收益和分红。
  
  这相当于《北川文库》提供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是好是坏全看他们自己的作品如何。
  
  这一变革对轻界的其他杂志产生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和传统文学杂志一样,包括“四大天王”在内的所有轻杂志,他们靠的是挖人和征文来给自己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以保持自家杂志在业内的强竞争力。
  
  昔日的五大文学杂志设立新人赏以及后续的奖项,也是为了以此来吸引更多投稿人的注意。
  
  只要数量上去了,质量肯定会跟着上去。
  
  只不过抢人这事,随着日本文学界、出版界的各大势力愈发阶级固化,大家对此都是心照不宣,稳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同时,尽量在不影响各自关系的前提下小偷小摸一番即可。
  
  这也是当初出版界永远是五大文学杂志独占鳌头,其中新潮社、文艺春秋稳据一二位的原因。
  
  当年,北川秀的出现带着讲谈社挤进了前三,之后跳槽了又带着吊车尾河出书房直接碾过了其他四家,一跃成为行业龙头。
  
  现在,又是北川秀创立的《北川文库》掀起了这阵变革,让许多处于观望或者没法在大部分轻杂志上连载的作家看到了希望。
  
  如此庞大的新作家数量,瞬间让才上线不久的《北川文库》“人满为患”。
  
  业内对此褒贬不一,虽说心里不认同北川秀和《北川文库》的这一行为,但毕竟是真的消化了一波分底层创作者,也给国家经济和就业问题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影响,总不好跳出来硬说它不好。
  
  那些以强硬姿态非要说《北川文库》不好的,基本全是出版界同行,以及身为文学家、家这一群体,有着莫名其妙高高在上优越感的家伙们。
  
  他们斥责北川秀彻底打破了“文学边界线”,让什么牛鬼蛇神都能凑上来写一写,这就是对文学的极致侮辱!
  
  以前一个人想成为职业家,必须经历各大出版社的重重考核,再优秀的白纸作家,只要拿不到有含金量的新人赏,日后就算出头了,职业生涯履历也会因为这一点而不完善。
  
  业内的其他奖项更是能让他们奠定业内地位和身份的唯一金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