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世子稳重点 > 第九百五十四章 出乎意料

第九百五十四章 出乎意料

第九百五十四章 出乎意料 (第1/2页)

漫天大雪,道路泥泞。
  
  马车在道路上艰难前行,摇晃的车厢里,唯一的一炉炭火忽明忽暗,却根本带不起一丝温度。
  
  刘泽宁在马车里冻得直哆嗦,赵信毕竟是武夫,身体素质比他强多了。
  
  “这该死的路,究竟要走多久才到?”刘泽宁喃喃咒骂。
  
  赵信哈哈一笑,道:“前面不远有个县城,咱们今晚就在城里落脚,回头给你买一床被子,明日你便裹在身上,约莫冻不死了。”
  
  刘泽宁叹道:“但愿今年除夕之前能把差事办妥,我可不想留在外地孤零零过年,家里父母和妻儿还在等我回去呢。”
  
  赵信淡淡地道:“你可能过于乐观了,我估摸开春之前,你怕是回不了汴京了……”
  
  刘泽宁一惊,随即想到了什么,神情凝重地道:“京畿东路那几个州府……情况如此严重么?”
  
  这次出京巡察,刘泽宁和赵信的目的地是南京应天府。
  
  这个“应天府”不是明朝的南京金陵,而是位于后世的河南商丘,那才是大宋的南京。
  
  刘泽宁和赵信的差事有点难,他们奉监察府和皇城司所遣派,专门负责巡察京畿东路各州府县,监察关于方田均税法的落实情况。
  
  也就是说,他们这次是直戳地方官员豪强地主的心窝子。
  
  可以想象得到,方田均税法正式颁行后,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肯定是不乐意执行的。
  
  毕竟地方上的利益牵扯盘根错节太复杂,官员与本地的宗族乡绅,豪强地主,权贵商贾的各种勾结沆瀣,里面的水不知多深多浑。
  
  而刘泽宁和赵信此行到南京,为的就是监察地方,真真实实地把方田均税法落实下去。
  
  二人还没到地方,便已意识到此行的任务多么艰巨了。
  
  “照这鬼天气,再行三日约莫才能到南京,明日下午,你我便分道扬镳了,刘巡使,前路自己保重,皇城司会在暗中监视观察。”赵信深深地道。
  
  刘泽宁点头:“赵勾押,你也保重。”
  
  监察府和皇城司,其实也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不过当监察官员下放地方时,两大官署也会互相配合行事。
  
  按照惯例,监察官员在明,皇城司在暗。
  
  监察官员负责巡察走访地方,而皇城司则暗中收集民声,查纠不法。
  
  明暗皆俱,地方官员和豪强地主若有不法事,很难逃过双线并举的监察。
  
  第二天,赵信下了马车,带着十几名皇城司属下离开了刘泽宁的队伍,二人分道扬镳。
  
  第四天,刘泽宁一行人到了南京地界。
  
  此时的南京应天府城外,南京留守府通判张熙然站在城门外,他的身后还跟着十几名南京官员,包括本地的提刑司,提举司,转运使司等人。
  
  这是张熙然苦等刘泽宁的第二天了,由于大雪封路,根本打探不到刘泽宁的行程,张熙然只好用了笨办法,傻等在城门外。
  
  自从数日前收到朝廷的文书,政事堂正式颁行方田均税法,并告诉应天府官员,不日将有监察府官员巡察南京辖下的州县。
  
  收到政事堂的公函后,应天府的官员如临大敌,尤其是对即将到来的京畿东路巡察使刘泽宁,南京官员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应对。
  
  南京距离开封府不远,所以当初官家设立监察府时,南京官员便对监察府的职权有过详细的了解。
  
  了解之后,官员们心头沉重,他们已意识到,以往他们坐镇一方,形如土皇帝作威作福的美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朝廷加强了对地方官府的监察,如同在他们的头顶悬了一柄利剑,从此以后,地方官员不可能为所欲为,大宋境内的任何官府,都不敢再有“天高皇帝远”的念头了。
  
  地方官府再远,皇帝也能虽远必诛。
  
  没错,因为朝廷新设了监察府。
  
  此时的应天府通判张熙然,带着十几名官员坐在城外临时搭起的简陋棚子里,外面大雪漫天,棚子里倒是生了几炉炭火,可仍然抵挡不住外面刺骨的寒风,每个人仍冻得直哆嗦。
  
  “算算时日行程,这位京畿东路巡察使今日也该到了呀……”张熙然抬头看着天寒地冻的天气喃喃道。
  
  “张通判稍安勿躁,这几日天气恶劣,大雪封路,这位巡察使路上怕是耽误了,下官估摸着,今日他可能还是到不了。”
  
  “不如……咱们先回城,留几个差役在此等消息,若巡察使真的来了,咱们再出城迎候也不迟。”一名官员小心地试探道,这该死的天气太冷,他实在受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