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民变阴谋 (第2/2页)
从太宗的高粱河之战,到后来的西北军反击西夏入寇,百年来大宋王师用兵都是如此。
不过这一次朝堂上的气氛却不一样了。
满朝文武如今讨论的不是胜负的问题,这个问题基本已经没有悬念。
他们讨论的是,大宋王师在这场战争中能占领多少地盘,能得到多少好处,打到什么程度再停止。
不得不说,当赵孝骞这个人横空出世,崭露锋芒后,这个世界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给这个历史上的软弱王朝注入了一股自信的力量,以及一种必胜的信念。
他用明明白白的胜利让臣民知道,原来大宋并没有那么软弱,原来穷凶极恶的敌人也不过是俩肩膀扛一脑袋,一刀下去照样身首异处,没什么可怕的。
灭国之战,非同一般,这是一件鼓舞激励人心的大事,也是大宋走向强国的历史标志性事件。
所以自种建中率军出征后,朝堂上君臣因为新政的原因而紧张对立的关系,这几日也缓解了不少,接连几日的朝会,很少有朝臣说起新政的事,大家的关注点已转移到灭夏之战上了。
朝会上各种讨论争执,各种战略利弊分析,更有甚者,有远见的朝臣开始谈论占领西夏后的驻军问题,人口和领土消化问题,以及具体的治理问题。
枢密院的官员则接连上疏,建议官家开始布局针对黄头回纥,以及高昌回鹘两国的灭国战争。
这两个国位于西夏的西面和西南面,将来西夏纳入大宋版图后,便与这两国为邻。
而这两国其实在唐朝也是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那时它们还被称作“西域”,曾经著名的“安西都护府”就在它们现在的地盘上。
如今大宋既然已经具备军事实力,不如索性把它们也收了。
对于群臣的上疏建议,赵孝骞随便翻阅了几本后,就置之不理了。
都特么说废话,如果可以,朕难道不想把它们顺手都灭了吗?
但是特么的国库没钱没粮,怎么打?
难道学历史上的赵佶一样撒豆成兵吗?
深夜,福宁殿内。
赵孝骞批阅完最后一本奏疏,然后扔了笔,身子往后一靠,疲倦地叹了口气。
这几日的朝政委实有点多,毕竟大宋如今已处于战争状态,举国上下都必须为这场灭国之战而服务,皇帝也不例外。
种建中的大军虽然刚出发,但在此之前,皇城司的眼线探子就撒了出去,还有来自西北边帅章楶的每日军情奏报,对辽军目前进度的严密监控,以及西夏国君臣的反应和兵马调动情况等等。
这些重要的军情奏报,是无法推诿给政事堂或枢密院的,作为皇帝,赵孝骞必须时刻掌控西北前线的局势,只能亲力亲为。
于是向来咸鱼的赵孝骞,这几日也不得不沦为了高级牛马,每天不是召集枢密院官员议事,就是坐在桌案边批阅奏疏。
熟悉的当牛马的滋味,让赵孝骞的心情五味杂陈。
今日直到深夜,赵孝骞才批完了奏疏,然后便瘫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想动。
郑春和确实是个优秀的秘书人才,不知他是如何听到殿内的动静的,赵孝骞刚瘫了一会儿,郑春和便弓着身子悄无声息地走入殿内,低声道:“官家辛苦了,奴婢是否要传夜膳,官家垫一垫肚腹再歇息如何?”
赵孝骞懒洋洋地耷拉着眼皮,道:“不饿,不想吃。叫人准备热水,朕泡个澡便睡了。”
郑春和恭声应了,轻悄地退出去。
没过一会儿,赵孝骞已泡在硕大的木澡盆里,热水微微发烫,浑身的皮肤也仿佛发出了舒坦的叹息,赵孝骞靠在澡盆里假寐了片刻,最后一阵困意袭来,想睡了。
赵孝骞没让人侍候,泡澡这种事属于隐私,在这后宫里,若是让宦官给他搓背什么的,难免心里有点膈应,若是让宫女给他搓,搓着搓着又变了味儿,最后稀里糊涂宠幸了。
作为天下最尊贵的皇帝,怎么可以让女人轻易地得到自己呢?
自己擦拭过来,赵孝骞回到寝殿,一脸困意地往床榻上一倒,然而刚倒下赵孝骞便惊得跳了起来。
被窝里很暖和,在赵孝骞泡澡的时候,郑春和已带着宫人提前把床榻用炭熨斗暖过了,还细心地在床头的镂空铜熏球里点了檀香。
不过此时的被窝里不仅暖和,还多了温香软玉的身子。
不是一具身子,而是两具,一左一右横陈,留出了中间的位置给他。
赵孝骞掀开被子,赫然发现竟是俩日本姐妹,平氏和源氏。
惊讶片刻,赵孝骞噗嗤一声。
“真是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笑了……”
老夫老妻了,还客气啥,尽管享用便是。
泡过澡后的赵孝骞此时也没了困意,朝床榻狠狠地扑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