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284章 九原与邺城

第1284章 九原与邺城

第1284章 九原与邺城 (第1/2页)

“阿母和三娘,可都还好?”
  
  “都好都好,”冯二娘连连点头,“我们都好着呢,我们就是担心你。”
  
  母女三人都是在纺织工坊,又是同一批上岗的女工,自然是没有被分开。
  
  唯独冯传,在农场一呆就是两个多月,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出来。
  
  反而是他最令家人担心。
  
  得闻大家皆安好,再看到二娘虽是粗衣布履,但脸色竟是比初到九原时还要红润一些,冯传总算是放下心来。
  
  倒是冯二娘,看到阿兄打着赤脚,手上沾满了泥,眼中就是一热,有些哽咽:
  
  “阿兄,你呢?是不是受苦了?累不累?”
  
  苦和累那是肯定的,要不怎么叫劳动改造?
  
  但此时的冯传,再苦再累也是硬挺着——至少不能在李某人面前露怯。
  
  只见冯传摇了摇头:“没事,习惯了。”
  
  听到阿兄这么一说,冯二娘忍不住地抹了一把眼泪。
  
  兄妹二人再次见面,各自说起分别以来的境遇,时间竟是在不知不觉间流逝。
  
  打过招呼后就识趣站在远处的李郎君走过来,提醒探视的时间就要到了。
  
  冯二娘自是有些不舍,她看向李郎,语气里有些哀求:
  
  “李郎,阿兄这么大,从未受过这么大的罪,你不能想想办法,帮帮他?”
  
  李建还没有说话,冯传脸色已是微微一变。
  
  李郎?
  
  什么李郎?
  
  但见李建摇了摇头:
  
  “二娘,伱也知道,我能带你过来,也是以我们二人关系的名义,向都督府申请通过了才行。”
  
  “且军中是军中,农场是农场,二者各司其职,我如何能帮得上忙?”
  
  冯二娘心里亦是知此事几无可能,但此时听到李建亲口拒绝,眼中就是一片黯淡。
  
  一旁的冯传再也忍不住了,询问道:
  
  “李郎君,你方才说你与二娘的关系,是什么意思?”
  
  李郎君咳了一声。
  
  冯二娘脸上忽然又染了一片红晕。
  
  只听得她有些呐呐地说道:
  
  “就,就是好友……”
  
  心虚地看向阿兄,看到阿兄那几乎就要凝成实体的怀疑之色,冯二娘跺了跺脚,有些羞恼起来:
  
  “哎呀,不是跟阿兄你说过了吗,这一次,多亏了李郎君,我才能过来看阿兄!”
  
  我眼没瞎!
  
  冯传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看向李建:
  
  “敢问李郎君贵乡何处?”
  
  “回冯郎君的话,建乡籍是南中,尚未婚配。”
  
  听到对方的最后一句多余的话,冯传心里不知为何,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还不了解对方的全部情况,但既然阿母愿意让他陪同二娘前来,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而且现在的冯传,说是自身难保亦不为过,根本无能为力阻止这一切。
  
  “二娘以前少有吃苦,然家逢大难以来,却是尝尽了人间之难。”
  
  “是我这个当阿兄的,没有能力啊!”冯传苦笑,“我不敢求她以后能侈衣美食,但求她能平安喜乐便足矣。”
  
  听到阿兄托付般的言语,冯二娘又是羞又是喜,眼眶却是红了:
  
  “阿兄……”
  
  “冯郎君请放心,建虽出身寒微,但亦曾在学院有幸闻大儒详解为士之道。”
  
  李建面容肃然,“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建虽不敢称士,但心向往之。”
  
  听到这番话,冯传还能说什么?
  
  长叹了一口气,他又对冯二娘说道:“好自为之。”
  
  冯二娘终于忍不住地哭出声来。
  
  李建看到她这副模样,叹了一口气:
  
  “我打听过了,冯兄一家,乃是牵连受罪,连从谋都算不上,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被流放过来的女子,谁能沾惹谁不能沾惹,都督府自然都是有考量的。
  
  冯二娘这等容貌与修养皆上佳的世家女,确实可称得上是边疆将士的良配——若非是被流放,哪轮得到他们捡漏?
  
  “眼下冯兄虽不能离开农场,但只要表现良好,好好劳作,半年之后,每月都有一日的时间外出与家人相聚。”
  
  冯二娘惊喜地抬起头:“真的?”
  
  李建点了点头:
  
  “我记得二娘曾说过,冯兄在家亦曾读过书?”
  
  “对对!”
  
  “塞外寒苦,胡人多而汉人少,像冯兄这样的读书人就更少了。朝廷欲在九原行教化,最缺的,正是读书人。”
  
  李建看向冯传,“故而半年观察期满之后,冯兄可以申请考核,看看能不能去大河工坊学堂作个教习。”
  
  “大河工坊学堂?”
  
  “对,那是都督府最大的学堂,附近工坊所有的孩童,无论胡汉,基本都在那里开蒙。”
  
  李建解释道:
  
  “若是冯兄能成为教习,不但能展胸中所学,同时亦要轻松一些,而且工钱也高。”
  
  说到这里,他略略压低了声音:
  
  “而且冯兄还可以在那里安心继续精研学问,待五年劳改期限一过,便算是自由身了。”
  
  “到那时,若是冯兄不弃,建愿意做个担保人,冯兄可借此申请参加都督府的考课。”
  
  “如果能通过考课,就算不能回塞内,但在九原求个闲职,最不济也能是个管事事曹之类,好歹也是衣食无忧。”
  
  大河工坊学堂现在的学监,正好也是姓李。
  
  不同的是,李建来自南中李。
  
  而那位李学监,来自广汉李,也就是蜀地李氏嫡系。
  
  当然,现在的蜀地李氏,早就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碎了。
  
  如此说来,李监正说不得会与和眼前这位舅兄有一些共同语言。
  
  听得李郎这一番解释,原本正在抹泪冯二娘,顿时又惊又喜:
  
  “李郎,你说的,可是当真?”
  
  李建洒然一笑:
  
  “这等事情,我有骗二娘的必要?”
  
  冯传听了,亦是怦然心动。
  
  在这里呆了近三个月,所见所闻,早就颠覆了冯传对边塞的固有印象。
  
  牛羊成群,农田成片。
  
  听二娘说,她所在的工坊,机房延绵不断,机杼昼夜不息。
  
  如果二娘没有夸大,那么如此说来,这古河南地,怕是可称为塞上小中原了。
  
  上党估计是回不去了,就算是以后能回去,那里的一切也已经不属于冯家。
  
  倒不如好好考虑眼下。
  
  冯传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准备要问个仔细,谁料到远处传来了农场管事的吆喝声:
  
  “冯伯茂,上工了!时间到了,再不上工,就扣你工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