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437章 因势利导,复刻

第1437章 因势利导,复刻

第1437章 因势利导,复刻 (第1/2页)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太行山要隘以及太行山东面一线的要道要布兵防守,剩下的大军源源不断地聚在邺城周围地区。
  
  这场大战已经持续了近一年的时间,将士们需要休整一番。
  
  再加上司马懿掘了漳水,人为造成泛滥区,对已经半骡马化的汉军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阻碍。
  
  “司马懿虽说要撤出河北,但他在临走前,可是给河北留下了隐患。”
  
  在邺城外的大帐里,冯大司马一边在等王含石苞等人的消息,一边收拾司马懿留下的烂摊子。
  
  虽然大军按兵不动,但各路传骑斥候细作却是往来如织,把冀州乃至幽州的消息源源不断地送到冯大司马的手里。
  
  看完手里的谍报,冯大司马顺手扔到案几上,身子向后一靠:
  
  “贼人的大军虽然撤走了,但各处都有溃兵败兵到处流窜,各地也还有不少伪魏的守兵。”
  
  冯大司马仰头看着帐顶,缓缓地说道:
  
  “从现在得到的消息看来,拓跋鲜卑的数万人马,都被司马懿散了出去为祸一方。”
  
  说到这里,冯大司马加重了语气,似是叹息,又有些意味深长:
  
  “冀州,兵祸四起啊!”
  
  “这不会司马懿故意造成的吧?”
  
  镇东将军赵三千等人皆不在,除了裴秀等几位学生参谋,唯有张苞呆在帐内。
  
  河北这一战,张苞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心狠手辣,同时也感受到了什么叫深谋远虑,更感受到了自己与镇东将军之间的差距。
  
  要知道,当先帝二叔父亲等人先后离世后,自己与安国(即关兴)等人,可是深受丞相器重,肩负着大汉未来的重托。
  
  那个时候,三娘还没有关索这个身份呢。
  
  然而这些年一晃而过,镇东将军已经大汉军中第二人。
  
  自己却已经是泯然于众人。
  
  这一切的改变,不能说完全是因为某人,但基本上也是要算在冯某人的头上。
  
  可以经过河北这一战,张苞终于算是被某人完全折服。
  
  所以怀着虚心学习的态度,这些日子张苞多是想办法跟在冯大司马身边,看看对方是如何处理各种事务。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贼人的。”
  
  冯大司马没有去看自家的内兄,目光乃是落在帐顶上:
  
  “司马懿此举,除了让我们没有余力去追他,同时恐怕还存了让河北成为我们的负担,让我们这几年没有精力分兵剿灭伪魏的打算。”
  
  以当时的情况,能被司马懿带走的魏军,基本上都算得上是他嫡系死忠。
  
  非嫡系多半是被扔在河北,拖住汉军。
  
  撤走前,刻意把这些带不走的贼军全部散布出去,要说司马懿没有料到河北因此而乱兵四起,冯大司马是不信的。
  
  平定乱兵可是个耐心活,没有个一两年,河北怕是没有办法完全恢复正常秩序。
  
  但出兵平乱,钱粮是必须的。
  
  但河北的秋粮完全是指望不上了。
  
  眼看着冬日将近,手里没有粮食的河北百姓又在嗷嗷待哺。
  
  现在王师平定了河北,管不管百姓?
  
  不管?
  
  那你还有脸自称王师?
  
  如果现在连最基本的民心都没办法收拢,那以后治理河北的成本只会成倍增加。
  
  管?
  
  那得往里面填多少钱粮?
  
  而且还不是管了今年的冬日就完了,明年是不是还得组织耕种?
  
  后面是不是还要收流民垦荒?
  
  农具,粮种还好说。
  
  问题是在这期间不但收不上来多少赋税,甚至还要补进去不知多少钱粮。
  
  这么一算,大汉不知要在河北花费多少时间和投入多少资源,才能重新发兵江淮,平灭伪魏。
  
  也就是说,司马懿这些举动,不仅仅是要拖住追兵。
  
  同时至少还给龟缩在山东江淮一带的伪魏再续上好几年的命。
  
  听到自家妹夫这一番盘算,张苞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
  
  不是,你打仗就打仗,就算是掘漳水我都能理解。
  
  怎么掘个漳水还能扯到什么时候平灭伪魏上去了?
  
  早年但凡出征,他都是与关兴共同领军作战,关兴负责出谋划策,他则是负责执行。
  
  河北这一战,算是关兴转而牧守一方后,张苞作为主将的第一次单独领军参与大战。
  
  谁料到直接面对司马懿,差点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然后么,现在想要在妹夫身边学习学习,依旧是被打击得怀疑人生。
  
  看着直勾勾盯着帐顶如同盯着个绝色美女的自家妹夫,张苞心里冒出一个念头:
  
  上马治军,下马牧民,文武皆备,定国安邦,说着容易,但当真能有这身本事的人,天下又能有几人?
  
  心里这么想着,张苞嘴里却是不由地叹息:
  
  “我本以为那司马懿乃是仓皇而逃,没想到老贼在仓促之间,竟还能做下如此安排。那依大司马之见,吾等当如何是好?”
  
  冯大司马的目光终于从帐顶上收了回来,看向张苞,意味深长地一笑:
  
  “如何是好?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罢了。况且,”冯大司马的目光变得幽深,“正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因势利导也未尝不可。”
  
  “怎么说?”
  
  冯大司马还没有回答,只见一位值守参谋入帐禀报:
  
  “大司马,清河崔氏求见。”
  
  挥了挥手,冯大司马眼皮都没有抬一下,“没空,不见。”
  
  待参谋退出去后,张苞这才继续开口道:
  
  “这是河北世家第七次过来求见了吧?”
  
  “阿兄记得倒是清楚,我却是没注意过。”
  
  冯大司马伸了一个懒腰,“可惜玄武池里的水被放了个干净,若不然,趁着入冬前去钓钓鱼,也是不错……”
  
  看着冯大司马不在意的语气,不在乎的神情,没个正形,张苞有些皱眉,说正事呢,钓什么鱼?
  
  一念至此,某个模糊的念头突然闪过,但偏偏又没能抓住:
  
  “如今我们十余万大军皆驻于此,又要救济灾民,你屡次拒绝这些世家,就算我们自己的粮草能从太行山东边运来,那也是需要时间的,你就真的一点也不担心?”
  
  更别说路上还有不少的损耗。
  
  家底再厚,也不是这么个浪费法。
  
  只见冯大司马古怪一笑:
  
  “阿兄都说了,我们有十余万人马,那我还需要担心什么?”
  
  什么意思?
  
  张苞心里越发不安起来。
  
  只待再过数日后,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来到大帐内,让张苞终于明白自己心底那份模糊的不安究竟从何而来。
  
  “末将石苞拜见大司马!”
  
  “仲容啊,你怎么会来得这般快?我还道要再等上一些日子呢!”
  
  冯大司马看起来也有些意外,看向石苞,意外之余,又是有些惊喜:
  
  “先起来说话。对了,河内战况如何?”
  
  石苞应了声“喏”,然后起身:
  
  “回大司马,我与王将军(即王含)奉命攻打河内,那贼子经营河内已久,兼之乃司马懿乡里,故而贼军守地之心甚坚。”
  
  “彼又有太行山作为屏障,吾等进展甚慢,有些山寨甚至要反复争夺,期间折损了不少人马。”
  
  “谁料到上个月,那蒋老贼突然留下人马守住要道,自己却是悄悄退走。”
  
  “若非镇南将军及时派人示警,吾等差点被他骗了过去,吾等趁贼人军心不稳,一鼓攻入河内,这才得知河北战事有变。”
  
  听到这里,冯大司马点头,赞许道:
  
  “姜伯约不愧是被丞相看中的人,颇有大将之风。”
  
  然后又问道:
  
  “如此说来,你不应该是追那蒋济而去么?怎么反而是向邺城而来?”
  
  石苞听到冯大司马这么一问,有些小心地回答道:
  
  “末将与王将军商议一番,觉得往东情况不明,贼人又是败走急欲归师,兵法有云:归师勿遏。所以我们二人皆觉得小心为上。”
  
  似乎生怕冯大司马怪罪,石苞还解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