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直捣黄龙 (第2/2页)
梁王显然是深谙此道。
所以,直到现在,梁世子在府中的明面权威依旧稳稳地位居第三,仅次于梁王和王妃。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被视为王府的代表,其命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越过王妃,成为临时的掌舵人。
不然,哪能如此长驱直入,视王府森严禁地为无物呢?
当然,对于许宣和慧忍这支“正义小队”而言,这就不叫长驱直入了,这叫——直捣黄龙!
只是一旁的慧忍和尚,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甚至带着一丝后知后觉的愤怒。
回想起之前他和临济院的几位高僧,就是在这座小院不远处的厢房里,虔诚地设下法坛,为王府“祈福禳灾”。
而且每次梁王延请他们来讲经说法,地点也都被巧妙地安排在这附近!
想到这里不由得在心中暗骂。
梁王这人,是真他妈的毒辣!
一声不吭,就让人替他分担了这滔天的业力反噬!
“幸好……幸好法海禅师道高一丈,将我等从这水火之中解救了出来!”他看向许宣的背影,感激之情更甚。
收敛心神,接下来,就是要再次面对那个一切灾祸源头的古怪病人了。
“吱呀——”
房门被推开。
那股熟悉的,带着惩戒与毁灭意味的炽热气息,以及被天地所厌弃的腐朽感,比上一次更加浓郁了,几乎是扑面而来,令人窒息。
那扇作为格挡的屏风上贴着的层层符箓,此刻大多已经焦黄、卷曲,甚至边缘发黑,灵光黯淡,显然已经快要失去效用。
对于慧忍这等修行者而言,此刻仅仅是站在门槛上,想要踏进去,灵觉就在疯狂示警,仿佛前方不是房间而是沸腾的血池岩浆,绝非一般人可以承受。
许宣目光锐利,迅速扫视屋内。
那个气息深沉的神秘李供奉,并不在这里,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还好……看来不是最坏的情景,这样一来,我准备的PlanH往后的那些更极端的应对方案,都可以暂时不用施展了。”
他就说嘛,哪有人可以一直和这种处于神罚中心的“祟物”长期待在一个屋子里?
那简直不是在修行,而是在慢性自杀,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李供奉之前在此,恐怕也只是定期前来检查和加固封印而已。
许宣这边是感到有些小幸运,而一旁的慧忍则是在强忍着滔天的愤怒与不适。
寺院上空的神罚气息过于无形高远,以他二境巅峰的修为若非许宣之前点明并引动火种共鸣,几乎感知不到。
即便现在有所感应,也依旧是若隐若现,难以捉摸。
但此刻到了这源头面前,仅仅几丈之遥,那精纯而暴烈的意志如同实质的冲击波,不断冲刷着他的禅心。
心神震荡之下,灵台几乎难以保持清明。
但到底法号中带了一个“忍”字,强行压下翻腾的气血与怒意,谨记着以许宣为主,没有轻举妄动。
这时,许宣倒是没有立刻绕开屏风去查看病人,而是特意停下脚步,状似无意地向梁世子问了一句:
“小王爷,李供奉……不一同前来吗?若有他在旁,或可更稳妥些。”
梁世子闻言,得意地冷哼一声,自以为看穿了许宣的“把戏”:
“不必!你先看你的病,哪里需要那么多人?”
实则心中得意非凡:“哼!你这披着书生皮的和尚,当本世子是傻子不成?那李供奉明显是父王的心腹,事事都以父王马首是瞻。若他知道我带你们来此,定然会横加阻拦!”
“所以,本世子进门时就早已安排心腹手下,设法暂且瞒住李供奉。等他反应过来,本世子早已‘功成身退’了!”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无上的智慧!
而被蒙在鼓里的李供奉,此刻确实是被世子这突如其来的一招“背刺”给伤到了。
他又不是梁王本人,不可能轻易掌控王府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实时动态,尤其是世子刻意隐瞒的情况下。
虽然在静室中打坐,心中莫名地各种烦闷焦躁,甚至隐隐产生了心血来潮的不祥预感。
但越是这种时候,他越是记得修行要旨。
“便在此刻,更要静诵黄庭,紧守心神,才能避免被劫气沾染,陷入更大的灾厄。”
因此强压下探查外界的冲动,导致了对世子行动的信息接收,出现了致命的滞后。
于是,在这座隐秘的小院之中,在世子“英明神武”的安排和李供奉“恪守修行”的“配合”下,一切……进展得异乎寻常的顺利。
许宣带着第一次亲临此地的慧忍,绕过了那几乎失效的符箓屏风,第二次看到了那个躺在温玉床上的病人。
这一次,没有李供奉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威胁,也没有梁王那混合着皇族气运的隐晦压迫,许宣的灵觉总算可以彻底放开,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具饱受神罚摧残的躯壳。
眼前的景象,果然比上一次匆匆一瞥还要惨烈数倍。
病人体表因极度高温和快速脱水,已经形成了一层焦黑皲裂的硬壳。
在神医超越时代的医学认知中,这些棕褐色的大分子物质被称为“类黑精”,其形成过程还伴随着数百种复杂风味化合物的产生。
这使得空气中弥漫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腐烂恶臭,竟还夹杂着一丝极其轻微、却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烤肉香气。
这是因为病人体内环境在持续高温下pH值失衡,导致蛋白质变性,风味劣化。
而且由于长时间的“文火慢炖”,体内已然生成了大量明晃晃的,足以致命的致癌物质。
“……这症状,竟然是活着的美拉德反应?”
许宣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这般活着,当真是受罪啊。”
是真的动了些许恻隐之心,这景象实在太惨无人道。
“什么是美拉德反应?”一旁的梁世子难得“好学”,听到这陌生词汇下意识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