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 :有些成绩是看不到的 (第1/2页)
何雨柱相信,老牛要是把准备新建小区的事情在新年联欢会上说出去,那老牛在厂子里的声望,将一下子超过他跟老艾。
现在四九城人,情愿挤在内城,不愿意去外城居住。
说白了,不是因为房价高低的问题。
而是这个时候的外城,不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很不方便。
但如果把这些不方便给解决了,那随便谁,都想着自家能住的宽裕一点。
老牛这个建设规划,很明显不是简单建设一个小区的想法。
而是跟市府合作,把那边建设成为一个生活区。
这就是大格局,老牛虽然嘴巴里说的,不是新建城市。
但他做的事情,就相当于以一厂之力,兴建一座城镇了。
一万户平均收入能上四五十的家庭,搬到一个地方住。
什么样的消费拉不起来?
这要是改开后,根本就不用市府去规划所谓的消费场所,那些个体户闻着味儿就过去了。
关键只要电视机厂附属小区建设好了。
其他的厂子,吃现成总会的。
有四五个万人大厂接连过去。
那还有什么繁荣不起来的?
“···现在那些初级班学员,都还是实习阶段。
我个人是想着,应该给其中部份表现优秀者,将来一个进修的机会。
比如说,可以开设一些夜校啥的。
这些年,大家对学习上,比较懒惰。不是大家不愿意学,而是学习的再多,工级上也是上不去。
所以厂里应该把每年两次的工级考核,重新捡起来。
只有让努力上进者,能获得更多。
那么工人同志们,才能形成学习~进步~再学习钻研的良性循环。
说白了,我当年也就是个小厨子,就是因为敢想,领导又愿意支持我的想法,这才一步步走到今天····”既然老牛同志对他先曝了一个好消息,那何雨柱索性也把自己对厂子发展的一些想法,对老牛做了个坦白。
何雨柱这想法,要是在别的地方,应该是很不合时宜的。
何雨柱想的是勤修内功,打好根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活计。
这是集体企业的弊端,因为每个管理一把手,想的是在他的手上能出多少成绩,能在多短的时间内出成绩。
有了成绩,大家才能有往上的可能。
那种自己种树,让后人纳凉的想法,毕竟还是极少数。
那太过于无私了。
就连毫无私心的老艾,在临退休前,都把那些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零配件供应小厂,在某些人的鼓动下,变成了电视机厂的分厂。
不就是为了博一个万人大厂的名头么。估计要不是老牛来的早,说不准老艾还真要把下面的全套供应链各个厂子,全部收进来。
就包括某些服务企业,也是一个都不会放过。
比如说电视机厂也需要有自己的农场跟养殖场啥的,自给自足么。
符合上面的精神。
那样子的话,在电视机厂处于上升期的时候,还无所谓。
但等到企业发展进入了滞涨期,那些没技术含量的厂子与工人,就会成为趴在电视机厂身上吸血的牛虻。
这并不是工人的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