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1章 :二三得六 (第1/2页)
老杨同志最近算是否极泰来,春风得意。
他也没想到,大领导还没回来呢。
他的问题就解决了。
那天,他被人带走,先是独自关在了一个小黑屋。
跟关禁闭差不多。
里面没有时间,没有声响,一般人在那种环境当中,估计十多分钟都坚持不住。
但老杨这么些年受苦受罪,别的没练出来,但忍耐力,却是练的相当好。
他就闭目在里面休息。
当时他是有种解脱的感觉。
心里想着最差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一死而已。
后来来了两班人对他问话,头一帮,是问老杨认不认错。
对这一点,老杨倒是反思了他工作上曾经出现过的错误,比如急功近利那些毛病。
但那些人,询问他做那些事的初衷,也就是有没有人给他暗示什么的,老杨就一口咬定了,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跟其他人无关。
这个上面,老杨倒是早有准备。
毕竟前面七八年,这种诱导性问话,他就没少经历过。
但后面又来一帮人,却是让老杨差点开口。
那些人自称是代表上级,询问他对现在轧钢厂的管理有没有意见。
这意思也是很明确,就是想着让老杨说出轧钢厂李主任的毛病。
说实话,当时老杨是真动了心。
他这些年,也不是吃干饭的。
老李同志在轧钢厂各种小毛病,他也知道的不少。
比如说吃吃喝喝,还有几段风流韵事。
他虽然能理解老李这些年的做法,也知道老李对他宽容了。
但要说他对老李一点恨意没有,那也是不可能。
老杨还是忍住了。
如果问话的人,拿着大领导带过来的信件,那老杨肯定是竹筒倒豆子,全说出来。
但问他话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所以这个上面怎么交待,就是很显水平的一个事了。
要是一点不说,那说不准就错过这次翻身的机会了。
但要是说的太多,万一这些人,是老李安排过来试探他的,那他就彻底玩完。
所以老杨更多的是盯在专业技术上,说了几个不轻不重的问题。
比如说,老李不是学工业出身,对重工企业的管理,还是不太熟;对轧钢厂的生产流程中出现的猫腻,老李可能不太懂····
好几个‘可能’,就解释了目前轧钢厂存在的问题,以及那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说白了,也是替老李说话。
按照老杨的说法,老李管理轧钢厂以后,态度上是没有问题的。
这些年,轧钢厂在李主任的带领下,也曾经获得过很好的发展。
但每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那么领导在行业知识的储备上,懂跟不懂,管理水平就会差的多。
这算是点出了老李存在的最大问题。
但这个问题,老杨说或者不说,其实也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了。
就是老李,往自己身上泼污水的时候,也是在管理水平上给自己找毛病。
所以才有了老李去疗养,而老杨以指导身份,成了轧钢厂老大的局面。
老杨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大领导去了一封信。
大领导给他回了八个字~‘好好工作,莫问前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