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谣言对谣言 (第2/2页)
“有这样的事情?”贾诩听闻,脸上还露出了惊容。
可跟着,在看到贾平安脸上带笑的时候,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是以谣言对谣言。“妙,妙呀。”
“行了,少在这里拍马屁,马上去做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此事传的人尽皆知。”贾平安呵呵地笑着。
他前世可是主政过一方的,也曾与地头蛇交过手。
有的对手,就在当地有着很强的群众基础,蒙骗了不知道多少人。
这样的对手实在是难缠,一步错就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到被动之中。尤其伴随网络的发达,往往一件小事,也会被有心人无限的扩大,造成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分离人心,就是一种解决事情的最佳办法。
只要让群众主动与有问题之人分离,双方成为了对立面,那自己就等于多了无数帮手,一些事情再做起来,就会无比顺利。
豪绅阶层,多年以来无不是打下了强大的根基,想要对付他们的确不易。
可说到底,是没有用对办法。
是没有找到关键点下手罢了。
豪绅横行的基础是什么?
不是有多少的田产,更不是有多少的资产,而是当地百姓需要靠他们而活。
一旦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就算是良田再多,又有何用?
没有人帮你去种地,几年时间,良田就会变成荒地,所谓的良性资产就会变了性质。
有些豪绅看出了这一点,便对为他们卖命的百姓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跟着就得了一个大善人的称号。
可骨子里,这些豪绅会对百姓好,还是为了自己好,为了更好的行剥削与压迫之事罢了。
贾平安正是看透了其本质,这才决定从根子里下手。
豪绅不放谣言,他还想不到这个办法呢。
你不仁,莫怪我不义嘛。
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安全,醒悟过来的百姓就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逼得他们不得不做出选择。毕竟有些百姓有把子力气,就算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做佃户也能勉强的活着,可能生活没有质量,但不至于去死吧。
现在,事情涉及到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他们就无法在左右摇晃,就必须要做一个选择。
怪不得贾诩直呼妙哉。这种只有死与活两个选择之下,百姓就只能选择坚定的站在秦军这一边。
甚至为了可以活下去,他们还会在心中祈祷秦军不要败,还会想着主动做些什么。
对策有了,但谣言放出去也是需要时间的,贾平安需要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谣言的发酵之后,看看结果是不是会如自己所愿。
贾诩走后,贾平安又叫来了郭同方,这位现在主管后勤物资的大臣。
佟维兴的死,对郭同方是有些影响的,他可是通过此人才投在了贾平安的门下。
但要说影响力有多大,也未见得。
从佟维兴被豪绅暗中拉拢,思想上有了变化,开始明着暗着反对贾平安的时候,郭同方就料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一个好的臣子,要学会适应主子。
哪怕主子的所为不合你的想法,那也只能是你错了。
不然的话,谁让人家是主子,你是臣呢?
这么浅显的道理,佟维兴竟然看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是什么圣明之人呢。
再者,你也不看看秦王是什么人?
还是普通百姓的时候,就敢收拾他的二姑丈兴昌伯。
有了官职后,什么武安侯、成国公包括贤王府都敢硬闯。
定国公父子,更是当着众人之面就给杀了。
这样的人物,又岂是你一个只会读书之人可以质疑的?
而就算是比读书,你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呀。
佟维兴只是当过状元。但贾平安可是教出过状元、榜眼和探花之人。
根本就比不了呀比不了。
聪明的郭同方,并没有去管佟维兴,更不会同流合污,而是老早就有意拉开了距离。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
佟维兴死了,但他郭同方还活着,这就是明证。
就像是和绅虽贪,但能力的确是有的,管理朝政这方面可以一个顶三甚至是更多。
反观纪晓岚,除了弄出四库全书之外,还有什么本事?
真让他站在和绅的角度去做什么实事,呵呵,定是一团糟。
郭同方就是有本事的聪明人,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做。如此,佟夫子死后,他不仅没有受连累,反而还被提拔重用,成为了主管后勤的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