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人性的弱点,对赌三大导 (第2/2页)
这话的意思,就是情书他有把握,其他电影他没把握在短时间搞定。
“你想太多了……”李明洋双手一摊,“国内票房,以你的票房号召力,就是拍个渣都有人买单,大哥,你要是不愿意,本子那边我就不帮忙了。”
“别啊!我是听你的才去本子,你怎么动不动就过河拆桥。”姜闻急了。
“你猜我为什么让你去本子拿金棕榈?”李明洋笑道。
姜闻吧唧了一口雪茄,“那边有门路。”
“但没有电影可不行,你和那几个鬼子在一起折腾不出来金棕榈电影。”李明洋顿了顿,“就像尔冬深拍不出横漂的悲欢离合,你也拍不出本子的社会结构,你在本子生活过吗?”
“谁说我没在本子生活过了,本子那鬼地方,我比你懂。”姜闻不服道。
李明洋呵呵一声,“你别被鬼子当猴耍了,鬼子没有什么信义可言,背刺的代价,就是鞠一躬,你要是还生气,那就是你不对了。”
“……”
“我让你去本子,不是让你和鬼子混的,是因为我有一个能拿奖的好剧本,需要在本子拍。”
“能拿金棕榈?”
“一半一半吧……”
“剧本我看看。”姜闻直起腰,来劲了!
“贺岁档之后。”李明洋咧嘴一笑,道。
姜闻没有犹豫太久,就同意了。
他跑本子去,主要还是冲着金棕榈去的,走外国路线,曲线拿奖,是可行的。
即便拿不到金棕榈,拿一些花花草草也不错。
同等级电影节,国外的奖比国内的自动高一级!
“大哥,你别整太复杂的电影,还有你那该死的表达欲望,收一收,搞点喜剧,搞点反转,搞定俊男美女,肯定好卖。”李明洋说。
“我好好捋一捋。”姜闻摸着胡子,说:“不能污了老子的一世英名。”
“英名个屁,名声就是用来消耗的,你现在不用,以后连用的机会都没有了,你要是想不到,我再给你一个本子。”
“我的乖乖,你到底有多少本子啊!”
李明洋笑了笑,没说,而是拿出对赌合同,让姜闻签。
对赌合同,尔冬深和贾樟可都签过。
姜闻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笔,正要签,却被李明洋挡住了。
“大哥,你还是先看一看合同再签。”
“我信你,不用看了。”
“信任是一回事,这个对赌合同,要赔钱的。”
姜闻一愣,拿起对赌合同翻看了起来,“他们不用赔钱,为什么老子要赔钱啊!卧槽,一亿成本,五亿对赌,输了赔你一亿差额,你这是要我老命啊!”
“他们两没什么票房号召力,但是有名,我是要借他们的名,把贺岁档炒热,大哥你才是我的票房千里马,我能不能赢,就看你了!”
“五亿,就能决定输赢了?”
“你们都有一个误区,票补不是万能的,票房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暑期档,他们跟风5.9元的超级票补,好多贺岁档的电影提档,现在贺岁档的电影,根本没几个能打的……五亿票房,我感觉都能拿贺岁档冠军了。”
“不会吧……”姜闻一惊,被李明洋说的怕怕的。
“看去年的票房不就知道了,去掉好莱坞电影,国内没几部破五亿的,整体票房前二十名,国内只有六部。”
姜闻被说的更怕了。
李明洋笑了笑,“所以大哥的五亿很重要。”
“我是来帮忙的,我不想赔钱啊!”
姜闻嘴里喊着不要,对赌合同却没放下。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大哥,你懂吗?”
姜闻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明洋,又看了一眼手里的对赌合同。
犹豫了五秒钟,将对赌合同放在茶几上,拿起笔,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他和李明洋非亲非故,就是便宜兄弟。
金棕榈,对他而言就是那个馈赠。
而价格的一部分,就是这个对赌合同。
签了才有继续谈的价值,不签那就没价值了。
签完了合同,嫂子周芸端来酒水,庆祝。
喝了几杯酒,姜闻突然问:“贤弟,对赌合同我签了,你的二十亿电影准备的怎么样了,你自己才是主力啊!留给你的时间可不多啊!”
“我也不知道拍什么……”
“啊!你不是有很多剧本嘛!”
“二十亿的天花板,哪是那么容易的。”
“玲雅之旅啊!肯定行!”
“来不及……好了,不说这些了,大哥,大嫂,我先走了,我还约了尔冬深。”
“那老小子挺骄傲的,我们是兄弟有什么话可以随便说,他不行的,面子上挂不住,他就不理你了。”
“曹!还真是!那老小子挺要面子的!钱想赚,名也要。”
……
李明洋跟尔冬深接触不多,接触多了,他发现正如便宜大哥所说,这是一个把面子看的极重的人。
得失心很重!
导演什么样的人都有。
尔导这种做朋友可以,做同事,做他的投资人,就尼玛有点遭罪了。
他纠结啊!特别纠结啊!
难怪于东投完钱,就不管了。
絮絮叨叨的纠结,既要又要!
我是路人甲的拍摄素材真尼玛多,十几个小时啊!
但是没有主体!
尔冬深那个纠结啊!把他都给整纠结了!
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
但一部电影最好是100分钟。
除非是多线叙事,才能加时间。
否则观众很容易跳戏,不耐烦……
电影的进度是有一套模板的,尤其是商业片,信息量足的情况下,剧情推进是很快的。
李明洋来到尔冬深下榻的酒店。
尔冬深的房间里,我是路人甲的主要幕后和几位主角都在。
李明洋一坐下,刚点了根烟,尔冬深就迫不及待的让其他人说说拍摄的感受,和对电影的看法。
几位主角都是横漂,说的都是歌功颂德的好话,工作人员主要说拍摄的不易。
等这些人说完了,李明洋让他们都离开。
“尔导,你这个剧组是标准的香江团队,都听你的,让他们发表意见,有个屁用!”
李明洋挠了挠头,“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确实很有表现力,也很客观,但是客观很难共情,你加了一个小人物成长记,这个线拍的太平淡了,没拍出横漂的酸甜苦辣。”
“我感觉你这些素材,合起来是酸甜苦辣,这个人表现酸,这个人表现苦,这个人表现甜,这个人表现辣,说实话,你在挑战观众的代入感,每换一个人就要重新共情啊!”
“主次不明,又没有什么大事件,将所有人都收束到一个线上,横店即便有什么大事件,横漂也只是杂鱼而已,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
“也不是没有……比如李导当年在横店进行大规模招幕后,不论学历,不论年龄,不论男女,这个事件非常轰动呢。”
“你不会是想拿我招聘这事做文章吧?”
尔冬深笑了,猛点头。
“这个事情放在电影里没啥意义,我是路人甲,横漂才是主角,我只是一个过客,点一下就行了,当成故事去拍,太无聊了……”
“李导你肯客串露面,对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大宣传啊!”尔冬深激动的说。
“你这解决不了你的电影结构问题……”
尔冬深也是头疼,他迟迟没杀青,就是因为拍出来的东西不满意,作为纪录片很不错,但是作为电影缺少灵魂!
“李导,你看这样行不行……”尔冬深说着,拿着纸笔,当场给李明洋勾勒起了一个新的电影结构,人物结构,剧情结构……
李明洋耐心的听着,并不是觉得尔冬深说的有多好,而是学习他的电影思考方式。
很好的理论……
三大电影学院的理论基础,不是国外的,就是香江的,而实际操作方面大部分来自港圈。
香江电影黄金年代,可是亚洲电影的领头羊,很多电影新思潮就是从那时候出来的,一直沿用到现在。
尔冬深是一个理论派和激情派。
他的创作结构,挺另类的,开头结尾双向推导剧情。
开头结尾能梳理的很好,然后中间合拢的时候一般会出问题,特别磨人。
李明洋眼看他自己折磨自己几个小时,折腾的满头大汗,肝疼吃药。
知道机会来了!
认真脸!真诚笑!
吐露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尔导,别纠结了!我来当主角!我来拯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