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仙缘 (第2/2页)
不用细说,也知另一道分身便是白衣公子池谨余,幻境也是一分为三。
即便只是幻境,顾元清也能看得出这三道身躯与阴阳境的分身之法完全不同。
顾元清所修行的分身之法,哪怕是到了混天境,但依旧是有主次之分。
但裘卫风的三道分身却仿佛被斩断了联系。
冥王赞道:“此人天资确实不凡,以阴阳之境、修士之躯便可领悟此等妙法。”
顾元清问道:“此法是来自画中的天道经下卷?”
冥王轻笑:“或许吧,顾山主既是自己有着判断,又何必问我。”
转眼又是数千年,清虚道人、池谨余皆是进入名门,成为大修,洗掉了与天魔剑主的一些关系和痕迹,并成为混天修士。
天魔剑主寻到一丝线索,将目光落向试炼界域,最后分出一缕分神降落,但……
再然后各种场景,已开始与顾元清所知的一些事情彻底联系了起来。
……
顾元清道:“裘卫风应该也快要醒了,此幻境快要困不住他了。”
“是啊,差不多了,吾也该走了,若是再待下去,只怕又要惹来麻烦了。”冥王抬头看了一眼,轻叹道。
顾元清也抬头,只是什么都看不见,眼见冥王身躯开始变得模糊,他问道:“我若得了万道石,又该如何交于大人?”
冥王淡然一笑:“若是有缘,下次相见之时带给我便可!”
话语声落,他之分身已是消散不见。
与此同时,顾元清也难以维持在天魔剑主的幻境之中。
甚至天魔剑主似乎心有所感,转头看向顾元清原本站立之所,眼神凌厉,杀机萦绕,随后他皱起眉头,疑惑的看向四周。
低声自语:“幻境吗?”
“不,应该是重走前路,审视自身,但刚才这是谁?谁在看我?”
“只是,为何我会如此久才能醒来?”
……
顾元清离开天魔剑主幻境之后,忽然觉心神一沉,如同落入水中,再次浮起之时,发现自己已成了一位十岁左右的孩童。
身在剑道馆中,是其中一名学徒。
有一股神秘之力意图蒙蔽封印顾元清的神魂意识,但根本没有用处。
此时与之前又有所不同,他能感应得到肉身的所在,也就是说只要心神一动,便可触动天钓之术回归肉身。
但顾元清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知道,此时方是真正的传承开始。
原本按照此地之规则,他应是懵懵懂懂附身在这孩童之上,跟随其自微末而起,再修剑道,如此方可真正沉入其中。
但现在,却唯有以旁观者身份观其修行,两者相比,到底孰好孰坏,也是未知。
随即顾元清又发现了不同,自己与其是说附身在这孩童之上,还不如说一道留于此处的剑道意志与自身神魂的交融。
当顾元清意识到此事之时,一缕缕信息如潮水一般涌入神魂。
或许少了其中的过程,难以得其中最为细腻的感悟,但也省却了不少时间。
“这或许才是天剑老人留在画中的传承,从练剑之初到混天不死的所有感悟。”
伏魔剑道、天魔剑道、荡魔剑道、封魔剑道皆在其中。
其实,对留下传承之时的天剑老人来讲,哪需这么细致的划分,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他之剑道的某些方面。
只是他知任何修行都难以一挥而就,这才有剑道分拆,后来者便可先分修,再合一,从而降低修行的难度。
画面的最后,一位麻衣老人负手而立,面带微笑道:“剑道浩瀚,吾也只是学徒,只得其中一二,后来之道友若是能从吾之路中有所收获,便也不枉我留下此剑痕。
若是能得仙缘,或许日后还能当面论剑,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话语的最后,麻衣老者抬头看向一处。
顾元清目光随之望去,天地变换,自己已经是身在山脚,抬头看去,就见那远处山腰青石之上,一名青衣男子,正懒散地倚坐看着手中书卷。
“仙缘吗?”
顾元清目光微凝。
他入清平道宫只是感觉自身突破混天不死之道的机缘或许就在其中,却未想过今日这般的遭遇。
其实对顾元清来讲,这清平道宫只是天剑老人飞升离开此界之前所留,而此时的顾元清已可稳压混天不死,借助北泉洞天,就算虚仙也未必会真的畏惧。
他进入此地,只为因为感应自身突破混天不死的机缘或许在此。
但冥王的出现,和这画中力量竟是牵引他分身和本尊都落入其中,让他变得慎重和小心起来。
好在现在又可感应到本尊肉身和北泉洞天之力,让他心中底气足了一些。
“既是仙缘,那便去看上一看吧!”
顾元清轻笑,迈开步子便向上而行。
此山之中似有规则存在,顾元清之修为也唯有沿着山路而行,若是走山路之外的地方,便会立马回到山脚。
上行数里,顾元清前方出现一人。
顾元清微微错愕,躬身一拜:“见过前辈。”
这人却是那天剑老人,但很明显,这里的只是其一身神韵所化。
麻衣老者淡漠说道:“出剑吧!”
“得罪!”顾元清也没多话,抬手一指点去,正是剑道碑上一招,伏魔剑道尽在这一指之下。
得诸般磨炼,和刚才天剑老人修炼剑道的记忆,顾元清对这一剑的理解更是超越以前了。
天剑老人见得此剑微微一笑,并没有迎战,退却半步。
这一退,顾元清竟感觉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落到空处,更有进无可进之感,仿佛自己任何变化都会迎来雷霆反击。
但转眼这个感觉就消失无踪,天剑老人侧身让开道路,道:“道友,请吧!”
……
而顾元清向山上而行之际。
清平道宫之内,三道人影接连出现,正是天魔剑主、清虚道人等。
天魔剑主脸色凝重,扫视四周,低喝道:“那姓顾的呢?”
“那里!”清虚道人指向画中的半山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