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劳工协议 (第1/2页)
对于俄国国内出现的军用物资短缺的问题,卡洛当然是清楚的。甚至不只是军用物资短缺,俄国国内还出现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随着两大军事集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关于欧洲资源的抢夺,也成了德法等欧洲列强关注的问题。
俄国坐拥东欧大平原和乌克兰的黑土地,粮食产量是不少的。但问题是,俄国国内的人口同样也是欧洲最多的,这也极大程度增加了俄国内部的粮食消耗。
在收成比较不错的年份,俄国还是能进行粮食出口的,并且农业收入也是俄国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但一旦发生天灾人祸,俄国不仅不再是粮食出口国家,反而还变成了主要的粮食进口国。
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来说,俄国的粮食亩产量也是比较低的。一方面是因为俄国大部分地区比较寒冷,并不适合粮食的种植。
另一方面则是俄国农民很少使用化肥,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根本买不起化肥。
俄国自身的化工业有限,市场中大部分化肥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原本的价格加上关税,化肥的价格自然低不到哪去。
俄国农民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虽然化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亩产量,但那也得是上帝保佑,不发生天灾人祸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意外,不仅粮食收不上来,购买的化肥也全部亏本,这对许多俄国农民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本身一年的收入就有限,他们自然无法负担化肥这种额外成本。
毕竟此时的化肥并不是后世那种比较成熟的肥料,取得的效果还是有限的,而且因为产量比较低的原因,价格会更高。
卡洛很清楚,如果不想办法帮助现在的俄国,俄国未来的命运必定会和历史上一样,因世界大战的失败而爆发革命,最终不仅罗曼诺夫家族被推翻,还被迫退出了世界大战。
一旦俄国退出世界大战,欧洲的局势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卡洛不希望俄国过早的退出战争,至少也得坚持到战争的大后期才行。
如何帮助俄国也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些物资方面的支持,比如俄国现在稀缺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
当然,就算是要帮助俄国,肯定也不是免费给俄国政府的。
俄国目前啥都缺,但就是不缺人口。另外俄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些也能作为抵押支付给西班牙,来购买西班牙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等物资。
虽然西班牙签订了中立国家条约,但该有的正常贸易还是可以继续的,毕竟西班牙也没有排斥和同盟国的贸易。
西班牙可以卖给俄国武器装备和粮食,当然也可以卖给德国武器装备和粮食。只不过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是完全足够的,他们本身也是粮食生产大国,自然不需要这些物资。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更不用多说,意大利南部地区虽然工业落后,但粮食产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奥匈帝国则有着匈牙利大平原,不仅不缺粮食,反而还是欧洲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
1911年6月12日,西班牙政府和俄国政府正式签订了劳工协议,约定用劳工作为主体,附带一些矿产资源和能源物资作为抵押,来购买同等价值的西班牙的武器装备和粮食物资以及一些工业产品。
这些劳工对俄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甚至其中部分人对现在的俄国政府还相当不满,留着也只会是祸害。
当然对于西班牙来说,这些来自俄国的便宜劳动力,发挥的价值其实比普通的西班牙人还要大。
西班牙国内是需要大量的劳工的,除了日常工业和基础建设所需的劳工之外,西班牙本土还需要建造大量的水利设施来对抗干旱,这些水利设施的修建同样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这可不是后世那个机械发达的年代,现在修建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靠的基本上都是人力。
虽然西班牙本土也能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但用西班牙人来充当劳工,对西班牙政府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首先,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欧洲中上等的水平。
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500比塞塔,大部分工人的收入更是已经超过600比塞塔。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动用数万甚至数十万劳工,光是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就已经是一笔巨大的财政负担了。
反倒是这些从俄国运输过来的劳工,按俄国本土的人均年收入来算,需要支付给这些俄国劳工的薪水很少,比西班牙本土的人均年收入低得多。
另外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俄国劳工去填充那些伤亡率较高的岗位,西班牙政府也完全不会心疼。
只要不闹出大规模死亡的事件,哪怕死上一部分俄国劳工,也不会对西班牙的声誉以及与俄国的关系造成影响。
对于这些俄国劳工的去向和作用,俄国政府也基本上是心知肚明的。这笔贸易和实质上的人口买卖是差不多的,虽然没有明说,但欧洲国家也都有相应的默契。
6月28日,随着第一批物资抵达俄国港口,俄国和西班牙的劳工合作也正式开始。
7月2日,俄国的第一批10万名劳工也顺利抵达西班牙的港口。
西班牙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俄国劳工表达了热烈欢迎,甚至还在俄国劳工抵达港口的当天,免费向这些俄国劳工发放了丰富的食物和安家费。
这样的举措确实安抚了俄国劳工略有些担忧的心情,让他们变得平静下来,至少不是那么排斥在西班牙的生活了。
而在第二天,西班牙就开始了对这些俄国劳工的分类。
早在西班牙政府和俄国政府签订劳工协议的时候,西班牙政府就特意要求过,希望俄国政府对这些劳工进行分类,以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进行分类,方便西班牙政府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
为了让俄国政府更有动力去分类这些劳工,西班牙还承诺,只要对这些劳工进行大概的分类,每个劳工可抵的价值可以增加一成。
这对俄国政府来说就是最好的动力,俄国政府也确实对这些劳工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方便西班牙政府对这些劳工进行进一步的分配。
首先第一点,来自同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俄国劳工,是不会被分配到相同的工作地区的。
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他们扎堆抱团,以在异国他乡抱团取暖的方式,形成一股足以对抗西班牙政府的力量。
将这些俄国劳工全部打散重组,能够最大概率地减少这些俄国劳工闹事的几率。当然,西班牙也是不怎么惧怕这些俄国劳工闹事的。
毕竟这些劳工拆散之后,每个地区工作的俄国劳工数量最多也只有几千人而已,这几千人又能闹出什么动静呢?
西班牙对于这些劳工是有一定的防备的,在他们工作地区的附近,会驻扎一支人数上千人的军队。
一旦这些俄国劳工发生暴动,西班牙军队将以极快的速度镇压,并且确保消息不会被泄露。
哪怕死几千上万名俄国劳工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这年头搞基础建设和水利设施,死人简直是太正常不过的了。
随着这10万名俄国劳工投入到西班牙本土的水利设施建设当中,西班牙本土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变得顺利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