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马恩河战役(求月票!) (第1/2页)
因为西班牙的干扰,这个世界的欧洲各国对于飞机的重视并没有飞艇高。
不过这也导致了欧洲各国装备了成规模的飞艇部队,这些飞艇在这次战争中还是发挥了相当不错的作用的。
首先就是侦察作用了。飞艇飘在半空中,可以在飞艇上轻松看清敌人的动向,这在以往的战争中是根本无法具备的能力。
其次就是飞艇的运输能力,对于前线战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艘小型飞艇就可以运输数吨的货物,一艘大型飞艇甚至可以运输十多吨的物资。
更重要的是,飞艇运输的物资只需要空投即可,完全不用在乎地形限制,可以运输到山地、丛林以及其他任何区域。
要是使用火车的话,就只能运输到火车站。汽车虽然也自由一点,但在没有公路的山地行驶,汽车的速度和故障率都会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目前汽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飞艇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反正飞艇是飘在半空中的,也没有任何阻挡物。
这些运输物资的飞艇只需要小心敌人的飞艇攻击,就能没有任何危险和阻碍的向前线运输物资。
也正因为飞艇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法国和德国的飞艇部队在战争的前期也是爆发了多次战斗的。
和地面部队的战斗方式不同,天上的飞艇作战方式主要依靠飞艇上安装的机枪,用子弹来打爆敌人的飞艇。
只要能够命中敌人的飞艇,就算不发生爆炸,飞艇基本上也是要坠落的。
普通子弹就能对飞艇产生巨大的伤害,这也是目前的飞艇并没有安装小口径火炮的原因,因为压根就没有任何必要。
在两国飞艇部队的帮助之下,德国和法国军队最终都发现了对方的意图。
对于法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17号进攻计划正中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下怀,德国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猜到了法国军队的动向。
对于法国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德国施里芬计划的内核早已经经历了修改,法国北部边境确实防御空虚,但德国部队也被抽调了相当一部分,这也让德国攻克巴黎的希望大幅度减少。
虽然占据优势的德国军队入侵了法国领土,但法国军队也完全反应了过来,至少他们还有保卫巴黎的希望。
法国政府的讨论也从利用阿尔巴尼亚拉拢意大利变成了如何守住巴黎。
法国军队急需要一位站得住脚的人物来担任巴黎守备司令,稳住军心并且尽可能保住法国的首都。
法国总统阿尔芒·法利埃在法国高层将领的名单中百般搜索,最终还是决定任命第十四军军长,在一年前竞争法国总参谋长败给霞飞的加利埃尼将军担任巴黎守备军总司令。
说起这位曾经和霞飞竞争过法国总参谋长的将军,他还是拥有相当辉煌的履历的。
作为参加过普法战争的老将,加利埃尼在此期间内多次参与殖民战争,算是法国军方少数多次经历战争的将军了。
他在总参谋长的竞选中败给霞飞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
加利埃尼将军出生于1849年,今年已经63岁了,算得上是高龄。再加上他的军事生涯中多次受伤,目前的身体状况堪忧。
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加利埃尼将军或许会在几年内退休,享受自己为数不多的休闲时光。
可现在,他不得不担当大任,接过巴黎守备军总司令的位置,让法国不至于在战争爆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首都沦陷。
虽然同意接过巴黎守备军总司令的位置,但加利埃尼将军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的。
因为法国总参谋长霞飞的17号计划,法国近200万的军队,有160万都部署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
巴黎以北的法国军队只有不到40万人,在经历了长期作战之后,目前可动用的兵力甚至已经不足30万人了。
就这30万兵力还分布在巴黎以北的各处,巴黎周边的守军就只有几个本土师和从非洲殖民地调回来的一个精锐师,加起来也就一个军的兵力而已。
靠着一个军来守护巴黎是完全不可能的,加利埃尼将军所提出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要求法国军方为自己凑出一个集团军的兵力,还是要由三个正规现役军组成的集团军,而不是新兵或者殖民地军队拼凑出来的炮灰部队。
此时的巴黎因为德军快要打来的原因,城内可谓是人心惶惶。法国政府甚至都在商议着临时迁都,将政府所在地由巴黎迁往更南部的奥尔良。
面对唯一一个能够担当大任的加利埃尼将军,法国政府和军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作为法国的最大城市和首都,巴黎的防御力量还是不弱的。巴黎的内部拥有14座炮台,外部拥有25座炮台,全部都由钢筋水泥浇筑。
每座炮台拥有20门大炮,光是巴黎的防御炮台就拥有高达780门火炮,这也是加利埃尼将军有信心守住巴黎的原因。
当然,防守巴黎肯定不能寄希望于巴黎的炮台,这些炮台是最后一搏的时候才会使用的。
想要守住巴黎,就必须得把前线扩张到巴黎以外数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地方,这么做才能确保巴黎城内的安全和稳定。
在加利埃尼将军和他的参谋长伊尔斯肖埃将军的谈话中,也能看出加利埃尼将军的想法。
伊尔斯肖埃将军向加利埃尼将军信誓旦旦的保证巴黎周边的炮台会防守巴黎城,德国就算有再多的军队也绝对不可能攻克巴黎。
而老将军加利埃尼的回答是:“巴黎城就算再坚固,相较于比利时的列日要塞又能如何呢?
如果我们只寄希望于巴黎城的要塞,就算我们能拖住更长的时间,最终的结果和比利时的列日要塞也是一样的。
想要守住巴黎,光靠39座炮台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在巴黎外围建立大量的防御据点,用这些防御据点来减缓德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随后,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之下,加利埃尼将军动员了10万巴黎市民,让他们带着工具到巴黎郊外环城挖掘战壕,修建总长度达到100公里的防御工事,并且要求这些任务必须在20天内完成。
此时的法国可不是二战中的法国,巴黎市民对于保家卫国的决心还是非常强的,他们也乐意听从老将军加利埃尼的命令,各自拿出工具为国家出一份力。
在这些巴黎市民的帮助之下,法国军队很快就在巴黎外围构建了一道坚固的防御阵地。因为只有20天建造工期的原因,法国也来不及建造钢筋水泥防御工事,只能用最简单的原木垒土作为防护层,并且在防御工事之前挖掘防护壕,内部放置尖桩,两侧设立铁丝网等障碍物。
在巴黎市民挖掘战壕的同时,加利埃尼将军又命令工兵在巴黎附近的河畔桥梁上埋设炸药,将附近上百座桥梁全部炸毁。
巴黎建立在塞纳河之上,周边又有马恩河、瓦兹河等河流。破坏了这些桥梁之后,德国军队再想进攻巴黎,就只能在这些河流上架设浮桥。
这对于法国军队来说也算是机会,至少也能拖延德国军队进攻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此时,法国总参谋长霞飞仍然不认为保卫巴黎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始终觉得,17号计划才是最重要的。哪怕为此付出巴黎这个代价,只要能够占领阿尔萨斯洛林,将兵力延伸到德国内陆,战争始终会结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