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门阀税,赀算费 (第2/2页)
张虞摸着八字胡,看向一直不说话的荀攸,问道:“颍川荀氏为自汉中兴起,今若施行门阀税,不知卿愿缴否?”
荀攸愣了愣,恭敬说道:“荀氏虽说难受门阀之称,但却愿缴纳赋税。”
颍川荀氏出仕者众多,如荀攸、荀衍、荀堪等人皆官至两千石,今虽谦虚不为门阀,但依实际情况而言,颍川荀氏已经能够称为门阀。
“元皓出身钜鹿田氏,祖上显赫,今愿缴纳门阀税否?”张虞笑眯眯问道。
“臣不知族人情况,今恐需归家清点。如能缴门阀税,臣将愿为族中子弟缴纳。”田丰说道。
“善!”
张虞点了点头,对钟繇所提‘门阀税’颇是满意。
消灭门阀无疑是痴人说梦,常说黄巢在物理层面消灭了门阀,或是说科举消灭了门阀,但殊不知科举鼎盛的宋明同样存在门阀,只是换了个名称,如进士家庭或勋贵。
既然门阀的产生无法改变,故不如顺势而为,让那些自诩门阀大族缴纳。毕竟门阀的概念太泛,无具体标准。针对这种情况,朝廷干脆制定标准,那就是缴纳依照为国家贡献的赋税去判定门阀。
有了标准,中国显赫大族为了显示自身与众不同,大概率会为此而买单,不单单是为了免考资格,更是为了愉悦自我。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既为门阀,祖上必然显赫,家学必然渊源。故以朕之见,免试资格需另缴赀算费。如今岁郡守举族中一人,族中需出二十石粮。若今岁无合适子弟,缴纳门阀税便可。”
说着,张虞看向众人,笑道:“非朕贪图利益,乃是为诸卿考虑。诸卿多有爵位,而爵位者可享任子之优待。”
张虞算是精准拿捏了公卿与门阀的心思。对开国公卿而言,门阀税代表他们成为门阀,但因有任子制,故他们瞧不上免试资格;而地方大族的话,他们愿意缴纳门阀税,以标榜自己家族与众不同,但他们不是每年都有合适子弟。因此干脆将门阀税与免试资格分开讨论。
至于何谓任子制?
乃是高级官吏子弟凭借父兄功勋入仕的制度,但经张虞改制除非是开国侯爵子弟,另有诏书恩赐者,余者官吏无资格享受任子制。
闻言,钟繇暗叹自家陛下真懂收税,以上之税虽不是强制性,但对很多人而言就是强制性赋税。
如门阀税?
地方那个大族不喜欢自抬声望?说不准某些大族为了区分与普通大族的区别,恐会主动抬高门阀税价格,以此来分出差距。
而地方大族不缴纳门阀税,在外人眼里将意味着家中无钱。而门阀虽不用钱来衡量,但钱却是评估大族实力的一部分。
门阀税一男丁一石,百人缴百石。如依每郡有四个大族缴纳门阀税,每一族有五十男丁,将意味着有两百石,天下有郡百余个,一岁能另收近三万石粮。而三万石粮虽说不多,但却是笔额外收入。
“不知诸卿有何见解?”张虞再问众人。
杜畿说道:“陛下所言门阀税、赀算费,臣以为可行。但具体征收细目,恐需仔细商讨。”
说着,杜畿补充说道:“今陛下欲行门阀税,故以畿之见,陛下不如命人造册,收纳天下州郡大族,以家学之源源,祖上之显赫,今家资多寡,再分五品门阀。每一品门阀不同,不仅需缴纳赋税,另要祖上显赫,或本代仕官显赫。”
郭图积极说道:“杜令君之言,图以为可行。户分三等九级,族岂无高下之分?”
张虞沉吟少许,说道:“容朕思量分品之事,其余之事尚书台可先商讨!”
“诺!”
昔‘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语,背后是魏晋九品制的社会背景。依照户的不同分出九品,与之对应便是官级九品。上品士族任上品官,为了排挤其他人,利用话语权排挤寒门士子。
而今张虞虽说想征收门阀税以来丰富国库,但不代表他想复刻魏晋九品之制。如果出现了大族分品,势必会影响到官场风气,继而影响到张虞的统治,与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