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暮汉昭唐 > 第三百二十二章诸葛之均输法

第三百二十二章诸葛之均输法

第三百二十二章诸葛之均输法 (第2/2页)

“哈哈!”
  
  “孔明智计达众,朕今实为均输法而忧!”
  
  张虞笑了几下,问道:“卿自言有管仲之才,然不知卿对此有何见解?”
  
  诸葛亮说道:“禀陛下,臣以为均输法可行,可不行!”
  
  “何出此言?”
  
  “商贾南北奔走,无非以低买高卖,赚取其中差价,故国家欲夺商贾之利可行。”诸葛亮说道:“然商贾之能在于随机应变,而官府之职局促受限,且因是为国家盈利,必会滋生贪腐之事,故不能夺商贾之能。”
  
  “夺商贾之利而不能夺商贾之能!”
  
  诸葛亮言辞虽充满深意,但张虞却能明白其意,无非是政府机构呆滞,充满官僚主义。而商贾目的在于盈利,手段自然会灵活多变。因此最理想的状态,国家机构干预市场不会扼杀商业贸易的活力!
  
  “孔明可细言方略!”
  
  诸葛亮拱了拱手,说道:“均输法可行,但不可依照武帝时所为,在郡内设商官,如河东郡设枣官,巴郡设橘官之类。而今更改旧策,当跨州连郡设转运之官,察州郡物价起伏,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之策,统收统运!”
  
  “旧者,州郡赋税皆需上供京师,而今如魏郡地方粮高,可抽粮谷以济魏郡,从中所得财货便是国家之所有。统收为州郡之职,统运为漕运负责,统卖为商贾之事。以此行事,州郡多得钱粮,而商贾莫能操控物价,百姓不受剥削之害!”
  
  “孔明之计颇好,但得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而行之,则为大害。”张虞评价道。
  
  诸葛亮与桑弘羊的均输法看似一致,都是低买高卖,但内部其中执行细节与整体框架不同。汉武帝时期,为了充实国库以便北伐匈奴,郡国官吏奔着短期暴利为目标,时常出现强买强卖。
  
  但诸葛亮从整体市场体系去思考民生物价,冀州魏郡粮高而幽州渔阳粮低,那么便能让渔阳官府收购粮草,将粮漕运至魏郡,让商贾收购粮草,再贩卖于百姓。
  
  其中所得利益由上级分配,渔阳郡得百分之五十,漕运得百分之二十五,剩余百分之二十五归由魏郡所有。而魏郡商贾依靠渠道,向低价米流通至市井,维稳魏郡的粮价。
  
  中央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跨州调度物资,至于小幅度的物价拨动,政府不会兴师动众干预,而是会准许地方商贾自行贸易。
  
  因此依照诸葛亮的方案,朝廷需要在州郡之上设立调度使,掌握区域生产情况和州郡物价浮动,才能做到以上这些内容。
  
  诸葛亮说道:“陛下点评得当,政因人而兴,政因人而亡。计相所言均输法夺商贾之能莫能为,但为民生考虑出发,但却能行均输法,令大族莫能操控物价。”
  
  张虞笑眯眯道:“此法当由计司执行,还是归由尚书台、少府掌管。”
  
  “陛下,河北漕运由各州自筹,但以亮之见宜当由京畿统筹漕运使,负责河北赋税供给之事,保障军需自给,因此不如让漕运使兼任转运之职。”
  
  诸葛亮说道:“陛下在河北设漕运使,在河南再设漕运使,关西设陆运使。中国三使直属于京畿,如关西遭遇饥荒,便能令二河漕运使急调粮草,平复粮价。漕运之事涉及众多,甚至能让三使负责盐、铁、绢之物调度。”
  
  “那依孔明所言,莫非欲让计司负责漕运兼转运之事,而州郡统收粮物,以便漕运使调度获利?”张虞问道。
  
  “陛下英明!”诸葛亮道。
  
  张虞凝眉不语半响,今不得不说诸葛亮所献均输法周道,将诸多利益都考虑进去。
  
  如计司欲扩张税收来源及自身权利,而行政方不愿让渡商税与地方行政利益。而今诸葛亮设计的体系下,将漕运、转运二职交由计司负责,地方州郡属于是躺得赚钱。且行政方在意的行政权并未被计司侵入,而是以一种合作方式互利共赢。
  
  不仅于此,地方商贾收购计司商品,省去计司直销百姓的成本,并维护到了民间商贾的利益。
  
  一系列宏观设计中,利益受损者便是大户商贾,他们无法操控物价,无法赚取大额商品的暴利差价。
  
  “此策容朕与二相商议!”
  
  诸葛亮出色顶层设计能力让张虞满意,说道:“如若此略可行,卿便出任河北漕运使。”
  
  “谢陛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