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针锋相对 (第1/2页)
在曹睿的示意下,枢密使刘晔轻咳了一声,站起身来向刚来此处的卫臻、蒋济二人介绍起了交州形势。
“方才,毌丘仲恭的奏报诸位大臣已经听过了,我来为卫仆射再说一番。”刘晔缓缓道来:“此次奏报由毌丘仲恭三十日前在交州合浦郡签发,奏报中说,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四郡反叛,毌丘仲恭以夏日暑热、北兵不便之故,并不建议让荆南满征南处发兵。”
“毌丘仲恭称,交趾郡与合浦郡中间有百里群山阻隔,既然交趾郡及其南的九真、日南二郡反叛一时难制,平定合浦郡叛乱才是当下要紧之事。待合浦郡稍安,若是交州本地之兵能够收复,则无需劳烦朝廷大军。若战局对峙,或可冬日天凉之时请荆南处的军队南下……”
卫臻皱着眉头听完,突兀的打断了刘晔的话,问道:“毌丘仲恭要何时出兵合浦?”
刘晔道:“表文中只说审时度势,待机出征。”
“审到什么时候?”卫臻又问。
刘晔一时有些皱眉,但还认真答道:“并未言语,只说择好战机再行出征。”
“谢刘枢密告知。”卫臻朝着桌案后的曹睿拱手说道:“陛下,臣反对毌丘仲恭之言。”
“如何?卫师傅说来。”曹睿道。
卫臻拱手:“对毌丘仲恭此言,臣有三语相对。”
“其一,的确如他奏报中所言,六月暑热北兵不便南下。但若拖到秋冬天凉,届时孙登与交州四郡反叛恐将延至近一年之久。”
“交趾太守陈时曾是昔日孙权中军校尉,九真太守史嵩本为孙权近臣,日南太守黄盖虽是交州南海郡人,但此黄盖族人在其接任日南郡后已经举族附至日南居住。臣恐日久人心不复,孙登再次割据偏远,来日或许难堪。”
“其二,”卫臻顿了一顿:“毌丘仲恭毕竟年轻,交州政务、军事皆由他一人掌管。毌丘仲恭的性格陛下应也熟悉,凡遇大事迎难而上,但换句话说,就是过于逞强。”
“交州一共八郡,抛去新设只有一县之地的珠崖郡不论,七郡之中同时叛了四郡,他这个交州刺史、领军将军岂不难堪?总要将合浦郡收复,再要与朝廷请求援军的。”
“其三,若眼下再不出兵、待到秋冬之时再出兵,征讨三郡之地至少要荆南出动一、二万人、数位良将。行百日,战百日,回百日,最快也要明年秋冬才能回返。”
“臣恐耽误明年伐蜀大事。”
曹真已经远离朝堂数年,修身养性,但身体依旧不可阻挡的继续衰弱下去,此番回到洛阳,也有几分要再见皇帝一面的意思,他来到洛阳,皇帝书房之中肯定是有他一个坐位的。
当然,在曹真看来,眼下大魏朝堂担忧的是交州最南几郡的叛乱问题,这比多年以前每每担忧吴国寇边合肥、襄阳的境地要好了不止一万倍。
不用担负具体责任的发言总是轻松的,故而曹真也说起了没用的正确之语:“陛下,卫仆射所言极是,用兵之事不可拖延,当速速从荆南发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