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四大名医高徒,金世元的推荐(月票加更3K) (第2/2页)
“患者是一位26岁女性,病程2年,皮肤硬化从肢端蔓延至躯干,伴肾损伤。”
“西医诊断:弥漫性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皮肤活检见胶原增生。”
“送到我那边的时候,我辨证为,肾阳虚损,寒凝血瘀,当时我想到了咱们学习委员萧承志同学和我分享的1974年他治疗的医案……”
只要方言一讲课,班上的人就特别的认真。
主要是他们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怎么办。
今天方言第一个说的医案,还和萧承志有关系,这可让萧承志也感觉倍儿有面子。
现在他已经算是服气了,方言确实比他强。
而且人家天然手段就比他老到,他也没有了和方言争夺第一的想法了,甚至争夺第二的想法都没有,毕竟李正吉也是断崖式领先在前面的。
除了方言能压他一头,其他人拍马也赶不上李正吉这个副班长的医术。
方言讲完了,硬皮病谷芷兰的医案。
接下来又开始讲徐简女儿的医案。
并且在这之前,方言还对着大家透露,人家要给学校捐一栋楼。
方言认为这个楼,应该是修给大家改善住宿的宿舍楼。
还给不少人都听激动了,一栋楼只要开始建设起来,其实资金到位的话,还是很快就可以修好的。
就像是人民大会堂,从1958年10月动工,到1959年9月建成,历时约10个月就修好了,学校里请的都是基本上同单位的BJ建工来修,没有道理修不快。
不会出现房子修好,他们就毕业的情况。
所以这还真是让大家激动了一番。
接下来方言继续讲起了徐简女儿的心脏病合并银屑病来。
没多一会儿,教室门口又来了学校没课的老师,跑到这里来旁听。
班主任刘渡舟干脆把人喊了进来,一起坐在教室里听了起来。
这分享课听方言讲和听其他人同学讲,感觉都不一样,这位不管是节奏还是讲话的条理,都属于是顶尖,可以说他现在来教书,都是够资格的。
以至于一些老师都想着,是不是可以模仿学习下方言讲课的节奏。
方言倒是没有在意他们怎么看,反正都习惯了。
一直讲到了下课。
经过之前的讲课拖堂,方言准确的控制好了时间,一打下课铃他也就讲完了。
简直就像是他讲完后自己拉的下课铃似的。
听完课的众人纷纷鼓掌。
方言宣布下课。
众人多少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这会儿方言已经出教室去,又去邀请几个老师去了。
除了几个小老外,明天他不邀请,上次去过的人他都会邀请过去。
其实也不是方言想热闹,主要是这周的完成的事儿还挺多的,所以需要给大家都说一说,另外还有日本人的事儿,方言也需要集思广益,让大家给他想想办法。
毕竟俗话说的好嘛,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很快方言也邀请到了自己的“股东”老师们。
接下来下午两堂课,一节是思想政治,一节是金世元教授的《中药炮制学》没错,就是方言主编的那个。
等到讲完这堂课下课,方言就找到金世元教授,询问了下他曾路泉的事儿。
“你是说路泉找到你,想要进秘方研究所?”金世元有些惊讶的问道。
方言点点头,把之前贺普仁说的简单的给金世元讲了一遍。
听到这里,金世元才恍然大悟,他说到:
“他回来后,确实一直都在休息等着安排工作……中药这块的技术,我认为他还是不错的,他尤其擅长温病中药配伍与传统炮制技艺,他在国外参与国家中医药对外合作项目,作为团队核心中药专家,负责中药炮制标准化与药效验证工作。”
“并且他还总结了《中药西药联合用药禁忌》,这是跨行中西医用药的第一本安全规范,可以帮你们出口的中药产品,完善用药禁忌。”
“此外他还有多篇关于毒性中药减毒增效领域的论文。”
“就比如马钱子制霜工艺,就是他出国之前投的。”
“我认为他加入的话,可以在中药国际化经验与炮制技术方面,助力解决“中药工艺标准化”与“药效稳定性”这些关键问题。”
作为同门师兄弟,金世元对师弟的底细知道的很清楚,而且他也知道方言需要什么,当即就对着方言做起了推销来。
那家伙基本上一句句都说到了方言的痛点上。
直接给方言说的都心动了。
看着这意思,这位大才,自己要是不签下来,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PS:更完这章,目前欠大家133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咯!
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每天有个好心情!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