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文豪1983 > 第21章 《余大侠东行记》

第21章 《余大侠东行记》

第21章 《余大侠东行记》 (第1/2页)

吴景连写的这个文章叫《余大侠东行记》。
  
  在《世界经济导报》的这篇发文里面,他主要关注余切做了三件大事情:
  
  “大侠的头一个要务是要有一块路引。余大侠抓住了个人不能进行筹款的本质问题,一定要和儿基会的账户结合,走合规路线。可以说,如果一开始走错了,余切的筹款效应做得越好,后面却反而造成更大的破坏——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余切有那样的初心。”
  
  这件事情直指问题的本质。
  
  如果余切不找上正规渠道,自己凭借影响力在那自行组织捐款,干成了也尴尬,干不成也尴尬。
  
  “第二个是学会易容术。在国内,余大侠并不是一个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他应该是个刺客;但是到了海外,余大侠就光明磊落,深谙当地的宣传体系,我今年上半年接待日本来的经济专家,他们向我提到nhk访谈节目中的余切,他们说,余切是个有趣的人……足球、日本经济笑话、甚至是危言耸听日本将要崩溃!都让他们觉得有意思。”
  
  “我说,这不是我认识的余切,余切是个质朴而纯真的人,他不说大话,为了竹帘子肯下火海……但我看了日本的节目,我不得不承认,哪一个都是他。”
  
  “第三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捐款行动在今天,已经发展为一定的体系,已远远不是余切一个人的功劳……教育部门想要模仿‘春雨行动’,为山村的孩子读书,提出资助行动,他们原先囊中羞涩,现在却忽然发现,可以从群众中筹资。”
  
  “这样史无前例的筹资活动,或者是被称为希望工程,或者是被称为阳光行动,好像和余切没有关系,他拒绝承认自己引起了慈善筹资。”
  
  “但是没有春雨,哪里来的希望和阳光,拨开云层,湿润后的大地发出新芽,余大侠又出发了……我们应当知道到这一点,他是最开始带来这场雨的人。”
  
  卧槽,历!!!
  
  你怪不得一露面就打不过能写文章的老吴。
  
  这文采彻底薄纱了。
  
  因为《世界经济导报》是个时事性报纸,上面甚至有求偶、致富生意经之类的小广告。所以吴教授的评论,很可能是随手写出来的,没有精雕细琢过。
  
  这是啥等级的文采啊。
  
  《余大侠东行记》很快成为经济学人眼中自己的《天涯明月刀》,人生顶级代入爽文。这次余切不是戚少商了,他就是“余大侠”,他是他自己。
  
  历一宁不久后看到了这篇文章。
  
  众所周知,吴景连是国内市场派的代表,他和历一宁在学术上是对头,吴景连有个“吴市场”的外号,而历一宁就是“历股份”,可以看出他俩的学术主张。一个偏向于彻底的市场,一个属于工业党、生产派。
  
  历教授呢,因为这个《余大侠东行记》有点破防。写写不好难道是我的错?你这是作弊!
  
  怎么能这么搞研究呢?这是很严肃的东西!
  
  七月十五号,《经济研究》期刊发布,他来余切家里面扔下样刊。
  
  余切推门出来:“历教授,怎么了?进来坐坐?”
  
  历一宁说:“按照规矩,论文发表后,就要给一份样刊。《经济研究》虽然是个国内刊物,级别也不低,你能在这上面投文章,比你那一年把文章投到《红岩》上,还要起步更高。”
  
  余切乐了:“历教授,您还知道我早年投过省刊?”
  
  “我也看你的!”历教授忽然觉得心里面难受。
  
  我先来的,明明是我先来的!也好,帮助余切发文章也罢……都是我先来的,为什么现在都变成了这样?
  
  他道:“余切,你是不是也看了沪市吴景连写的那个文章?《余大侠东行记》?”
  
  “这文章写的就是我,我当然看过了。文章一发出来,就有朋友告诉我,要注意这一篇文章。”
  
  “那你怎么看待它?”
  
  余切竖大拇指:“好文章,这个教授写下的余切,比真余切还好。”
  
  是啊,都是夸你的,一个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一个人物传记,竟然写成了江湖。这一直都是有些人的拿手好戏——你和我都是燕大经济学派,你本应该站在我这边,但你现在是主角,你怎么会不喜欢呢?
  
  历老师的心里面悲伤到极致,扭头就走,余切连忙拉住他:
  
  “历老师,文字就是这样,它能骗人的。它有种难以言说的魔力,你一旦看它,你就已经上了手术台,你把你的心脏交给了写文字的外科医生。”
  
  “不能这样!”历教授说,“至少,不能老这样。”
  
  他无奈道:“我们搞研究还是要一板一眼,严谨为上,做研究不说很神圣,最起码不能和唱戏的一样,故意摆出架势,吸引别人来看。好像这样之后,自己的戏就更精彩了一样!”
  
  历教授的话,让余切想到了原先的管谟业。
  
  人的想法是很难被改变的。
  
  历老师做了一辈子研究,始终没有写出传播度广的经济学著作,这就是因为他从心底里面,抵触这种写作方式。
  
  余切只能劝道:“现在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做研究也要知道宣传自己。”
  
  “也许吧。”
  
  嗯?宣传?
  
  历教授忽然道:“我们燕大出了你这样的人才!你肯定能把这事儿做好,因为你写,比吴景连又要强的太多。”
  
  历教授扬起《经济研究》上,余切写的那篇论文,和后面的报告文。“余切,将来你要是在经济学上做一些研究,恐怕不需要太深刻,你家的身份,足够把文章推向大众了!这是另一种经济学大作。”
  
  正是如此!
  
  余切自个儿翻开了《经济研究》这本期刊,光新亮丽,用的是上好的道林纸,闻一闻,其实还有些微的油墨味儿。这是新华印刷厂引进自捷克的设备印刷出来的,当时是国家级的大工程,整个地球的东半球,除了日本那些厂,就是这一本书的印刷档次最高。
  
  嗯,再闻一闻这个墨?
  
  能在不大的杂志内页中印刷出精细的坐标图和函数符号?这不是个容易事。
  
  沪市墨厂新研发出来的那五百斤墨?
  
  日企在国内合资建设的油墨厂产品?
  
  总不能是东德进口的油墨吧,那都是拿去印制关键文件的好墨,平时只用在签字这些时候。
  
  在余切沾沾自喜,研究起这些油墨的来源时,《日元升值对基建借款的影响》这一论文,正在经济学的小圈子,引起比较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