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411章 地产霸主

第411章 地产霸主

第411章 地产霸主 (第2/2页)

好啦,开投了。假如ABCD四方竞投,从500万开始叫价,600万、700万,叫到差不多的时候,当中就会有人即场商量‘不如我们投回来再投过啦’。
  
  于是大家来了妥协,某方叫到750万时,另外三方就不叫价了,750万成交。
  
  之后,ABCD四方随即找个地方坐下来,重新把这幅地拿出来竞投。好了,再次叫价,叫900万时,CD不叫价了,只剩下A和B。900万和750万之间的差价150万,四方平分,每方分得30多万.
  
  接着,A和B再竞投,A叫价950万,B可能就放手了。这幅地最终由A以950万投得,而950万与900万之间的差价50万,再由A和B平分,每方分得25万。
  
  “整个过程,就是大饼分小饼,你吃一块,他吃一块,大家都有好处。A以较便宜的价钱投得地盘,其余三方也得到利益。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ABCD是一伙的,但突然有个E出来,老是去顶,叫高价,把地价顶高,结果最后投得地盘的人就要出高价钱了。”
  
  听完这些,陈光良直接说道:“我们不参加食饼仔,他们愿意顶就顶,总之只要有利润,今年上半年,要拿三四个地盘开工。”
  
  “嗯,他们邀请我们,我也没有同意。”
  
  陈光良随即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地价炒高,对我们长江实业集团也有好处,而且还能洗涮出去一批不合格的置业公司呢!”
  
  严宽惊讶了一下,合着老板又在‘算计’什么?
  
  莫非,香港的地产有大跌的风险?
  
  陈光良确实有这种心理,但他不算主动去算计什么,只是已经参与其中。
  
  由于长实集团手握大量的地皮地盘,且新界这个年代根本不会去开发地产,所以港岛和九龙的资源本来就稀缺,那么地皮价格肯定比前世贵一些;
  
  其次,霍英东、廖宝珊、张玉良、恒生银行(也投资地产)等,实际上被陈光良的出现,削弱了实力,那么他们抗风险的能力减弱。
  
  最后,如今香港经济又比前世好,地价自然涨得更厉害。
  
  那么这一波的‘地产暴跌(1958)’,一定有更多的人因此倒闭,像李康节、陈德泰这些,说不定就彻底倒下来;还有一部分,从地产中开始变得谨慎,像恒生银行的何添、廖创兴银行的廖宝珊、张玉良等人。
  
  事实上,前世的‘四大家族’,也已经不同程度的‘受损’,就看将来大家的手段了!
  
  湾仔的一家高档酒楼的包厢里,一群香港‘大型’的华资置业公司首脑,正在‘食饼仔’。
  
  包括‘港澳联合地产’的李康节,侨丰地产的关启明、大昌地产的陈德泰、‘廖创兴银行’廖宝珊、霍英东。
  
  将一副地皮‘食饼仔’完毕后,大家闲聊起来。
  
  李康节不满的说道:“这个长实集团太过霸道,他们不参加我们的‘食饼仔’,也拍卖我们港澳联合地产公司的北角地皮,简直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他也是沪籍人,搞建筑出身,他去年看到霍英东经营地产赚大钱,于是想与霍英东“埋堆”,一起做地产生意,霍英东认为跟李康节等人合作,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于是宛然谢绝了他们的要求。
  
  李康节又想出一个方法,搞“大联合”,把港澳两地的一些商家联合起来,合组一间公司发展地产。他能说会道,结果游说了澳门富商何贤等人加入。霍英东自然也在李康节极力游说之列。霍英东虽然不赞成“大联合”的做法,认为“大联合”会引发很多问题,但最后还是拿出一些钱入股。
  
  霍英栋曾在荣昌重工业基地做过事,说道:“不放在眼里才叫正常,若放在眼里才不正常,长实集团的实力,我们加起来也不够打的。”
  
  大家纷纷点头!
  
  李康节也知道陈氏家族的实力,只是不甘心的说道:“只是他们这样一搞,哪里还有我们多少蛋糕分?”
  
  分蛋糕?
  
  谁TMD要给你分。
  
  这一波,陈光良本身就像搞倒闭一些参差不齐的地产企业。
  
  所以长实集团在拍卖会上,会顶价,将香港地价给顶到非常高。
  
  让这些只拿着10%资金就去购入地皮的人,准备破产。
  
  李康节抱怨了几句,但发现没有人附和,也只能讪讪的停止口舌。
  
  长实集团时隔两个月时间,再将公众四方街的‘文华新村’放出两幢楼,总计四百个住宅单元出头。
  
  两个月前的元旦节,长实集团两幢楼24小时售罄的新闻,造成了轰动。
  
  而如今长实集团再次一口气拿出两幢楼,显示出其在香港超人一等的地位,不是其它华资置业可以比拟的。
  
  去年的霍英栋,也就卖了两幢楼而已,实际上香港这一波地产销售才刚刚启动。
  
  长实集团这一次再次创造了‘大新闻’,依旧是24小时售罄,这让香港地产界震撼不已。难道长实集团的信誉,已经好到如此程度?
  
  事实上大家很快明白三件事:
  
  第一,长实集团确实信誉好,那是因为长实集团的资产丰富,实力强大,就连英资置地也得排第二。
  
  第二,文华新村都已经造了差不多一半了,还有一年出头就可以竣工交付,所以大家是可以看得住,而且文华新村宣传了设施齐全的屋邨。
  
  第三,依旧有不少陈氏企业的员工,享受着‘九五折’,他们本身就具备购买力,所以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文华新村第二期全部二十四小时售罄的新闻,加剧了香港的地价上涨,楼价倒是涨的不多(购买力的问题)。
  
  而地价:建筑费的比例,也变化巨大,从一开始的1(地价):2(建筑费),变成现在的1:1,接下来朝着2(地价):1(建筑费)的方向发展。
  
  以一幅2万平方尺的地皮为例,以前可能只要60~70万地皮费,建筑费加税费不会超过150万,而总售价则可以达到500万港币;
  
  而如今,这幅地皮的地皮费可能是150万,建筑费和税费150万,总售价可以达到600万。
  
  但明年,可能就是这幅地皮是300万,建筑费和税费160万,总售价还是600万,利润不多了。
  
  而且,这些还没有计算贷款的利息,所以竞争很是激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