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公海接应 (第2/2页)
帆船时代,出海是九死一生,到了现代最多一半一半。
除非每次都是大规模船队出行才会比较安全,但那种情况比较少见,很少有一次需要出动大规模船队的时候。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少量船只出航,这就需要船长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处理沿途的各种意外情况。
这位霍船长敢单独一艘货轮出行,肯定也是有所依仗的。
孙志伟注意到,几乎每个水手的虎口都有老茧。这种老茧可以是船上劳作的原因,也可以是长期持枪的原因,他觉得是后者。
“霍船长,我们过来乘坐的游艇是在洛杉矶找当地的大亨借的,还需要把船给人家送回去。”
“您这边能派一个人把船开回洛杉矶港么?”
“这容易,我让一个水手把游艇帮您送回去。”
“那这个水手怎么回来?”
“这边塘人街有霍先生的朋友,可以让他们送水手直接去下一站的港口等我们。”
很快,一位水手下了舷梯,上了游轮,然后熟练的开着游艇,向洛杉矶方向开去。
等游艇走远,货船的舷梯缓缓收起,霍船长下令开船。
随后,孟教授带着行李和家人去船舱安顿。
后面基本没什么危险了,孙志伟也就没再跟着孟教授,而是跟着船长来到了驾驶室。
驾驶室里也没几个人,一个导航员,一个舵手,两个人就能负责日常的航行工作。
只有在需要改变航向,或者进出港口,或者出现变故的时候,船长才会出面,负责指挥所有船员。
所以,霍船长跟孙志伟来到驾驶室后,也没管正在驾驶的导航员和舵手,而是走到一边的小酒吧。
你没听错,是酒吧,吧台里有各种各样的酒水。船长给两人一人来了一杯朗姆酒。
朗姆酒是一种甘蔗甜酒,没国内的白酒那么辛辣,一直都是船员们爱喝的一种酒类。
当然,更多的原因是,朗姆酒比较便宜。特别是大航海时代,无论是商船、货船还是海盗船,都会在船上带上很多桶朗姆酒。
一是当时淡水的保存时间很短,朗姆酒可以代替淡水长期保存;
另一个是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船上不能带女人,所以酒水就成了当时船上的必需品。
如今虽然进入了现代,科技发达了,船速加快了,但是跨洲航行也是以月为单位。
长途海上航行已经够枯燥的了,如果连酒水都不能喝,那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所以,船上虽然上班时间不准酗酒,但也并不禁酒。只要不是在岗的船员,都可以随意喝点。
而孙志伟他们现在喝的,是朗姆酒中的精品,价格比国内的高档白酒还要贵一些。
孙志伟陪着霍船长在吧台边喝酒边说话。
“船长,咱们这艘船的航线是怎么走的?”
“我们现在船上装满了货物,所以,并不准备在沿途多做停留,只在中途港口做好补给就一路回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