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戊守四方 (第1/2页)
万历又开了个先河。
他竟然要将边镇整体迁徙到海外!
大明两百余年,九大边镇自设立以来都还没有挪过窝呢。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北虏之祸也就剩个瓦剌而已,而且这会儿瓦剌的实力还没大明一个边镇强。
大明当初设立九大边镇那就是为了抵御北虏入侵,现在的北虏一个边镇就能防住,九大边镇全留在北面那属实有点浪费了。
更重要的,大明四方都需要镇守,现在的大明并非光一个北疆是边疆,东面、西面、乃至南面那都是边疆。
边军将士本就是镇守边疆的,现在北疆不需要那么多人马驻守了,那自然要将部分边镇迁徙到其他三个方向去。
这迁徙边镇的法子一想出来,海外缺人开发的问题貌似也随之解决了。
他完全可以让边军将士打头阵,先种出足够的粮食来,然后再迁徙屯卫军户又或者农户。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有足够的船。
这动不动就是上万里乃至几万里的海外迁徙用蜈蚣船肯定不行。
福船战舰那还得靠风向和洋流,一旦跨越一个季风区域,那跑一趟最少得几个月,这样肯定不行。
人在船上那也是要吃喝拉撒的,特别到了海上,那还得有足够的淡水才行。
如果动不动就是几个月的航程,那都不知道要带多少粮食和淡水,一艘蜈蚣船那也拉不了多少人。
至于牲畜,那就更不用说了,哪怕草料堆积如山,那也不够动辄上百万的牛羊马匹吃几个月的。
所以,迁徙途中不能耗费太多的时间。
他还必须造足够的轮船来迁徙边军将士及其家眷乃至牛羊马匹才行。
正好,这会儿负责造船的王徵和彭尊古也在旗舰上。
他又盯着地图细细看了看,随即便朗声道:“传良甫和旦阳。”
很快,王徵和彭尊古便疾步而来。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郑重道:“旦阳,威远战舰如果不装备火炮和护甲,加工起来是不是快得多?”
啊?
这不装火炮和护甲还叫威远战舰吗?
彭尊古闻言,愣了一愣,随即点头道:“是啊,万岁爷,威远战舰如果不装备火炮和护甲,差不多能节省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时间好像还不够,速度还得加快。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良甫,为了保证五百斤的火炮不震伤甲板,这甲板是不是加固了很多?”
王徵不假思索道:“是啊,一般的甲板四寸厚也就够了,为了防止火炮震伤甲板,火炮下面的甲板那都是八寸厚的,而且下面还加了很多钢梁支撑。”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旦阳,如果把这些加固和支撑的东西都去了,能不能再缩短一个月的建造时间。”
万岁爷这是要干什么?
彭尊古闻言,琢磨道:“万岁爷,这个建造的时间其实跟船体材料的定型还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我们采用老办法,靠风吹日晒来定型,那建造这样的巨舰五个月时间就算是最短的了,已经不能再缩短了。
微臣跟良甫商量过,如果用蒸汽加热来烘干定型的话,这个时间应该能缩短不少。
不过,这种烘箱上下都要布满蒸汽管道,而且还必须做很大很大。”
这些都不是问题。
万历闻言,毫不犹豫道:“那就造烘箱,你最好能把威远战舰的加工周期缩短到四个月,朕说的是不带火炮和护甲的那种。
现在我们有这两百来艘威远战舰火力应该是足够了,至少守住我们现有的地盘火力足够了,这会儿我们缺的是能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的轮船。
这威远战舰减去火炮和护甲的重量拉三千石粮食又或者两三千人马都不是问题,正适合用来转运人马和粮草辎重。
你们回去之后把这两百艘威远战舰都装上火炮,然后就全力建造不带护甲和火炮的威远战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