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 第168章 落实新政策,大哥进工商

第168章 落实新政策,大哥进工商

第168章 落实新政策,大哥进工商 (第1/2页)

随着一场场雪落下,海滨市越来越冷,冬色越来越深。
  
  1979年在一场飘飘扬扬的雪花里到来。
  
  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月9日,国务院批准在全国恢复和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
  
  1月1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指出不得把自留地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取缔。
  
  1月17日,希贤同志在会见多位民建领导人时指出,要落实原工商业者的政策,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
  
  这一年每一天都在风起云涌、波澜诡谲。
  
  20日,钱进三位哥姐中的大哥首先带全家回到了海滨市,暂时安置在了工人新村。
  
  这是钱程带着全家紧赶慢赶赶出来的时间。
  
  因为21号就是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20号当天到21号上午,钱程一家子在工人新村休息,21号中午开始,一家五口人就赶到了泰山路的干部楼。
  
  恰好21号是礼拜天。
  
  钱进哪里也不去,在家里舒舒服服过小年。
  
  这年头的冬天真是寒冷,海滨市的雪是一场接一场。
  
  泰山路上的红砖楼顶厚厚的敷上了一层积雪,哪怕今天没下雪,可寒风一吹,风里头到处还是雪沫。
  
  钱进想开窗透风,结果没一会窗台便积聚了一层糖霜似的薄雪。
  
  楼下有孩童们玩耍的欢呼声。
  
  钱进探头一看,小汤圆正把黄锤搬到爬犁上去。
  
  他认识小丫头一年多的时间。
  
  时间过的很快,他没怎么感觉到时间流逝,但在汤圆身上时间的痕迹很清晰。
  
  小胖丫长高了不少。
  
  她每天活动量大,吃喝不愁营养充分,如今变成大胖丫了。
  
  五岁的小丫头,能把黄锤这条大狗拖着在雪地跑。
  
  魏雄图倚在楼道口笑着看女儿拖狗。
  
  用爬犁拖。
  
  这是钱夕给胖丫的礼物,是陈寿江亲手打造出来的爬犁零件用火车送到了海滨市,又由张爱军组装起来的东北式爬犁。
  
  小汤圆很公平。
  
  同一条路,往东走是她拖着黄锤,往西回来的时候是黄锤拖着她。
  
  当然。
  
  这是一条坡路,往东走是下坡,往西回来时候是上坡……
  
  钱进趴窗户上吆喝小汤圆:“别欺负黄锤。”
  
  黄锤拼命往坡上窜。
  
  听到主人喊自己它就停下来回头看,结果爬犁在重力牵引下往下滑,黄锤毕竟是中华田园犬不是雪橇犬,一时之间没拉住重力引导下的惯性,被拖了下去……
  
  爬犁翻倒。
  
  小胖丫惨叫着栽进了路边积雪里。
  
  黄锤赶紧去狗刨抢救……
  
  钱进哈哈大笑,魏清欢招呼他:“你没事干过来做饭,要不然去接大哥大嫂,趴窗户上干嘛呢?找西门庆呀?”
  
  “我就是西门庆。”钱进过来拍媳妇的翘臀。
  
  今天厨房是主战场。
  
  一口黝黑厚重的大铁锅踞在蜂窝煤炉上,锅盖缝隙“滋滋”冒着乳白的热气,带着一股混杂着肉香和复杂酱料气息的滚烫暖流,霸道地占领了房间里每一寸空气。
  
  钱进问道:“怎么没用煤气灶?这不是还空着个灶眼儿吗?”
  
  两个灶眼儿,一个炖了砂锅,一个空着。
  
  他揭开锅盖看了看。
  
  里面排骨肉在翻腾。
  
  “待会有用呢。”魏清欢随口说。
  
  钱进嘿嘿笑着看她。
  
  媳妇还是那么好看。
  
  女老师系着蓝布围裙,额前几缕碎发被汗水黏在光洁的额角。
  
  雪白的糯米粉团在她手中飞快地揉捏、分剂。
  
  她修长的手指灵巧地一旋,裹进猪油拌着捣碎芝麻和白糖粒的馅芯,再搓成圆滚滚的小白球,整整齐齐码在刷了薄薄一层素油的大竹屉上。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汤圆。
  
  小年吃汤圆。
  
  一年都团圆。
  
  魏清欢已经忙活半上午了,做了好些炸货。
  
  钱进问干什么,她便指了指这些炸货。
  
  焦黄酥脆的肉丸子、小黄鱼、带鱼、面鱼和萝卜丸子,这些都是是海滨市小年宴席必不可少的点缀。
  
  他把最金黄油亮、形态饱满的丸子码在蓝边瓷盘最显眼的位置。
  
  旁边一只大盆里,是上午就烀好的五花肉,酱红油亮,皮上泛着诱人的光泽,筷子一插,微微颤动。
  
  “清欢,砂锅该起火了?”钱进偏头问,手里捏了根筷子,小心地捅了捅锅里厚厚盖着的那层白菜帮子。
  
  一股更浓郁、更复杂醇厚的香气猛地喷发出来,霸道地盖过了其他所有味道。
  
  这里面是海带吸饱了肉骨汤的咸鲜,是猪蹄和骨头咕嘟出的浓稠胶质,是陈年酸菜点化融合后的独特酸香,还是黄豆——算了,黄豆味被压住了。
  
  “再焖十分钟。”魏清欢看了一眼后摇头,手下飞快地捏着汤圆,“火候不到,味不够厚。”
  
  外面响起汤圆的欢呼声,钱程的声音也响起来:“小汤圆在玩啊?钱途,你带妹妹玩吧。”
  
  很快。
  
  敲门声很克制地响起。
  
  钱进几步跨过去拉开门。
  
  门外站着的自然是他大哥钱程两口子。
  
  今天是过节,两口子特意打扮了一下。
  
  不过扎根西北农村的条件不佳,钱程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深蓝劳动布棉袄,清洗的干干净净,但脸膛已经给被西北风和农活打磨得粗糙黝黑,洗的再干净也没用。
  
  马红霞穿着厚实的紫红棉袄,手里拎着一个盖着干净白布的柳条篮子,透出油炸面食特有的焦香。
  
  “大哥!大嫂!”钱进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热切,一把将人往屋里让,“快进来,冻透了吧?”
  
  他弯腰要去接钱程手里的袋子。
  
  钱程手往回一缩:“别沾手了,埋汰,你待会还得再洗手。”
  
  放下带来的包。
  
  他换鞋坐在了沙发上。
  
  钱进给两口子倒茶。
  
  钱程看着他很感慨:“虽然是小年,可是,咱兄弟总算又能在一起过年了。”
  
  马红霞这次再上门就大方了很多。
  
  她说道:“对对对,以后你年年都能跟咱四兄弟一起过年。”
  
  然后她又对钱进笑:“四兄弟,你是不知道呀,你哥这趟人是回去了,可魂儿早留在海滨市里了,回去以后那叫一个魂不守舍的。”
  
  “尤其到了大半夜,动不动突然坐起来发呆,要么在院子里站着,甚至有时候还在生产队里转悠,可吓人了。”
  
  “我问他去干啥,他不说话,哎呀,你这个大哥——倔强!”
  
  钱进疑惑的看向钱程。
  
  钱程咧嘴笑:“我在屋里坐着是感觉不可思议,突然就能回海滨市了,还在海滨市有个房子。”
  
  “我在院子里那是打量我跟红霞的家,十年,整整十年啊!”
  
  他很是感慨。
  
  两兄弟的寒暄中,魏清欢已放下汤圆起身迎客。
  
  她接过马红霞的篮子,掀开白布一角,里面是堆得尖尖的、金黄油亮的炸油饼。
  
  “这是我们的狗浇尿,你们尝尝能不能吃的惯。”马红霞介绍说。
  
  魏清欢笑了起来:“这叫什么?狗浇尿?这个名字,哈哈……”
  
  马红霞也笑。
  
  因为这个名字确实不上档次。
  
  但这食物的滋味没的说,她递给魏清欢一个,顿时有混合着胡麻油的馥郁奇香扑面而来。
  
  魏清欢正要吃,外头一阵脆生生的脚步声上楼来,夹杂着咯咯的笑语。
  
  汤圆开门,黄锤先钻进来。
  
  它把爪子在门口的鞋垫上使劲蹭了蹭,窜到了自己狗窝里吐舌头。
  
  累!
  
  后头还有钱途和妹妹们。
  
  小丫头钱红手里举着一颗通红的、裹着玻璃纸的水果硬糖,脸上的高原红因为奔跑后而红晕更甚:
  
  “爸妈,汤圆妹妹给的,哥在后头磨蹭呢。”
  
  魏雄图进门冲钱进点了点头,魏清欢分给他一个狗浇尿,汤圆洗手后立马去老爹手里抢夺。
  
  小小的客厅很快被大人和孩子们的笑语喧哗填满。
  
  魏清欢看向钱进:“差不多了,开饭吧?你们哥仨一边喝酒一边聊。”
  
  魏雄图从房间里拿出来一瓶老白干,钱程摆手,赶紧从包里摸出来一捆四瓶白酒:
  
  “尝尝这个吧?青稞酒,喝过没有?告诉你们,劲头很足!”
  
  魏雄图好奇:“那得尝尝,我听了多少年的青稞酒,还是头一次碰上呢。”
  
  马红霞帮魏清欢上菜。
  
  大冷天,炸货就是冷盘了,其他全是热菜。
  
  炖排骨、砂锅、炖鱼还有一个刚开火的大锅蒸海鲜。
  
  这次跟中秋节那顿饭不一样,主打一个量大热乎,样式相对简单。
  
  可是,味道一点不简单。
  
  揭开砂锅锅盖的刹那,雾气升腾,香气喷薄。
  
  深褐色厚切海带块油亮丰腴,猪蹄和棒骨深陷其中,露出的皮肉透着晶莹的胶质;饱满的鹌鹑蛋、粉糯的莲藕块点缀其间。
  
  酸菜叶子被焖成了半透明,软塌塌地覆在最上层,吸饱了所有精华,呈现一种诱人的酱褐色。
  
  汤面漂浮着点点金黄油脂,红亮的汤水包裹着一切,热气蒸腾,醇香浓厚得让人头晕目眩。
  
  炖鱼用了肉,五花肉片肥硕诱人、颤巍巍的飘在四周。
  
  整条的大黄花鱼保持着微拱的完美姿态浸了在浓稠红亮的汤汁里,鱼皮因炖煮而微微爆开,露出的鱼肉雪白好看。
  
  两大盘金黄油亮的炸丸子、小鱼干堆得冒尖,焦香四溢。
  
  魏清欢又去下汤圆,孩子们一人一碗汤圆,这种香甜可口的食物算是他们的最爱了。
  
  白胖圆润地在清亮的汤水中沉浮,散发着糯米特有的清甜,但是只要咬开,那透露出来的就是芝麻猪油馅芯那勾魂的浓香。
  
  “开饭喽!”魏清欢解下围裙,擦着手笑着招呼。
  
  众人落座,钱程拿着筷子却眼神发直,手指微微发抖。
  
  他看看桌上前所未见的丰盛,嗅着往年小年里幻想才会出现的浓烈香气,心情很复杂。
  
  餐厅有窗户,他透过窗玻璃上凝结的冰花,看到了对面一幢幢的居民楼轮廓,喉头剧烈地滚动了几下:
  
  “真……”
  
  “真回家了啊!”
  
  他喃喃着,对于彻底回到海滨市这件事有些恍惚:“这次可就不走了,上次是来走亲戚,那我这次是真回来了,过上日子了……”
  
  马红霞笑道:“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回来吗?怎么回来了又开始瞎叨叨?”
  
  她冲左右几人笑:“四兄弟,你们看看他是不是矫情?”
  
  钱程摇摇头,眼圈不受控制地迅速泛红。
  
  他用粗糙的大手用力抹了把脸,把那汹涌的情绪强行压了回去。
  
  结果儿子一句话差点又把他情绪给带崩了:“爸,咱在老家那会儿,小年饭就是一碗拌了猪油咸盐的洋芋蛋,别想了,还是城里好!”
  
  “这才是老家!”钱程认真的教导大儿子,“咱现在是回到了老家。”
  
  钱红好奇的用筷子捅了捅猪脚:“爸,这就是你说的海带肘子?”
  
  “这是炖猪脚,吃了可暖和了,下次再炖肘子。”钱进给小丫头一块猪蹄。
  
  小丫头咬了一口,抬头笑:“好黏,好香。”
  
  钱程说道:“海带炖猪蹄,海带炖肘子,都一样,都一样啊……”
  
  多少年没吃到这道菜了!
  
  马红霞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递过来一个安慰的眼神。
  
  她转向几个埋头猛吃的孩子:“都慢点吃!别噎着!尝尝这汤圆,小婶子做得多好!”
  
  小丫头舔着嘴角粘着的芝麻馅,满足地咂咂嘴:“妈你也吃一个,汤圆真甜,比草垛里的野莓甜多啦!”
  
  孩子们的话语和满足的表情像一把钝刀子,钱程的心被刺了一下,又酸又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