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杯酒西迁,引君入瓮 (第1/2页)
一时间,倭国各地,尤其是那些曾投靠刘盈的本土豪族,人人自危,惊恐万状。
他们不怕汉军的明刀明枪,却惧怕这种来自阴影中的、无法防备的“复仇”。
村野治保的凶残形象经过渲染,变得更加恐怖。
他们纷纷紧闭门户,加强守卫,唯恐成为下一个目标。
——
就在豪族们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刘盈适时地召集所有归顺的倭国豪族首领,举行了一次“安抚”宴会。
宴会上,刘盈面带忧色,对众人叹道:“朕亦听闻村野逆贼猖獗,竟敢潜回行凶,藤原氏之难,朕心甚痛!逆贼在暗,我在明,诸位皆是我大汉忠臣,朕实在担忧诸位安危啊。”
他的话句句戳中豪族们的心病,众人皆面露恐惧,纷纷附和。
刘盈话锋一转,看似推心置腹地说道:“夷洲悬海外,剿灭需时日。为保诸位家族安全,朕思虑再三,有一万全之策。”
“不若诸位暂且举家迁往中原内地?朕将在长安、洛阳附近划出丰腴之地,赐予宅邸田产,保诸位世代富贵平安。”
“既可远离倭地是非,又可沐浴天朝教化,岂不两全其美?”
这番话,看似商量,实为最后通牒。
留在倭地,可能要面对“村野治保”无休止的暗杀;迁徙中原,虽失去本土根基,却能得保平安富贵。
在巨大的恐惧和利诱之下,这些豪族哪里还有选择?
他们深知,这杯酒不喝,恐怕下场比藤原氏好不了多少。
于是,一场杯觥交错的宴会之后,倭国境内稍有势力的本地豪族,被刘盈连根拔起,尽数“自愿”西迁中原。
他们的土地、财产,除随身细软外,自然全部收归国有,进一步巩固了大汉对倭国基层的直接控制。
这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清除了倭国本土可能形成割据势力的隐患,为汉化的彻底推行扫清了道路。
而远在夷洲的村野治保,莫名其妙地又替刘盈背了一口灭门和迁徙豪族的大黑锅
——
随着一船船倭国豪族及其家眷被“礼送”至中原,最初的新奇与激动很快便被冰冷的现实所取代。
刘盈确实兑现了部分承诺,在长安、洛阳周边以及一些内郡,为他们分配了田宅,足够他们过上温饱无忧的生活。
然而,也仅此而已。
这些在倭国本土时,或是称霸一方,或是深得“神族”徐福后人倚重的豪族首领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尴尬的事实……
他们在大汉的核心统治区,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地位。
在中原士大夫和百姓眼中,他们不过是“慕义来归”的化外之民,是皇帝天恩浩荡的体现,但其本身,并无任何特殊之处。
所谓的“宅邸田产”,与中原真正的世家大族相比,简直寒酸得可怜。
更重要的是,他们被有意无意地隔离在帝国的权力体系之外。
没有预想中的官职封赏,没有参与地方事务的资格,甚至连结交中原权贵都受到无形的限制。
他们就像被圈养起来的珍禽异兽,看似被保护,实则被边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