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公台赠礼 (第1/2页)
“我等早晚会面对刘备大军围剿……刘备的大部随时会来,我等若不速取胜势,便皆会受困啊。”
刘岱看着鲍信辩解着,他显然确实是这么想的。
“使君杀桥府君之事我已有耳闻……鲍某愚钝,实是不知擅杀盟友能取何胜势……”
鲍信突然换了个问题:“使君……我等是为何起兵?”
“……自是为迎奉天子,安定天下,匡正社稷……”
刘岱愣了愣,答得冠冕堂皇,但声音却越来越小。
鲍信看着刘岱不说话。
两人沉默的对视了一阵。
“使君,你不忿刘备另以曹孟德领兖州,我欲解附逆之罪重振家声,皆为你我之私矣,何必言社稷?”
鲍信很耿直的把话挑明:“袁遗袁叙是为袁氏传续,张孟卓只为避罪自保……我等皆各有所图,尚不如昔日关东会盟。今各有私心,却无令主,各自为战,怎能取势?我若借兵予使君,也不过徒损人手而已……”
“……那以鲍兄之意,当如何行事?”
刘岱脸皮子抽搐了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火,毕竟这是鲍信的地盘。
“陈王自称辅政大将军,举兵作乱对抗朝廷,实乃僭越谋逆……鲍某世受国恩,起兵自然是为讨伐此等叛逆……征东将军曹孟德奉诏主政兖州,我等皆兖豫之士忠勇之士,自当为曹兖州效力,诛灭叛逆,将功赎罪。”
鲍信脸上出现了一丝嘲讽:“张孟卓亦是此意……刘公山,桥瑁乃我挚友,你杀吾友,竟还敢来找我借兵……你可知我亦想借你一物?!”
张邈、鲍信、桥瑁、袁遗、袁叙……都是兖豫人士,唯有刘岱是青州人……
鲍信和张邈打算投奔曹操……那他要找刘岱借什么东西就很明显了。
刘岱愣愣的看了看鲍信,又环顾四周的兵士,退了几步,随后转身便跑。
但刚跑两步,于禁从斜后方冲出,挥钺便斩。
鲜血从刘岱的脖子喷出,尸身又跑了一步才扑倒在地。
于禁持着长钺又砍了一记,斩下刘岱的头颅,默不作声的提着人头回到鲍信身边。
鲍信并没有接过人头,而是回过身去看向身后一个垂着眼帘的士人:“公台……”
那士人上前从于禁手中接过刘岱的头颅,转头看向鲍信:“鲍府君放心,早在顿丘时,宫便与曹征东有旧。曹将军与鲍府君本就有同命共苦之谊,如今曹将军受阻于陈王,正需有人相助。”
这是陈宫,东郡东武阳陈氏子弟。
曹操和陈宫确实是老相识,十年前曹操治理顿丘时就认识陈宫,之后在东郡平定黄巾也曾与陈宫打过交道。
“鲍某已非国相……若非公台指点,鲍某或许只能在这巨野泽做个草寇罢了。”
鲍信朝陈宫拱了拱手:“只是,曹孟德虽能容我,刘备未必能容我,公台可有计较?”
“鲍府君挟数万兵士,又与曹将军亲睦……刘备即便不容也只能忍着。”
陈宫低垂着眼帘道:“有陈王举旗为乱,只要陈王旗帜未倒,刘备又怎敢不容兖豫忠勇之士?挟天子可令天下,挟天下亦可令天子啊……”
鲍信点了点头:“公台深谋……那便有劳公台奔走。”
陈宫提着头颅还礼。
或许是被人头的血腥气所冲,陈宫眨了眨眼,眯缝眼中似有些异样的光。
……
几天后,谯县。
“……竟是公台来此!快请入内说话!”
听闻陈宫来访,曹操鞋都没穿,光着脚就跑出来迎接:“自东郡一别,已有数年未见,常心念之……公台此来,可是为助我讨逆?”
“正是,宫来此有礼物赠予曹将军……”
陈宫将一个大盒子递给了曹操身边的近卫。
“……公台何必与我见外?不知此乃何礼?”
曹操看了一眼那盒子,犹豫了一下,没有当场打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