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02章 《驿路改革疏》

第202章 《驿路改革疏》

第202章 《驿路改革疏》 (第2/2页)

四是重新恢复入藏的驿站,仿效成祖年的旧例,在高原上也设置驿站,这些驿站也可以作为乌思藏使者入贡休息的地方,加强和乌思藏的联系。
  
  五是设置海驿,使用快船递送消息,苏泽建议以后南直隶的紧急消息,可以分别用陆上驿站和海上驿站传递。
  
  看完了苏泽这份厚厚的奏疏,杨思忠终于体会到了自己老上司的感觉。
  
  李一元在接到皇帝命令,修订明律的时候,大概也是这么绝望吧?
  
  但是看完了苏泽的奏疏,杨思忠也不得不承认,苏泽对驿站的改革非常周详,开宗明义说明了驿站系统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切实的改进措施。
  
  特别是几条驿站的重设计划,就算是通政司最熟悉驿路体系的官员看了,也觉得苏泽的建议是非常有效的。
  
  杨思忠无奈的拿起通政司的大印,在苏泽的奏疏上盖了章后,又准备亲自将奏疏送到内阁去。
  
  新任通政副使裴清看到杨思忠这幅样子,内心窃笑,但还是装作遗憾说道:
  
  “苏翰林的奏疏只能劳请大银台亲自递送了。”
  
  杨思忠看了一眼这名亲信下属,作为官场老油条,他又怎么看不出裴清的想法。
  
  杨思忠暂时没和他计较,只是夹着奏疏来到内阁。
  
  内阁首辅李春芳再次告假,剩余的三位内阁辅臣看完了苏泽的奏疏,都写下了赞同的票拟意见。
  
  等三位阁老看完,杨思忠这位通政使说道:
  
  “苏子霖这次的奏疏事关通政司,下官应该避嫌,但是苏子霖既然提到了驿站改革的措施,这还是需要一名得力大臣主持。”
  
  高拱和张居正都点点头,改革措施是好的,但是下面有可能执行歪了。
  
  驿站涉及到整个大明的公文流转命脉,万一搞出问题来,那就不是小问题。
  
  杨思忠又说道:
  
  “下官建议先在京畿和南直隶附近试点,筹建“递运所”和“民驿站”,再由两京都察院监督。”
  
  “下官建议由通政司副使裴清主管京畿驿站改革,再由南京通政使负责南直隶的驿站改革。”
  
  高拱连连点头,显然杨思忠的建议是相当中肯的。
  
  于是高拱又拿来苏泽的奏疏,在票拟意见上写上了这段话。
  
  ——
  
  ——【模拟开始】——
  
  《驿路改革疏》送到内阁,三位阁臣都票拟赞同,奏疏送入皇宫。
  
  隆庆皇帝看完奏疏后,立刻批准了你的奏疏,但按照高拱的意见,先在京畿和南直隶地区试点。
  
  在京师都察院和南直隶都察院的监督下。
  
  一年后,京畿和南直隶的试点都获得成功,大明驿站通畅,“递运所”和“民驿站”也能盈利,促进了京师和南直隶地区的交通发展。
  
  一年后《驿路改革疏》推广全国。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100点威望点,确保奏疏完全执行?】
  
  【剩余威望点:50点。】
  
  苏泽果断选了否,先从京畿和南直隶试点确实是比较稳妥的办法,而且这两个地区都有大明最活跃的督查机构,作为试点是最合适不过的。
  
  果然还是高拱想的周到。
  
  苏泽也暗暗检讨,最近也许是太过于顺利,自己也逐渐急功近利起来。
  
  涉及到驿站这种关系重大的改革,还是应该按照高拱的方法,在强化监督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苏泽将这个教训记在心里,又连夜拜访了高拱。
  
  在高拱的书房中,苏泽讲完了自己总结的冒进错误,高拱点头说道:
  
  “能一日三省,子霖你不负圣人之言。”
  
  “但这件事老夫也不敢居功,请求现在京畿和南直隶试点的,是通政使杨思忠。”
  
  苏泽问道:“杨大人?”
  
  高拱点点头说道:
  
  “这位新任大银台,果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些年他在朝堂上藏拙,老夫都差点被他瞒过去,竟然不知道他有如此才能。”
  
  高拱继续说道:
  
  “你廷辩后的那份奏疏,能那么容易通过,也有这位杨大人的功劳。”
  
  苏泽连忙说道:“弟子受教了,杨大人的恩情,弟子一定记在心里。”
  
  高拱摆手说道:
  
  “这份人情不用你操心,本官会记着的。”
  
  苏泽心中有些感动,高拱这是主动将这份人情接了过去。
  
  谈完了通政司的事情后,高拱又说道:
  
  “顺天府秋闱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乡试是在秋天举行,所以也被称之为秋闱。
  
  大明乡试都是各省独立命题的,其他省都是本省学政部门出题担任主考官,但是只有南北直隶是例外。
  
  京师所在的顺天府乡试,和南京所在的南直隶乡试,主考官都是朝廷从翰林院中选派。
  
  原本高拱是想要让苏泽主持这次顺天府乡试的。
  
  但是这些日子,高拱得到一些消息,又不想让苏泽掺和这趟浑水了。
  
  没想到苏泽主动说道:
  
  “师相,学生本也想向您说明此事。”
  
  “学生经常给国子监几名贡监讲课,他们今年也要参加顺天府的乡试。”
  
  “此外学生的门客徐渭,也已经报名今年的顺天府乡试。”
  
  “他们若是取中,难免坊间要议论科场不公,可若是黜落他们,学生又不忍心他们寒窗苦读。”
  
  高拱听完,摸着胡子欣慰的说道:
  
  “为人师者友者,理应如此,既然这样,我就帮你把这主考官的位子辞了。”
  
  紧接着,高拱又说道:
  
  “翰林院中与你相熟的友人,要让他们别谋这个差事。”
  
  苏泽顿时明白了高拱的意思,怕是这次顺天府乡试中,存在高拱都不方便多说的隐情。
  
  难道是阁老之间的交锋?
  
  难道是科场弊案?
  
  大明科场弊案可是不少,而且每次都会牵连极广。
  
  苏泽心中警惕,决定远离这趟浑水。
  
  然后罗万化、沈一贯他们这些有资格争取主考官资格的好友们,苏泽也要劝说他们远离这趟浑水。
  
  可是让苏泽没想到的是,八月三日,沈一贯冲进报馆,告诉苏泽一个震惊的消息。
  
  今年顺天府秋闱的主考官人选已经定下,正是苏泽的好友申时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