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母凭子贵,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第2/2页)
“嗻!”
尹继善半弯着腰,应了一声,同时瞅了一眼只能在尹泰一侧站着伺候的徐氏一眼。
尹泰有意加强对尹继善的训教,让尹继善更加接近于他理想中的儒臣形象,进而通过尹继善影响未来的皇帝——弘历。
何况,尹继善本就是翰林出身。
所以,尹泰也就对对尹继善继续说道:“先有父子后有君臣,我百年之后,你即便有机会位极人臣,也得丁忧,若遇夺情事,得力辞!得向古之贤臣看齐,不能坏了礼法,而如张居正这类大臣一般,明白吗?”
尹继善拱手:“儿子记住了。”
尹泰这话大有训教自己儿子要把父权看得比皇权还重的意思。
而这也不奇怪,天下只要承平太久,自诩代圣人言的儒臣们,就会变得极度骄傲与自大,越老就越是明显。
尹泰也不例外,尽管他是满人。
且说,尹继善在见了尹泰后,就回屋写起了奏折。
他先写了弘历要求他完成的八旗官学改革建议的奏折,后按照弘历的建议,写了给自己母亲徐氏请封诰命的奏折。
尹泰告诫尹继善遵孝道,是想让尹继善更加服从他。
但尹继善却理解成除了对父亲要孝顺外,也不能真的无视生母的处境。
何况,皇帝和弘历都支持他这样做。
所以,尹继善写了一道非常情真意切的为母请封诰命折。
翌日。
尹继善在把请封自己生母诰命的奏折递到通政司后,就来见了弘历,把八旗官学改革的折子给了弘历。
弘历认真看了一遍,见尹继善提到了增加学舍,学生分级以及拨军饷份额给八旗子弟中的贫困优异者以定期补助,便深以为然的点首:“你的这些建议不错。”
“四爷谬赞!”
“奴才也是根据孙锡公的建议,在和他商议后定下的。”
尹继善回道。
弘历听后点头,说道:“但还得有补充的地方。”
“还请四爷示下。”
尹继善忙拱手作揖道。
“首先,要有更严格的考核制度,凡是同阶段中,满文汉学乃至骑射皆不达标者,皆开革,令其回家!”
“其次,只满文汉学中的一项达标者,就划入专攻一项的班。”
“再有,若满文汉学皆达标,但骑射不达标者,那就专练骑射,若还不达标,就充为教职。”
“最后,若都达标者,给予奖励,可毕业者选入咸安宫官学培养。”
“告诉他们,我会从咸安宫官学中的优秀者选入我奉旨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届时我荐举的出仕者,会优先从京师大学堂的学员中荐举。”
弘历说到这里,尹继善不禁微微一怔,他自然知道,被弘历荐举,意味着是将来皇帝的一种肯定,那无疑更加容易在将来飞黄腾达。
所以,尹继善也没有多言,只拱手称嗻。
而接着,弘历又对尹继善说道:“我见你面色忧郁,可是有何不快之事?”
“奴才不敢瞒四爷,奴才生母徐氏如今见奴才依旧是跪见,奴才实在是觉得自己乃不孝之人,故有些出神失敬,还请四爷恕罪。”
尹继善说到这里就红了眼。
弘历听后不由得皱眉:“这个尹泰,他不知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吗,我大清向来是母可以凭子而贵的,他倒好,还让母跪子!”
“李玉,你去,传尹泰来见我!”
“嗻!”
不多时,尹泰就来了弘历这里。
弘历则沉声问着尹泰:“你何故如此折磨令郎?”
“亏我之前还在你面前夸赞令郎,你知不知道,你现在这样做,也是在折损我这个成年皇子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