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乾隆不会辩解,只会以牙还牙! (第1/2页)
雍正十年九月,弘历外书房的柿子已红如灯笼。
但在外书房听用的曹霑,已没再像往年一样,等柿子一红,就急切地去采摘柿子。
这段时间的他,非常卖力地在完成着弘历交给他的任务。
他甚至主动加班,在深夜里根据红黑册的素材写话本。
而弘历没有阻止他,更没有压制他的创作欲望,还给他加了月钱。
他很乐意看见,这位文学巨匠为他做一些别人估计做起来很难的事。
曹霑自己也很高兴,他觉得给弘历当包衣,比以前在织造府当少爷要愉快的得多。
毕竟,他以前在织造府,是需要时刻被家长管束逼着考科举,谄媚权贵的。
“这是奴才新写好的十篇短文帖子,还有一话本。”
“请主子过目!”
这一天,弘历刚请晚安回来,曹霑就精神奕奕地跑来,向弘历捧来一大沓文稿。
弘历先翻了翻短文,看后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因为曹霑现在才十八岁,正是少年意气的时候。
所以,弘历看后就发现,曹霑在文中对士绅的挖苦很不客气,批判的也很凌厉,没有年纪大了后的那种包容与豁达。
但弘历现在,就需要这种攻击力很强的文章。
毕竟,汉人士绅中在揭帖中,对他也很有攻击力。
弘历现在,正巴不得利用曹霑那傲世古今的天赋,为他打好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接着,弘历也看了他写的话本,只见话本名是《螃蟹横行记》。
弘历略微看了看,发现曹霑的话本风格也依旧把士绅豪强挖苦的很露骨,不像历史上他写《红楼梦》时的那种委婉含蓄的风格。
但的确很有感染力和代入感。
弘历看后,还专门让曹霑把话本给粗通文墨的伊通阿,让伊通阿也看看。
伊通阿也忍不住笑着对曹霑说:“你这么小就能写话本了?也不怕在太子爷面前丢脸!”
“写话本不是有手就行吗?”
曹霑耸肩道。
伊通阿微微一愣,但他也没有跟年龄比自己小的曹霑计较,只看起曹霑的话本来,准备挑一两个错处,打压一下曹霑的气焰。
但伊通阿越看越沉默,时不时的还龇牙咧嘴,进而又噗呲一笑。
曹霑见状不得不主动问他:“怎样?”
伊通阿没理会。
曹霑再推了一下:“到底怎样,我好给主子回话!”
“好的很,好的我想把妹子嫁给你!”
伊通阿回道。
“那可不是你能说了算的。”
曹霑说着就去见了弘历。
弘历得知伊通阿一粗通文墨的满人都觉得好的很,自然也就更加相信曹霑在写作方面的感染力。
但在曹霑见他后不久,松寿和刘统勋又来见了他。
“禀太子爷,盛鸣坤来信说,又有诽谤您的帖子出现,而且用句更加大逆不道,竟言您好男风!”
松寿在见到弘历后就禀报了起来,且把帖子给了他。
弘历听后不禁捏了捏额头,心说,整得这么八卦离奇,下一步自己是不是要是不配合,干脆要说自己的儿女其实都不是自己的种了?
刘统勋这里更是面带怒色道:“臣请太子直接让河南地方官严查此事!实在不行,先停其乡试、院试乃至州县考试,或者推行红黑册制度!”
“因为他们这分明就是针对太子爷来的,也是针对太子爷欲推广新注音发来的!”
弘历摆了摆手,旋即微微一笑,接着就双手撑着椅子扶手站起身来,而说道:“这样没用!”
“因为,这次与之前岳钟琪长孙失踪的事不同,岳钟琪长孙失踪,我们是知道自己要向地方一些反对朝廷的士绅豪族要什么人的。”
“可这次,我们不清楚幕后写揭帖的人是谁,又不能直接就断言整个河南归德府里能写字的都有罪,再说,你也不能排除不是外乡人写的揭帖。”
“所以,即便这样做,也只能逼地方官僚交出几个替罪羊以了结此事而已。”
弘历把手背在了身后,而长叹一声,接着就道:“所以,给他盛鸣坤回文,让他替本太子好好申辩告诫一番,勿要让小人乱了天下,天下大乱了,对谁都没好处!”
“给河南巡抚尹继善也去本太子手谕,让他会同河南学政俞鸿图,劝谕当各学校士子,好生研治经学,以备报效朝廷,对于发现诽谤朝廷、詈骂君父和本太子的揭帖要及时上报销毁,以正风气!”
“嗻!”
雍正十年十月,河南地界也下起了雪,四野皆白。
百姓大多窝冬不出,以省下棉衣给必须要出门的人。
士绅也都戴起了暖帽,揣起了手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