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拜年 (第1/2页)
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杨一木一早铺开红纸,研好墨,就开始写春联。
他的爱好真的不多,写毛笔字恰好是其中之一,除了一些生僻字会有结构性硬伤,其他字写出来倒也有模有样。
就因为王根生喊了一句,“我找杨一木写春联去,他写的可漂亮了。”
这一声不打紧,却把杨一木给坑苦了。
从早到晚,他就没离开过那张八仙桌,大半个村子的春联都叫他给包了。
乡亲们都说要沾沾吃公家饭人的文气,而往年,这差事都归村里几个老师管。
生产队也杀了年猪,农民生活艰苦,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以前喂猪攒粪,好不容易等到年底,猪也肥了,就将它杀掉。
有人悄悄问村长:“这往后的日子不过啦?”
村长眯着眼道,“没瞅见现在的形势?明年准要搞大包干,留着这些做甚?全杀了给大伙儿吃肉吧。”
杀年猪是过大年的前戏,大人小孩都去看热闹,每户也分了二斤多肉,张兰英也早早地端个盆子过去,然后欢天喜地端了回来。
年三十的这天,按照杨家河这边风俗,这天不吃早饭,上完坟回来和中午这顿一起吃,叫早中饭,但都得留着肚子晚上吃,因为年夜饭是很丰盛。
各家都会咬着牙买上鱼肉、豆腐、百页,再多点萝卜、大白菜,至于其他的都要节省下来,留着待客的。
杨一木家今年的日子不错,桌子上满满当当,鸡鸭鱼肉,硬菜没少买。
菜上桌,净手上三柱烟,然后放鞭炮辞岁,杨一木点着烟,拿出鞭炮,结果一紧张把点鞭炮的香烟扔出去,鞭炮留在手里。
能活到这么大,真心不容易啊。
倒是把旁边看热闹的李永祥笑疯了。
杨二力都替他哥害臊,他哥啥都好,就是秀才气重了。走过去接过鞭炮,一把就点着了,噼里啪啦响。
吃饭的时候,杨一木给杨二力也倒上酒,兄弟俩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起来。
张兰英、三妹和老四就对着桌子上的菜使劲了,不过张兰英对杨胜利又不禁发起了念想,“你爸不知道能不能吃上囫囵饭呢,你说要能回来多好。”
因为弟妹都在,杨一木都不好接话,只由着张兰英自言自语。
这情形,杨一木只能说这老娘对老头感情比天高,比海深,猜不透,摸不着。也莫问老头到底对她怎样,反正她已经认准了这个人。
好也罢,孬也罢,混沌着,那也得过一辈子。
老辈人都没离婚这一说,反正眼一睁,眼一闭,一辈子就到头了。
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张兰英从杨一木开始,家里每个孩子给了十块钱,“年年有余,岁岁平安。”
杨一木笑着也接了,用老娘话说,再大,在娘老子眼里还是个孩,过年就图个喜庆,压岁钱可是不能拒的。
吃好年夜饭,老娘拿出门栓,让老四爬门楼,杨家河的风俗,三十晚上有老祖宗保佑,小孩爬门楼来年长个快。
吃好晚饭,一般大的年轻人、小孩聚在一起说闲玩闹,就这样热热闹闹折腾了一晚上。
有的人家讲究老规矩守夜或者迎新,等到零时一过,就开始噼里啪啦声放鞭炮,这叫接天地,又叫接神,这时候天官、地官、玉皇大帝等天地众神仙都会下凡间来享受人间烟火,不到时辰就放,不光神仙见不到,恐怕还坏了礼数,新的一年会诸事不顺,所以一整晚鞭炮声连绵不绝于耳。
早上五点多,杨一木迷迷糊糊睡得正香,突然感觉身上凉飕飕的,睁开眼才发现老四把自己被子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