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情后续 以及各方反应!

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情后续 以及各方反应!

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情后续 以及各方反应! (第2/2页)

约莫两柱香左右。
  
  顾廷烨、王韶、张鼎三人,皆是面色郑重的从中走出。
  
  “怎么样?”小郑将军一脸焦急的问道。
  
  京中勋贵,或多或少都是亲戚关系,要真是诛九族,幸存者估摸着就十之三四而已。
  
  顾廷烨垂手,连跪一日有余,却是不免身子发虚的低声道:“主犯罗义、甘宁二人诛连三族,从犯诛灭一族。”
  
  “告密者为东昌侯次子秦彦,东昌侯府夺爵,族中主脉官员贬为庶民。”
  
  百十勋贵,齐齐一震。
  
  老实说,这样的判罪可谓相当之重。
  
  所谓诛连三族,也就是诛父、母、妻三族。
  
  父族,也即诛杀主脉的祖父、祖母、父亲、叔伯以及几人的配偶和子女,都是父系的直系亲缘关系。
  
  母族,也即诛杀外祖父、外祖母、母亲、姨母以及几人的配偶和子孙,其中囊括舅父、舅母,都是母系的直系亲缘关系。
  
  妻族,也即诛杀岳父、岳母、小舅子、大舅子及其配偶和子女。
  
  单就社会关系而言,诛三族可谓是全方面的大范围打击。
  
  诛一族,相较于诛三族肯定要轻上不少,但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十余纨绔子弟的罪状,起码波及了二十户勋贵门第,且都是判“灭门”以上的程度。
  
  此外,就连主动告密的秦彦,都是削去世袭爵位,官员贬为庶民的程度。
  
  判罚之重,可见一斑。
  
  但……
  
  “幸得官家宽厚,仅诛三族,实是苍生之福!”
  
  “官家仁厚,以三族止刑,皇恩浩荡啊!”
  
  “上天有好生之德,官家仁慈,实为千古明君。”
  
  “幸好是诛三族啊!”
  
  勋贵之中,不少人连称“仁慈”。
  
  无它,相较于株连九族来说,诛三族着实是轻了不止一点半点。
  
  甚至,说是官家就此饶恕了他们一条命,也半点不为过。
  
  如此,可不就是一等一的仁慈?
  
  一时间,将门勋贵,悲喜交集!
  
  ……
  
  菜市口,刑场。
  
  “斩!”
  
  一声令下,鲜血飞溅。
  
  不少勋贵子弟,暗自战栗。
  
  有老牌勋贵拽着纨绔儿子,大声呵斥道:“你要是敢学罗义、甘宁之流,为父宁肯大义灭亲,一刀杀了你!”
  
  “是,是!”纨绔子弟连连点头,不敢吱声。
  
  从老父亲的态度来讲,他毫不怀疑,要是他真的干了胆大包天的事,老父亲绝对会主动杀子,以免却灾祸。
  
  要问为什么?
  
  无它,怕了!
  
  将门勋贵百二十户,皆为世袭罔替,与国同休者。
  
  单就这一次,就废了二十三户,近六分之一!
  
  自上而下,尽是灭门之祸。
  
  将门勋贵,真的怕了!
  
  要是纨绔儿子真的太过纨绔,那就宁肯杀子,也决计不可连累族中百十口人半分。
  
  一样的情景,几乎是时刻上演。
  
  一时间,京中纨绔气象,竟是大为好转!
  
  ……
  
  积英巷,盛府。
  
  寿安堂。
  
  盛老太太、盛纮、王若弗,母子、婆媳三人,齐聚一堂。
  
  盛氏一门,自从小一辈的孩子长大,就渐渐“人气稀少”起来。
  
  林小娘、盛墨兰母女二人,皆是不幸病故。
  
  盛华兰、盛如兰、盛明兰三女,或是向上高攀,或是门当户对,皆已与人为妻。
  
  盛长枫考上了进士功名,但未曾考上庶吉士,自是外放任职县官。
  
  盛长柏考上考上庶吉士、颇得大姐夫江昭的重视,却是入边为官,连带着妻子海氏、长子全哥儿都一齐去了燕云之地。
  
  如此,该散的散,一向人丁兴旺的盛氏一门,却也不免有了种难言的“冷清”。
  
  “刺杀重臣,位同谋反。”
  
  “熙丰二年,两浙水系火烧钦差,判罚之重,古今罕见。”
  
  盛老太太连连摇头:“有此判罚先例,纨绔子弟尚且胆大包天,刺杀百官之首。判处夷灭三族,也纯粹是活该。”
  
  谁承想,竟然有人敢刺杀大相公呢!
  
  更何况,大相公是大相公,江大相公是江大相公。
  
  江昭的地位,即便是放在历任大相公中都是最稳的那批人。
  
  君臣志向一致,这种臣子根本就不可能失势!
  
  然而,就是这种状况,十余纨绔子弟竟然都敢刺杀。
  
  不是活该,却又是什么?
  
  “母亲说的是,一些京中纨绔,就是胆大妄为。”
  
  “好在,昭哥儿人没事,实在是菩萨保佑,三清福泽。”王若弗握着锦帕说道。
  
  她并不特别懂朝政。
  
  但大姑爷没事,那就是问题不大。
  
  “吉人自有天相啊!”盛纮抚须慨叹道。
  
  反正,他已经大致规划好了下半生——
  
  坚定不移的抱大女婿的大腿!
  
  乖乖的听儿子盛长柏的话!
  
  ……
  
  淮左,江府。
  
  “呼!”
  
  海惜蕊长呼一口气,面上阴晴不定。
  
  大相公,竟也能遭人刺杀,实在是太过离谱!
  
  “来人,施粥散钱,备上香烛,我要为昭儿祈福!”
  
  ……
  
  中京,大定府。
  
  文化殿。
  
  丹陛之上,辽皇耶律洪基注视着一道文书,面色微沉。
  
  其下,一南一北两位宰相肃立,皆是面色肃然。
  
  “哼!”
  
  一声冷哼,耶律洪基叱道:“这都不死,江子川也真是命硬!”
  
  正所谓彼之饴糖,我之砒霜。
  
  作为有史以来罕有的变法功成者,江昭之变法成就,可谓人人皆知。
  
  就算是傻子,也可清楚察觉到大周的国力正在以相当惊人的幅度上升。
  
  特别是.
  
  耶律洪基黑沉着脸,长长叹息。
  
  特别是雁门谷一战,炸弹横空出世,着实是打了大辽一次措手不及,一手“马惊”,轻轻松松就让大辽引以为傲的铁骑大肆溃败。
  
  六万铁骑,仅余五千人逃得一命,万余重骑兵更是一卒不活,连丢燕云四州之地。
  
  这样的打击,实在是太狠。
  
  莫说是大辽,就算是盛世大唐,也未必可承受如此惨重的损失。
  
  一战,几乎打断了大辽的脊梁。
  
  若说以往是大辽兵强马壮,大周经济繁荣,两者综合实力相差不大。
  
  那么,自从雁门谷一战,大辽的“兵强马壮”就已经变得有些名不副实,大周的经济繁荣,反而更甚往昔。
  
  两国国力,一升一降,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
  
  彼之饴糖,我之砒霜。
  
  不世贤相江子川,于大周而言是一等一的甘甜蜜糖,于大辽而言却是一等一的恶毒砒霜!
  
  恨啊!
  
  耶律洪基无声一叹。
  
  这种奇才,怎么偏偏就是大周的人呢?
  
  可以说,他天天都在盼着江子川死!
  
  一旦江子川真的死去,大周政局肯定大变,大辽就有了“崛起”之机。
  
  可惜了,这都不死?
  
  “自江子川变法以来,大周国力日益强盛。”
  
  “长此以往,定是此消彼长。”
  
  “恐怕,大周真的会有实现大一统的国力。”
  
  耶律洪基向下望去,叹息一声:“两位大相公,可有解法?”
  
  自从雁门谷一战,辽、周、夏三国的局面,隐隐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其中,辽国的主要问题的政权不稳。
  
  雁门谷一战,耶律洪基的嫡系兵力损失太过严重。
  
  本来辽国就是多民族融合的政权,且统治政权的民族是“少数民族”,契丹人仅仅占据辽国人口的八分之一。
  
  结果,雁门谷一战还猛地溃败,一举损失近六万兵力。
  
  那可是六万骑兵,其中还有一万重骑兵!
  
  这样的阵容,说是辽国稳固政权的核心班底,也并不为过。
  
  然而,辽军大败!
  
  粮草白白耗费,儿郎白白惨死,君王威望大减。
  
  这就使得,其他的一些民族,人口未必就比契丹人少,自是不免蠢蠢欲动。
  
  为此,耶律洪基不得不贬了宰相萧乌尔古纳,并杀了使者萧禧,自称是受了两人蛊惑,以此平息众怒。
  
  如此,方能勉强维持住政权的统治权。
  
  但,也仅此而已。
  
  君王威望大减,其他民族蠢蠢欲动,让耶律洪基不得不将更多的嫡系兵力投放到地方上,镇抚地方,安定政权。
  
  谁也不知道大辽是否会发生大型暴乱。
  
  也因此,耶律洪基根本不敢胡乱作为。
  
  雁门谷一败,败得莫名其妙,既是让人心存不甘,又是让人深深恐惧。
  
  “联夏抗周!”
  
  新的南面宰相赵徽徐徐道:“大周日益强盛,若是辽、夏不联合,迟早被其吞并。”
  
  “这一点,料来西夏太后也心中有数。”
  
  耶律洪基面色微动。
  
  沉吟着,点头道:“好。”
  
  “让人试着跟梁太后建立联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