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赵策英:小伤,没事的! (第2/2页)
“嘭——”
一包炸药,被人自下而上的丢了上来,猛地一炸。
一连着,几死几伤,尽是残肢断臂。
“啊!”
痛呼、惨呼,不绝于耳。
不少士卒脸上洒了一滩血,面面相觑,皆是下意识的退了几步。
三丈墙头,其实已经相当之高。
但很可惜,炸弹一样能被丢上去!
“嘭——”
“嘭——”
爆炸之声,响彻不断。
约莫百十息左右,有人惊呼道:“门闩炸开了!”
于是乎,爆炸之声,越来越急.
三里外。
冷风掠过,旌旗猎猎。
“咚——”
“咚——”
“咚——”
鼓声响彻,声震四野。
寒鸦飞掠,长空寂寂。
十万大军,擐甲执兵,一片肃杀之气。
凡文武大臣,手执缰绳,呈一字并列,自有难言的肃穆意味。
赵策英披着龙纹鎏金甲,兜鍪红缨,一手执着缰绳,一手长剑刺天。
“众将士!”
一声长吼,赵策英一脸的怒意,叱道:“交趾小国,自汉、唐以来,交趾皆为中原汉土,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皆是心怀仁善,谅在小国不易,未曾杀伐镇压。“
“谁承想,交趾竟是得寸进尺,屡犯邕州,毫无小国臣服之态!”
传令兵一一传达,声浪响彻遍野。
“如此行径,非杀不可!”
“今,凡斩首一级者,赏钱二十贯!”
“斩首三级者,赐田二十亩!”
“斩首十级者,赐田百亩,免税三年,立升三级!”
“擒敌将者,擢升为将,子孙免役!”
“擒敌酋者,拜封为侯!”
短短的几句话,让人沸腾不已。
赵策英趁势一挥长剑,大吼道:“出征!”
“杀!”
一声大吼,鼓声震动,肃杀遍天。
“杀!”
“杀!”
“杀!”
雍鸡关。
火把长燃,遍照关垣,尸横遍野。
不时有炸弹投来,引起一片哀嚎。
“大人,这该如何是好啊?”李日成面色一白,有些焦急的问道。
大周一方的打法非常“赖”。
投石车的射程在百步左右,但弓箭的射程也就六七十步而已,两者足足差了三十步之遥。
就算是在墙头上以高打低,弓箭也根本不可能打得到操纵投石车的士卒。
如此,仗着投石车和炸弹的组合,大周士卒基本上就是远远的投炸弹,要么炸墙头,要么炸人。
一次性可投几十枚炸弹,也不必管投得准不准,反是大方向上没问题就行。
其实,交趾一方也有投石机,但关隘墙头不比城墙,根本拉不开一些大型的投石机。
小型的投石机仅能投三五十步,射程甚至还不如箭矢,根本就无法打到大周投炸弹的士卒。
而结果,自然是造成了单方面的火力压制。
偏生就在于,交趾一方还必须得遣人上墙头去送死!
毕竟,你不上去站着位置,那敌人可就有了趁机靠近的机会。
“要不让人营寨的人爬上左弼山和金鸡山,冲出去砍杀吧!”李日成焦灼的建议道。
这种偏向于“横推”的打法,实在是太过无赖,必须得及时应对,否则肯定会出大问题。
侬宗亶黑沉着脸,眉头紧蹙,没有说话。
“侬大人是有什么疑虑吗?”李日成瞥了两眼,焦急中不免有些不满。
老子都这么着急了,你还镇定无事?
就这么耗着,岂不是让交趾士卒白白牺牲?
侬宗亶正注目眺望着,却是没有搭话。
“侬大人,你可有应对措施啊?”李日成继续问道。
要是侬宗亶不给出应对措施,那他可就接掌指挥权了哈!
侬宗亶猛的回头,面色一黑,俨然也察觉到了李日成的心思。
“你不知兵,莫要乱来!”
“侬某有两大疑虑。”
侬宗亶沉着心,解释道:“一、投石机背后究竟有没有破鹞弩;二、让人冲出去究竟能不能以少打多。”
相较于炸弹来说,破鹞弩的“名声”要高上不少,就连交趾人也略有耳闻。
主要缘由有二:
一则,破鹞弩的“成名”时间较早,至今已有五六年之久。
二则,破鹞弩的保密度较炸弹来说,其实要更低一些。
毕竟,破鹞弩本质上就是一种仿制的强弩而已。
可也正是因此,侬宗亶不免就要考虑得更多一些。
射程几百步之遥的单人强弩,乃是绝对的杀伐利器,就算是炸弹也未必可掩盖其光辉。
万一大周的投石机背后有破鹞弩,那可真就是“送人头”。
而且,冲杀出去也得考虑人数的问题。
五万打十万,两方人还有装备差距,根本不可能打得赢!
“大人是要耗一晚上?”李日成面色微沉。
这会儿,距离天亮起码有一个半时辰。
以目前攻击的密集程度,一晚上起码得耗掉一两千千士卒!
“别无他法。”侬宗亶揉了揉眉心,摇头一叹。
雍鸡关是交趾的关隘,可这不代驰援而来的士卒就熟悉雍鸡关的地形。
五万军卒,起码有四万九千人都从未来过雍鸡关。
天色太黑,人生地不熟,实在是太容易遭人设伏着布局。
为免犯下大错,唯有按兵不动。
“那要是明日大周也是一样的打法呢?”李日成沉着脸。
侬宗亶的一句“你不知兵”,实在有点伤人。
“暂时尚未想到解法。”
侬宗亶摇着头,沉吟道:“不过,有了准备,就可提前谋……”
“我出去看看。”
李日成沉着脸,一声打断,大步迈去。
三月十七,雍鸡关破!
雍鸡关破得并不难。
谁承想,主副指挥官竟是发生了内讧,指挥不一。
这就使得夺取雍鸡关比赵策英、顾廷烨、王韶三人想的要简单太多,仅是五日就成功攻取。
于是乎,交趾五万大军,节节败退,唯余三万左右狼狈逃去。
三月二十一,八万余大军南下,势如破竹,连破永平路、安平路、广源路。
当然,说是路,实际上就是州郡大小。
交趾一隅之地,足足有二十四路建制,一路自然也不可能太大。
三月二十五,入升龙!
九万大军,兵分三路。
其中有两路为顾廷烨、王韶二人统领,以交趾国都升龙为核心,清剿一应禁军。
其后,三路大军汇合。
并以赵策英统领的中军为核心,为,从三大方向包围、攻取升龙国都。
三月二十九,升龙陷落!
唯一美中不足的,或许就是赵策英不小心被一支箭矢射中了左臂。
好在,箭矢并未有绣,御医随侍清理,却也无甚大碍。
一时间,一片欣欣向荣之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