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治?王师凯旋!

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治?王师凯旋!

第二百七十五章 自治?王师凯旋! (第1/2页)

熙丰五年,四月初三。
  
  文德殿。
  
  文武百官,有序班列。
  
  丹陛之上,并未有人。
  
  其下,陛坫。
  
  景王赵伸乖乖坐着,手掬蜜水,不时抿上一口,一双小眼睛望来望去,一点也不怕生。
  
  大相公江昭垂手肃立,紫袍金带,上有“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几字,一脸的严肃,不苟言笑,自有一股难言的威严与肃穆。
  
  大殿上下,一片沉寂。
  
  文武百官,尽皆注目于一人!
  
  大相公,百官之首,究竟是否有威望,仅此一刻便可窥见得一清二楚。
  
  显然,江昭积威十足。
  
  就算是与宰执天下十余年的大相公韩章相较,恐怕也是不遑多让,甚至于有可能犹有过之!
  
  不过,这也不奇怪。
  
  凡人臣者,要想积累威望,无非四大途径:
  
  其一,有过于常人的能力、政绩、功绩、名望。
  
  其二,有过于常人的权势、政治基本盘、政治人脉。
  
  其三,下手稳、准、狠,但又暗含一丝“德”,兼顾手段与德行。
  
  其四,一定程度上能给人带来利益,亦或是具备分配利益的本事。
  
  大相公韩章宰执天下十余年,于能力、政绩、功绩、名望,以及政治基本盘、手段上都是一等一的水平。
  
  凭其积威,可轻松镇住文武百官。
  
  江昭较为年轻,可这并不代表其积威就差。
  
  能力、政绩、功绩、名望,相比起老师韩章,江昭绝对是犹有过之。
  
  开疆拓土,变法革新,足以让其轻松青出于蓝胜于蓝。
  
  政治基本盘,江昭可能较为逊色些许,但也不会相差太大。
  
  熙河、熙丰两次拓边,以及连着的两次恩科,近些年都一直在为其源源不断的巩固政治基本盘。
  
  燕云拓边,江昭也是主要的分羹成员。
  
  此外,还有王老太师一脉遗留的政治资源。
  
  三者相迭,江昭的政治基本盘也是一等一的稳。
  
  政治人脉,江昭倒是真的逊色不少。
  
  人脉必须得经营,也就更依赖时间的沉淀,年轻人的确是不太容易有较为繁密的政治人脉。
  
  至于手段,拆分两浙、废后、杀茶商、抄灭勋贵.其手段注定是“青出于蓝”的水平。
  
  利益方面,江昭更是拓大利益盘子的人,自然也是“青出于蓝”的水平。
  
  也因此,即便仅是五年,江昭却也积威不小,足以轻松镇住文武百官。
  
  陛坫,江昭束手,淡淡注目下去。
  
  六位内阁大学士,无声相视一眼。
  
  “让人拖上来吧。”
  
  一声传唤,自有几名禁军向外跑去。
  
  不足十息,几人便拖着两副五尺木架入内。
  
  其中一副,锦布铺垂,上载文书,却是一道军报。
  
  江昭淡淡道:“今日,暂且不议政。”
  
  “江某要宣布一则好消息。”
  
  百官注视,江昭徐徐道:“边疆大胜!”
  
  “十万大军,已破升龙。”
  
  “交趾,就此灭国!”
  
  灭国?!
  
  这是一个何其让人陌生的词啊?
  
  文武百官,齐齐一震,连忙注目于军报。
  
  【十万王师南征,赖陛下神武,将士用命,今奏荡平交趾之捷:
  
  三月十七,破雍鸡天险,歼敌二万,活捉贼帅侬宗亶、李日成,余众溃散。
  
  三月廿一,席卷永平、安平、广源三路,所向披靡。
  
  三月廿九,合围升龙,万炮齐发,城垣崩摧,伪主李日尊弃庙臣服,宗室悉虏。
  
  是役,陛下叱咤督战,三军泣奋,卒克全功!
  
  自汉武帝开交趾以来,历千年纷扰,今终归一统。此诚百年武德之冠,足垂青史!
  
  谨以闻。】
  
  军报并不长,为工部郎中苏轼代笔。
  
  除了记载了军报以外,还有一副木架,上垂文书,却是官家赵策英亲笔书就,较为简短。
  
  【十万大军,尽破升龙。朕无忧,大相公勿忧,百官勿忧!】
  
  两道文书,一一阅览。
  
  仅是一刹,文武百官,齐齐沸腾。
  
  灭国!
  
  这样的功绩,可谓百年国祚独一档的存在。
  
  而今,竟是功成于一旦!
  
  一时间,上上下下,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就连几位内阁大学士,也不可避免的议论起来。
  
  灭了交趾,无论是从经济、政治亦或是地缘安全方面来说,对于大周都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于经济,交趾国资源丰富,特别是香料、矿产资源,一向都不差。
  
  于政治,灭国可让民族自信心大涨。
  
  百年国祚以来,交趾越来越猖狂,大周南征更是连战连败,就连太宗皇帝也险些在交趾遭了殃,让交趾就此成为了独立的政权。
  
  这种状况,要说官员和百姓不沮丧,那绝对是假话。
  
  堂堂中原正统,就连蛮夷都不能震服,恐怕都有可能成为史书上的一则笑柄。
  
  这一窘境,维持了近百年,直到江昭开疆拓土,方才扭转了过来。
  
  如今,大军南征灭了交趾,自是不乏锦上添花之效。
  
  于地缘政治来说,此举可谓是消除了西南边疆可能带来的军事威胁,有益于巩固边疆统治。
  
  不管怎么说,都肯定是大好事。
  
  约莫一炷香左右,声音渐消。
  
  江昭注目下去,平和道:“官家不辞千里,御驾亲征,开疆拓土。”
  
  “今日,唯有两大议题:”
  
  “其一,王师凯旋。涉及拟定一干封赏,以及为官家上尊号、建功德碑、修撰国史的事情。”
  
  所谓尊号,也就是向皇帝表达尊崇,象征皇帝的“政绩与荣誉”的溢美之词。
  
  尊号与谥号是相对应的东西,都是一长串,一者为生前溢美,一者为死后称颂。
  
  不过,自唐代以来,君王几乎是人人都有尊号,含金量并不算太高。
  
  官家赵策英登基已有五六年之久,但或许是考虑到没时间,以及尊号含金量不高的缘故,却是还未曾上尊号。
  
  至于功德碑、修撰国史,都是特地记载君王功绩的产物。
  
  一般来说,功德碑还算是有点含金量,一定程度与统一、治世、开疆拓土绑定在一起。
  
  除了开国皇帝,以及有开疆拓土功绩的皇帝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皇帝都不会主动立功德碑,否则未免有自吹自擂的嫌疑。
  
  当然,这也是因为没有开疆拓土的功绩,就算是立了碑也是白立。
  
  不过,也不排除会有不要脸的人强行立功德碑。
  
  早些年,真宗皇帝就将“泰山封禅”的行径视为大功德,立了封禅坛颂碑。
  
  檀渊之盟的签订,让真宗皇帝有了一种“签订盟约而平天下”的错觉,也立了功德碑,算是拉低了功德碑的档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