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词中之龙——辛弃疾!【求月票】 (第1/2页)
听到历城人氏这四个字,周易和武媚娘对视一眼,脑子里立马蹦出了那个号称词龙的男人——辛弃疾!
提到辛弃疾,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同时因为出身济南,与李清照并称二安……总之,所有人都会觉得他是个文人。
但事实上,辛弃疾是个武将,而且自始至终都以武将自居,所谓的诗词歌赋,不过是他发牢骚的消遣罢了。
周易放下筷子,起身向外走去,霍去病速度更快,大步走出餐厅,看到外面站着一个身高八尺、相貌俊朗的男子,年龄跟自己相仿,主动行了一礼:
“我乃汉朝霍去病,不知足下姓甚名谁?”
听到这个名字,来者微微有些失神,好半晌才拱手还礼:
“在下齐州历城辛弃疾,字坦夫……敢问尊下,您可是冠军侯霍骠骑吗?”
霍去病点了点头:
“然也,此乃我师尊洞府,名为混元宫,可沟通万千世界,我刚与舅舅打完定襄北之战,今日特来向师尊汇报战果……”
辛弃疾环顾一周,眼中满是惊诧:
“此乃神仙洞府?怪不得在下看来,这里与大宋颇为不同呢。”
这时候,周易武媚娘李清照等人全都走了出来,霍去病开始介绍:
“此乃吾之师尊一元仙长,亦是混元宫住持,他利用大法力沟通九天十地,这才让我等汇聚于此,把酒言欢。”
辛弃疾一听,赶紧躬身行礼:
“草民辛弃疾,见过一元仙长,叨扰之处,还请海涵!”
该说不说,辛弃疾有修养有家学,勇武、兵法、谋略无一不精,但最终却以文人的身份郁郁而终……毁人不倦这方面,大宋真是遥遥领先。
介绍完周易,霍去病开始介绍武媚娘:
“这位是混元宫大管家,也是吾之姐姐武媚娘,你们后世之人应该更习惯称呼她为一代女皇武则天。”
辛弃疾倒吸一口冷气,没想到这位国色天香的坤道,居然是武周王朝的女皇陛下,他赶紧见礼:
“草民辛弃疾,拜见女皇陛下!”
武媚娘莞尔一笑:
“我如今归于混元宫,道号牡丹仙子,不会再夺李家江山当女皇了。”
霍去病把手搭在李白肩上,介绍起了混元宫大师兄:
“这位是混元宫第一位弟子,亦是我师兄,道号青莲,乃是史上有名的诗人,你应该听说过吧?”
青莲居士?
辛弃疾心里更惊了,完全没想到这位穿着道袍的童子,居然是如雷贯耳的诗仙李太白。
他还没来得及反应,霍去病接着介绍:
“这位是大唐开元年间【一舞剑器动四方】的公孙大娘,道号石榴仙子,她和我大师兄都来自开元世界,如今在那边经营供奉我师尊的一元观。”
最后介绍的是酒迷瞪李清照。
听到这个名字,辛弃疾满眼不可思议:
“去年吾前往燕京考取金国功名时,曾听闻易安居士在杭州仙逝,不想居然在此遇到,还如此年轻……后进晚生辛弃疾,见过易安居士。”
李清照说道:
“易安之名我已摒弃,如今道号桂花仙子,我来自哲宗世界,跟你那个世界的李清照,严格来说并非同一个人。”
见到辛弃疾,李清照就忍不住想知道那个世界的自己如何了。
此时听到已经过世,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过世了好,也算是得到了解脱,不必再劳烦迒儿照顾了……那个世界的乖弟弟,此时已成为糟老头子、穿不了滑板鞋了吧?
李清照和辛弃疾,相隔六十年,两人所处的世界却是两个极端。
一方锐意进取,打得西夏俯首称臣、吐蕃主动内附,湖湘千里之地尽归神州。
一方山河破碎,国都陷落皇帝北狩、朝廷偏安一隅,北国万里江山俱已失陷。
而社会风气方面,也完全不同,哲宗时期新党执政,兴水利扩军队,朝廷上下全都以务实为主,民风开放,社会欣欣向荣。
但辛弃疾时期,旧党重新掌权,并清算了所有新党成员,社会风气日益保守,程朱理学开始兴盛,不给新党任何生存的土壤。
从南宋开始,士大夫阶层只剩下擅长搞党争、禁锢百姓思想的旧党,所有革新派全都成了异类和公敌,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几百年后的明清时期。
周易听到去燕京考取功名这话,有些诧异:
“你还去金国考取过功名?”
历史上对辛弃疾早年的经历语焉不详,对于辛弃疾一直以宋人称呼,这会儿冷不丁冒出去燕京考取功名,让周易有种遇到了汉奸的错觉。
辛弃疾伸手入怀,掏出一块迭着的绢布,他一边打开一边说道:
“十五岁那年,祖父命我前去燕京考取功名,记录沿途的关隘布防,为日后反攻鞑虏做准备……第一次画得不太详尽,所以我去年又去了一次,两次见闻,将沿途的布防关卡记录得清清楚楚,还请神仙过目。”
周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