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词中之龙——辛弃疾!【求月票】 (第2/2页)
我去,这是什么超级牛人啊?
别人去考取功名都紧张兮兮、噤若寒蝉的,你倒好,居然暗戳戳的搞起了谍报侦查,还画了图……简直就是天生的战略家啊。
武媚娘接过那块绢布,凑在周易面前认真查看起来。
画的确实很详细,一些关卡还标注了守将的姓名和喜好,明显用心观察了。
李白看了两眼,吃惊的问道: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情报的?”
辛弃疾朗声答道:
“直接找他们问便是了,在下沿途跟无数金人打交道,主动找他们攀谈,打听他们的家庭情况……”
不是,你字典里就没有害怕两个字吗?
想想辛弃疾率领五十骑兵闯进十万人的金兵大营中劫走叛徒张安国,又千里迢迢押到杭州斩首……沿途记录关隘守将之类的,好像也不算什么了。
霍去病越看辛弃疾就越喜欢这个同龄人:
“你因何叫这个名字?”
两人相差一千多年,不仅名字对仗,连人生也截然相反,一个年少成名,博得滔天功勋后英年早逝,一个志向远大,却终其一生都郁郁不得志。
霍去病在军事方面天赋超高,战术大开大合,不拘泥于兵法,而辛弃疾的词磅礴大气,素有词龙之称,各种风格信手拈来。
辛弃疾拱手答道:
“家父素来仰慕冠军侯,我出生后,便仿照您的名字,取名弃疾,期盼我能像冠军侯封狼居胥那样直捣黄龙,灭掉金鞑。”
周易觉得辛弃疾的地图很有用,让武媚娘拍照留念,然后说道:
“辛弃疾,还没吃饭吧?来来来,一起吃,正好跟我们聊聊敌占区的生活,历史上这方面是空白,我们知之甚少。”
辛弃疾也没客气,跟着众人来到餐厅,在下首处坐好,霍去病给他倒了一杯白葡萄酒,他谢过后,开始讲述起了金国统治下汉人的悲惨生活。
虽然是初来乍到,但辛弃疾一点都不紧张,边吃边聊,仿佛大家是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说完见闻,他长叹一声:
“金国其实不足为虑,这些鞑子离心离德,不出百年必然覆灭,我所担心的是蒙兀,若不加以干涉,一统天下者,必蒙兀也!”
蒙兀?
周易有些迷茫,李清照赶紧解释道:
“此乃宋人对蒙古的称呼。”
周易这才反应过来,辛弃疾在《论亡虏疏》中认真向大宋朝廷阐述过这事儿,可惜满朝文武没人把他当回事,反而暗暗提防,因为辛弃疾来自“敌占区”,不值得信任。
辛弃疾不仅预言过金灭蒙兴,还上书一系列北伐的战略疏文,比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从经济、政治、地理、军事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北伐的可行性,堪称宋朝版本的《论持久战》。
带兵方面,他不仅有怒闯金营的壮举,还组织过“飞虎军”,不足一个月时间就消灭了辖区内的茶商匪患。
假如说李白是个被诗文耽误的修仙天才,那辛弃疾就是个被诗词埋没的军事天才。
可惜,他终其一生,也没有得到过施展的机会。
大家边吃边聊,直到外面彻底黑下来,才结束了晚饭。
离开餐厅,三清殿门外的大灯亮了起来,辛弃疾看得失神,见周易走来,躬身行了一礼:
“敢问神仙,我该怎么做才能救大宋?”
周易想了想,拿着平板电脑,调成繁体字版,然后搜到辛弃疾的百度百科,摆到了他面前:
“用手向上滑动就能翻页,你战略眼光那么强,先看看自己的生平再做决定吧。”
对于聪明人,不需要刻意引导,让他们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行了,至于该怎么选择,他心里应该很清楚。
另一边,武媚娘找到李清照,小声跟她说道:
“照儿妹妹,你可否连夜回去?去宫里找赵煦,告诉他辛弃疾来了,并将饭桌上聊的内容,统统告诉赵煦。”
李清照眨了眨美丽的大眼睛:
“姐姐可是想让辛弃疾拯救大宋?”
武媚娘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岳飞都被处死了,这个大宋还有什么可救的?仙长的修行需要功德,天下功德,唯有开国之功为最大,我想送给仙长一桩开国之功。”
李清照当即捂住了嘴巴:
“姐姐是打算让辛弃疾立国?这这这这……这好刺激啊!”
武媚娘说道:
“辛弃疾如今是金人,他在金人的领土立国称帝,跟大宋无任何关系,我让你去找赵煦,是让他给予辛弃疾一些支持,他日辛弃疾打向江南,可以给南宋皇室留一些体面。”
平时只会喝酒打牌的李清照,有种误入历史片场的感觉:
“姐姐,这好打吗?”
武媚娘认真说道:
“我会在前期出谋划策,若我不行,就请卫青和李世民远程指导,再不行,就让仙长将韩信带来手把手教辛弃疾……不管如何,这个开国之功,我替仙长要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