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习俗与律法 (第1/2页)
谢莞娘听的目瞪口呆,“这也太缺德了!”
“谁说不是呢!”汪小芝一拍大腿,“还好他们家人缘儿不错,街坊邻居看不下去,硬是帮着他们一家把那些黑心烂肝的狗东西给赶走了。”
“你是不知道,她娘连菜刀都拿出来了,说是要砍了那些狗东西,省得他们以后还来祸害自己一家。”
谢莞娘蹙眉,“那她爹呢?”
汪小芝眼睛亮晶晶的,眉毛都要飞起来了,“她爹抢了她娘手里的菜刀,说,‘我来!’”
谢莞娘顿时就笑了,“那看来她爹也很不错嘛。”
汪小芝用力点头,她也是家里独女,在这件事上她可太能体会那家人的不容易了。
谢莞娘又问:“那怎么这位冯姑娘,最终还是跑去庵堂落发出家了?”
汪小芝叹气,“她自己非要去呗。不过这事儿也怪不得她,她就是被之前的遭遇给吓破胆了。”
“我听她那些街坊邻居说,她爹娘已经在找买家了,等把家里的田产、铺子全都出手,他们就会带着那姑娘去其他地方重新开始。”
她朝谢莞娘眨眨眼,“不然她就不会只是在等落发出家的日子,而是早就已经被剃了头发,彻底没有反悔机会了。”
那什么择定吉日才能落发,其实都是庵堂主持的善意谎言。
“那另一个呢?”
“你说唐姑娘啊,她更惨。”
“她爹死在战场上了,她娘被她爷奶嫁去别人家换聘金,她弟也被她爷奶卖给没儿子的山里猎户了。”
“她当时十岁,已经能干活儿了,她爷奶就把她送去绣坊了。十年的长工契,工钱那两个老不死的全都收走了。”
“今年十月她好不容易熬到契书到期,她那丧良心的爷奶就又把她卖给了一个已经打死俩媳妇的老鳏夫。”
“她不愿意,就偷偷从家里跑出去了。”
谢莞娘目瞪口呆,“那她的族人、外祖和舅舅呢?就没人站出来管一管吗?”
汪小芝叹气,“我听他们家的街坊邻居说,他们家是从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在这边是独一户。”
“至于她外家那边,我听说她姥姥姥爷早就没了,她舅舅舅母倒是跳出来分了二两银子回去。”
彼时还是战乱年间,县衙都不一定有人办公,他们那一片的里正就算在岗且心地不坏,在身后没有官府背书的情况下,他也是没办法为这苦命的母子三人做主的。
谢莞娘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姑娘的那群黑心亲戚了,她问汪小芝,“那她躲进庵堂应该也没用吧?”
汪小芝点头,“本来是没用的,但现在这事儿被咱们县尊大人知道了。”
本县父母官是个口碑还不错的,他老娘则是喜欢礼佛、做善事,老太太去县城内仅有的这家庵堂礼佛时,恰好遇见那姑娘的黑心亲戚跑去大闹庵堂。
了解过事情原委,礼佛行程被破坏的老太太,气得直接就把自己儿子给叫了过去。
县令大人不仅因为那些人闯进庵堂打杂闹事,打了他们板子,勒令他们赔钱,而且还给他们普及了一下当朝律法,告诉他们就算他们是那姑娘的亲爷奶、亲叔叔、亲伯父,他们卖掉那姑娘也属于违法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