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夜黑风高】 (第2/2页)
最开始他以为徐知微行刺薛淮只是私人恩怨,谁知后面牵扯出济民堂的隐秘,到如今更是极有可能成为一桩大案,而他作为此案的亲历者,只要能够揪出幕后的妖教乱党便是大功一件。
或许他能凭借此功顺利调回京城担任要职,因此如何敢不尽心?
薛淮起身走到禅房唯一的小窗前,推开一道缝隙。
窗外夜色如墨,笼罩着整个大明寺,僧众们早已安歇,只有零星几处守卫的灯笼发出微弱的光,在夜风中摇曳。
万籁俱寂之下,却仿佛潜藏着噬人的猛兽。
忽然之间,几声尖锐的鸣响从远处静谧的山野传来。
叶庆骤然起身,快步走到薛淮身旁,肃然道:“来了!”
“应该只是初期的试探。”
薛淮依旧显得十分冷静,他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大明寺这边外松内紧,宛如一个逐渐收紧的瓶口,只要贼人敢闯进来,再想出去就会很难。
与此同时,他抬眼看向东南方向的夜幕,那里便是扬州府城。
……
夜色中的扬州城安宁静谧。
同知官邸的书房之中,一抹修长的身影坐在桌前,饶有兴致地翻阅着文卷,即便时辰越来越晚,她脸上却没有半点乏意。
墨韵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从清晨开始她就如同踩在云端,晕乎乎地不敢相信传闻中的云安公主竟会出现在此处,更令她好奇的是,公主殿下竟整日都待在少爷的书房,翻阅他那些密密麻麻的主政手札。
所幸这位公主殿下并未如传闻般骄蛮,除了偶尔问些府中庶务,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安静地翻阅,只是那份无形的威压让墨韵始终不敢抬头。
苏二娘看了一眼窗外深沉的夜色,上前对姜璃说道:“殿下,夜已深了。”
姜璃的目光从手中一份关于扬州各县春耕事项核查的卷宗上抬起,烛火在她清冷的脸庞上跳跃,看不出丝毫倦意。
她看向一旁显得格外拘谨的墨韵,唇边忽然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墨韵。”
“奴婢在!”
墨韵心头一紧,连忙应声,声音带着细微的颤抖。
“莫要害怕,本宫只是同你说说话。”
姜璃自然不会在薛淮的贴身丫鬟面前故作姿态,继而道:“你跟在薛大人身边多久了?”
“回殿下的话,”墨韵紧张地掐着指尖,“奴婢在薛府做事已有七年,去年随大人南下。”
“那也有一年多了。”
姜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微笑道:“薛大人公务繁忙,想来起居饮食都是由你照料?”
墨韵垂首:“这是奴婢分内之事,不敢有半分懈怠。”
“嗯,你是个妥帖的。”
姜璃环视室内,点头道:“本宫瞧这书房处处整洁有序,案上文牍虽多,却也无半分尘埃,薛大人这清冷之地,倒让你打理得有了几分烟火气。”
墨韵闻言连忙躬身道:“殿下谬赞,奴婢不敢居功。”
姜璃看着她伏低的身影,沉默了片刻,然后放缓语气道:“起来吧,本宫只是随口一问。薛大人有你这般忠心的丫鬟,也是他的福分。夜深了,你且下去歇息,这里有二娘在即可。”
“是,谢殿下,奴婢告退。”
墨韵不敢多嘴,连忙恭敬地行了大礼,低着头快步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书房的门。
苏二娘见状便上前替姜璃续了一杯温热的参茶,低声道:“殿下也该安歇了。”
姜璃没有接茶,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这官邸的高墙看到城外的大明寺。
“二娘,今晚肯定会很热闹,薛淮这个牛心左性的,非要逼我待在这里,不许我去沈园,亏我还将那么多人手调给他去保护沈家人。”
听到姜璃似嗔非嗔的语调,苏二娘心里咯噔一下。
那天薛淮下船之后,她曾对姜璃旁敲侧击,并未发现不妥的情况,两人在里面只是谈论正事,可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姜璃和以往相比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为何却又说不上来。
此刻她听出姜璃对薛淮并无实质性的不满,便委婉劝道:“殿下,薛同知素来谨慎,怎会同意让殿下以身涉险呢?这是他的一片心意,殿下或可体谅一二。”
“嗯。”
姜璃应了一声,目光收回继而扫过这间充满薛淮气息的书房,从整齐的书架、堆积的文牍、墙角的沙盘一直到案头那方被她有意碰歪一点的砚台,意味深长地说道:“天亮之后,我要去一趟沈园。”
苏二娘心中了然,去沈园自然不是为了看景。
但是姜璃选择在这个时间去沈园,而且薛淮还在城外,恐怕会让沈家人吓一大跳。
她忍不住劝道:“殿下,沈家毕竟不同于一般商户,何不等薛大人返回之后同去?”
“二娘莫要多想。”
姜璃莞尔,略有些不顾仪容地舒展双臂,悠然道:“我不是去摆公主排场,只是想看看沈青鸾和徐知微究竟是何等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