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家校合作》(上) (第1/2页)
那颗因武修文的诗与黄诗娴的回信而剧烈震颤的心,并未能沉浸在风花雪月中太久。周一清晨,当海田小学的上课铃声如同往常一样划破潮湿的海风时,现实的责任便以更沉重的姿态,压上了武修文和黄诗娴的肩头。
校长李盛新在教师晨会上宣布,本学期最重要的“家长开放日”暨全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预演,将在一周后举行。消息一出,办公室里弥漫开一种无形的紧张。尤其是六年级组,这次活动不仅关乎学校声誉,更直接与他们毕业班的教学成绩挂钩。
“这次开放日,是我们海田小学向家长、向社会展示风貌的窗口!更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业务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阅!”李盛新的目光扫过全场,在武修文身上有片刻不易察觉的停留,“家长们会深入课堂,观察教学,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展现最真实、最积极、最专业的一面!”
武修文垂在身侧的手,下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尖仿佛还残留着那枚贝壳书签温润的触感。那是诗娴给他的勇气和承诺。可口袋里的手机,却像一块冰冷的烙铁,时刻提醒着他那“最后期限”的逼近。考核日……就是开放日当天!那条催命的短信,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斩断他刚刚窥见一丝光明的未来。
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对面的黄诗娴。她也正看过来,眼神清澈而坚定,带着一种“我在这里”的无声力量。四目相对的一瞬,武修文翻江倒海的心,竟奇异地平复了几分。
开放日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武修文和黄诗娴作为六年级一班的“核心搭档”,自然被捆绑在了一起。他们需要共同布置教室、准备学生成果展示、设计家长会流程……工作量巨大,却也将他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武修文负责的数学领域,他别出心裁地将学生们本学期有代表性的作业、试卷订正以及一些趣味数学题的思维过程展示,做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数学成长档案袋”。他还悄悄将班里几个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在“活力周”后写的数学日记、小诗(显然是受他影响)也放了进去,旁边附上他简短的点评。
“数学不仅是冰冷的公式,也是观察世界的一种逻辑和浪漫。”他在一次课后对黄诗娴这样解释,眼神里有光,那是属于他武修文独有的、对知识和美的执着。
黄诗娴看着他那认真的侧脸,心里软成一汪水。她负责的语文展示区则充满了海岛的生机与童趣。学生的优秀作文、手抄报、读书笔记自不必说,她还发动学生用贝壳、海螺、晒干的海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书签和装饰,贴在作品旁边,整个区域散发着咸咸的海风与书香混合的气息。
“这是我们班的‘小小海洋文学馆’。”黄诗娴笑着对来帮忙的郑松珍和林小丽介绍,语气里带着小小的自豪。
郑松珍戳戳林小丽的腰眼,压低声音:“看见没?这俩人,一个‘数学浪漫’,一个‘海洋文学’,绝配啊!干活都透着一股子琴瑟和鸣的味儿!”
林小丽抿嘴笑,眼神在武修文和黄诗娴之间打了个转,也表示赞同:“是啊,修文老师这几天感觉活过来了,虽然还是话不多,但那股死气沉沉的劲儿没了。”
这话不假。在忙碌的筹备中,武修文似乎暂时忘却了外界的威胁。他与黄诗娴的配合默契无比。他心思缜密,负责规划和细节把控;她灵动周全,善于沟通和调动气氛。常常是武修文一个眼神,黄诗娴就能领会他需要什么材料;黄诗娴一个提议,武修文便能迅速完善成可执行的方案。
他们一起在放学后加班,夕阳将教室镀成暖金色。武修文踩着凳子悬挂展示栏,黄诗娴在下面帮他扶着,仰头指挥:“左边再高一点点……对!好了!”
他跳下凳子,额角有细密的汗珠。黄诗娴很自然地递过一张纸巾:“擦擦吧。”
他接过,指尖相触的瞬间,不再像之前那样惊慌躲闪,而是微微一顿,然后低声道:“谢谢。”
空气里有某种微妙的情愫在静静流淌,比爱情更多一分战友般的信任与依靠。他们一起打扫整理好的教室,看着焕然一新的环境,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有疲惫,更有共同的成就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