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概念悲鸣·观测者之影 (第1/2页)
坠落。
并非穿过物质与能量,而是坠入了一片法则的“原生浆汤”。无数原始、未定、相互冲突的法则雏形,如同饥饿的鱼群,疯狂地撕咬着林轩坠落的意识与躯体。它们并非实体攻击,而是概念层面的侵蚀——有的试图将他的“存在”定义为一缕即将消散的波动,有的想将他的“时间”锚定在崩溃的刹那,更有甚者,直接否定他“坠落”这个行为本身的意义。
剧痛!超越了肉身与神魂,是存在根基被动摇的、源自概念层面的悲鸣!
林轩那布满裂痕的身体在这些法则雏形的冲刷下,仿佛随时会彻底解构成最基本的信息流。寂灭之瞳疯狂运转,那融合了“织梦之核”的灰色星璇勉力散发着微光,在他周身构筑起一层薄薄的、不断被撕碎又重组的“定义屏障”,强行维系着“林轩”这个存在的概念不被同化。
他如同暴风雨中逆流而上的孤舟,朝着峡谷底部那片更加深邃、更加令人心悸的“初诞之痕”艰难下潜。
越是下潜,周围的法则雏形就越是狂暴、越是接近宇宙的原初状态。他甚至看到了“因果”尚未分明时的纠缠态,看到了“命运”如同乱麻般蠕动的丝线,看到了“物质”与“能量”还未分离时的混沌奇点…
这些景象,对于任何修行者而言,都是无上的瑰宝,是窥见大道根源的机缘。但此刻的林轩,却无暇感悟。他全部的意志都用于维持自身的“存在”,以及保护怀中那两枚承载着残魂的混沌晶体。
晶体在这原初的环境中微微震颤,其内的魂光似乎受到某种滋养,变得稍微明亮了一丝,但依旧脆弱。
终于,不知下潜了多久,仿佛穿越了无数个纪元的光阴,他“触碰”到了底部。
那并非实质的地面,而是一片…绝对的“界面”。
上方,是沸腾狂乱、演化万物的法则浆汤。
下方,是那道横亘不知几许、散发着终极“无”之意味的——“初诞之痕”。
它就那样存在着,寂静,冰冷,仿佛宇宙诞生时留下的、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靠近它,林轩感觉自身的一切——力量、记忆、情感、甚至“我”这个意识——都在变得稀薄、透明,仿佛要回归到诞生之前的、未被定义的“无”的状态。
就连“织梦之核”都传递来一种近乎冻结的凝滞感。
这里,是“有”与“无”的边界,是概念的坟墓,也是…所有定义的源头。
他强忍着灵魂层面的不适与恐惧,在距离“初诞之痕”尚有一段安全距离(如果这片区域存在安全的话)的“界面”上盘膝坐下。他必须尽快恢复力量,并尝试理解、利用这里的环境,否则别说参悟“初诞之痕”,就连自身的存在都无法维持。
他尝试运转那近乎干涸的混沌江河,吸收周围的原初法则能量。
然而,这里的能量层级太高,太原始,太混乱!他那已然融合了一丝秩序特性、本该包容性更强的混沌之力,在接触这些原初能量的刹那,竟如同水滴遇到了滚烫的油锅,发生了剧烈的排斥与冲突!
噗!
他猛地喷出一口鲜血,鲜血离体后并未落地,而是直接分解成了无数细微的、闪烁着不同法则光泽的信息流,消散在浆汤之中。
不行!此地的能量,蕴含着太多相互矛盾的“定义”雏形,根本无法直接吸收炼化!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怀中的那枚属于冰凰·璃的混沌晶体,再次传递出一丝微弱的意念。这一次,不再是清晰的词语,而是一种…指向性的“感觉”?一种引导他如何“梳理”、“筛选”这些混乱原初能量的…本能般的“知识”?
是冰凰·璃残魂中属于寂灭圣女的本源记忆?还是“织梦之核”在通过她作为媒介,向他传递信息?
林轩来不及细想,他遵循着那丝引导,再次尝试。
这一次,他没有试图去“吸收”,而是将寂灭之瞳与“织梦之核”的力量结合,如同一个精密的筛子,小心翼翼地“扫描”、“辨析”着周围涌来的原初能量流。
他“看”到,这些能量流中,蕴含着无数细小的、未成熟的“定义”碎片。有些碎片代表着“稳定”,有些代表着“变化”,有些代表着“聚合”,有些代表着“分解”…它们彼此冲突,相互湮灭。
他需要做的,不是强行吞噬它们,而是…利用“织梦之核”的权限,暂时“借用”其中与自己当前状态契合的“定义”碎片,来修补、稳固自身的存在概念,同时将那些冲突的、有害的碎片…“引导”开。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极其耗费心神的操作。如同在滔天洪流中,只取自己需要的那一瓢饮,还要确保不被其他的水流冲垮。
渐渐地,一丝丝代表着“稳定”、“凝聚”、“自我认知”的原初法则碎片,被他小心翼翼地剥离出来,融入己身。他那濒临崩溃的肉身裂痕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弥合,干涸的混沌江河也重新泛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虽然恢复的速度慢得令人发指,但终究是稳住了阵脚,并且是在以一种更加本质、更加接近根源的方式修复着自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