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229章 :皇权下乡补贴1629

第229章 :皇权下乡补贴1629

第229章 :皇权下乡补贴1629 (第1/2页)

次日。
  
  苏州府春日里的暖阳,本该是懒洋洋的,此刻却被近乎凝固的紧张气息切割得支离破碎。
  
  这股气息源头在苏州城,却如一张无形的大网,迅速笼罩了下辖的吴县、长洲、昆山、常熟、吴江、嘉定六县。
  
  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无数官绅看来,这不是一场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变革,而是一场自上而下雷霆万钧的全面涤荡!
  
  在苏州府衙前竖起那面总告示牌的同时,数百支由一名锦衣卫校尉或总旗,一队白杆军士卒,以及一名被迫随行的本地官吏组成的小队,早已如利箭般射向了府城的每一个角落,以及下辖的所有县、镇、乃至是人口超过百户的大村。
  
  他们乘坐快马,高举杏黄色的圣旨旗幡,一路畅通无阻。
  
  往日里对普通人而言遥不可及的县城,被高墙围起的市镇,在这一天都向着最底层的百姓敞开了大门。
  
  不,更准确地说,是皇帝亲自踹开了那扇隔绝内外的大门。
  
  昆山县城东门外,同样的一幕正在上演。
  
  一块临时竖起的楠木告示牌前,本地县丞在两名手持出鞘雁翎刀的锦衣卫注视下,面色发白,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官话,一遍又遍地高声宣读着那三条石破天惊的新政。
  
  “其一,自即日起,所有苏州府、松江府境内官田、皇庄,皆废人身依附!凡入皇庄者,皆为大明雇农,非奴非仆,来去自如,官府一体保护!”
  
  “其二,皇庄产出,三七分成!尔等得七,朝廷得三,再无任何苛捐杂税!”
  
  “其三,凡有检举地方士绅隐匿田产、私改田亩者,一经查实,不仅可优先成为皇庄雇农,更赏粮食一石,白银五两!若有官绅胆敢报复检举之人,首犯凌迟,家族三族之内,男丁发配两淮盐场充当灶奴,女眷送入皇家工厂劳作!”
  
  城门内外,人山人海。
  
  白杆军士卒将本地那些闻讯赶来,面色各异的乡绅、管事们毫不客气地挡在了外围。
  
  而那些被允许靠近告示牌的,是刚刚从田间地头被这惊天动地的阵仗吸引过来的佃户,是衣衫褴褛的流民,是茫然无措的帮工。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几次县城。
  
  此刻,他们站在昔日只能仰望的城墙下,听着那仿佛来自九天之上的纶音,大脑陷入了一片空白。
  
  人群一时静得可怕,仿佛连魂魄都被这石破天惊的消息给震出了窍。
  
  他们祖祖辈辈,生是地主的人,死是地主的鬼,一纸契约便是他们的命。
  
  日子就该是这样,如同田里的稻禾,春种秋收,一茬一茬,何曾有过自己做主的时候?
  
  “废除人身依附?”一个老农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难以置信。
  
  “三七分……俺没听错吧?东家可是九一分,还要交租子……”另一个汉子掐着自己的大腿,疼得龇牙咧嘴,才确认不是在做梦。
  
  “检举……检举老爷们,还给赏钱?”
  
  当最初的死寂过去,便是滔天的哗然。
  
  人群像一锅被烧开了的水,瞬间沸腾。
  
  一个又一个村庄,一片又一片田野,都因这同一个消息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骚动。
  
  名为“希望”的情绪如同燎原的野火在广袤的苏州府大地上疯狂蔓延。
  
  那是被压抑了数百年,被剥削了无数代的怨气与期盼,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老天爷开眼了!”
  
  “皇帝圣明啊!”
  
  压抑的哭声变成了放肆的呐喊。
  
  喜悦是如此陌生,以至于许多人只能通过最原始的嚎哭和叩头来表达。
  
  皇权如天,第一次未假手于州府、未借道于士绅,而是如利剑出鞘,直指根本,锋芒毕露地剖开了江南盘根错节的肌理。
  
  天子这一次竟是要撇开冠盖满堂的官绅,直接对那些田间垄上的黔首说话了!
  
  这怎么玩?这还怎么玩?!
  
  告示牌上的每一个字,都化作了最恶毒的诅咒,钻进每一个士绅的心里。
  
  尤其是最后那条“首犯凌迟,三族连坐”的酷烈刑罚更是像一桶冰水,从他们天灵盖浇到脚后跟,浇灭了他们心中刚刚燃起的任何一丝侥幸!
  
  ……
  
  “皇庄雇农报名点”在苏州下辖的每个县城外、每个大镇的集市上都搭建起了十几个巨大的草棚。
  
  消息早已如插上了翅膀,传遍了三乡八野。
  
  天还没亮,通往各报名点的各条小路上便挤满了从十里八乡涌来的人潮。
  
  他们扶老携幼,面带菜色,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燃烧着一簇炙热的火焰。
  
  吴江县的报名点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佃户被人群推搡着来到了桌前。
  
  他太过激动,双腿一软便跪了下去,浑浊的老泪纵横交错。
  
  “老……老人家,起来说话。”负责登记的年轻锦衣卫有些不适应,但还是沉声说道。
  
  “军爷,军爷啊!”老人磕着头,声音嘶哑,“小老儿叫张阿大,给城西的李家种了一辈子的田。俺爹是,俺爷爷也是……一年到头,交了租子,全家就只能喝稀的。去年冬天,俺的小孙女就是活活饿死的啊!”
  
  说到伤心处,老人捶胸顿足,泣不成声。
  
  锦衣卫耐心地听着,拿起毛笔,在登记册上写下了他的名字,然后抬起,一字一句地对他说道:“张阿大,从今天起,你按了手印,就是大明皇帝的雇农。你不再是李家的奴,你只听皇帝的。以后好好干活,凭力气吃饭,没人敢再欺负你。”
  
  老人猛地抬起头,呆呆地看着锦衣卫,仿佛在听神谕。
  
  他颤抖着伸出手,在那鲜红的印泥上按了一下,然后重重地印在了自己的名字旁。
  
  做完这一切,老人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那哭声里有解脱有委屈,有新生!
  
  老人趴在地上,朝着苏州城的方向,砰砰砰地磕着响头。
  
  这一幕,在昆山,在常熟,在每一个报名点前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着。
  
  它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那些躲在远处偷看的乡绅管家们的脸上。
  
  突然,嘉定县的报名点前,人群中一个精瘦的年轻人挤了出来,他高声喊道:“军爷!俺要检举!俺要检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年轻人被带到另一张专门负责“检举”的桌子前,他毫不犹豫地说道:“俺是给王家撑船的,俺知道,王家在太湖边上占了三百多亩的芦苇荡,早就偷偷地填土改成了上好的水田,每年光这三百亩地的出息,就够他们家养几百号人了!这事儿地契上根本没有!”
  
  一名锦衣卫百户闻言,眼神一凛,立刻对身边早已待命的本地向导和一队士卒低语几句,那队人立刻牵马,绝尘而去。
  
  不过两个时辰,派去的人便飞马回报,情况属实,并且在王家一位被策反的账房指认下,找到了被藏匿起来的另一本账簿。
  
  那百户当场拍板,对着那年轻人大声宣布:“检举属实!来人,赏粮食一袋!即刻登记,此人为我皇庄第一批雇农!”
  
  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一袋沉甸甸的米粮被扛了出来,交到了那年轻人手中,年轻人激动得满脸通红,抱着粮袋,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如果说老佃户的遭遇激起的是同情与共鸣,那么这个年轻人的获赏则彻底点燃了所有人心中最原始的欲望和反抗的勇气。
  
  原本还有所畏惧的人们,彻底疯狂了,每一个报名点的检举窗口前,瞬间都排起了长龙。
  
  “俺知道刘员外家后山有片林子,其实早就被他改成桑田了!”
  
  “孙乡绅在河边筑堤,侵占了二十亩河滩地!”
  
  “赵老爷家的田,契书上写的明明是三百亩,俺们私下里量过,至少有三百五十亩!”
  
  一个又一个平日里被乡绅们视为自家禁脔的秘密,被这些最底层,最不起眼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抖了出来。
  
  苏州士绅们数百年来精心编织的财富网络,在这一刻,被皇帝亲自递出的这把名为民心的野蛮快刀割开了无数道血淋淋的口子。
  
  ……
  
  皇帝驻跸苏州的行在。
  
  温体仁站在窗边,他的目光穿透窗棂,投向远处城外那一道道蠕动的人流,即便隔着这么远,他似乎也能听到那震天的欢呼与哭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