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 > 第五十五章马作的卢飞快(八)

第五十五章马作的卢飞快(八)

第五十五章马作的卢飞快(八) (第1/2页)

经过交谈,众人这才得知,原来狄怀朴是大名鼎鼎的狄青后人,可他似乎有所避而不谈。
  
  狄怀朴紧了紧腰间的刀,自嘲地笑了:“让诸位见笑了,先祖那般人物,子孙却只守着这几亩薄田过活。”
  
  陈老栓勒住马,热切道:“狄兄弟不必妄自菲薄,狄武襄公的威名,我等自从军起就常听老兵说起。”
  
  狄青因功追赠“武襄公”,这是时人对他最敬重的称呼。
  
  马小五忍不住又问:“既是武襄公的后人,怎么不去投军?凭着这名号,官府少说也得给个正将、统制当当,哪用得着在庄子里窝着?”
  
  袁振海在他后脑勺拍了一巴掌:“少胡说!”
  
  狄怀朴却摆了摆手,神色黯然下来:“不怪这位兄弟疑问,先祖平侬智高,破夏人,何等风光?可晚年…唉,功高震主,朝廷里的风言风语就没断过。”
  
  他望着远处的汾河,声音低了下去,“先祖临终前给儿孙留了话:‘咱狄家靠沙场血拼挣来的功名,也可能因沙场功高招来祸事。往后子孙,能守好家业、平安度日就好,不必再求做大官、当大将。’”
  
  “这是什么道理?”孙石头咋舌,“不当大官大将那当啥!总不能啥也不要吧。”
  
  “先祖是怕了。”狄怀朴苦笑,“人生最后那段晦暗日子,他说自己一辈子跟夏人拼命,身上的伤能数出几十处,却抵不过朝堂上的几句谗言。他让儿孙记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咱狄家不图富贵,只求代代平安。”
  
  他指了指自己腰间的刀:“这刀是先祖用过的,传到我手里,也只敢用来劈柴、防身。要不是金人打到家门口,我连庄子都不会出,祖宗的规矩,不敢破啊。”
  
  李全武叹了口气:“武襄公是真疼子孙,他见过刀光剑影,也见过人心险恶,才会说这话。”
  
  岳飞一直没说话,这时感慨道:“守规矩是孝,可国难当头,能拿起刀保家卫国,也是对先祖的告慰。”
  
  狄怀朴眼睛一亮,猛地攥紧刀柄:“岳将军说得是!我爹临终前也说,‘先祖的话是保平安的,可真到了胡人入侵份上,再守规矩就是怂包’!所以我才想跟着诸位,哪怕做个马前卒,也不能让金狗踏了咱狄家的地!”
  
  说话间,远处已经能看见一片庄子,围墙上插着几面褪色的旗帜,上面隐约能认出个“狄”字。
  
  狄怀朴指着庄子笑道:“那就是狄家庄!庄里有百多个壮丁,三十多匹好马,虽比不得军中战马,跑路冲杀却也够用!”
  
  马小五拍着他的肩膀:“这才像狄武襄公的后人!咱们给武襄公的坟上磕个头,告诉他,他的子孙没孬种!”
  
  狄怀朴翻身下马,对着庄子大喊:“都出来!我把杀金狗的英雄请来了!”
  
  然而,庄里却没有热情的回应,片刻才有个老人走出来诧异道:“五郎,你们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好汉是谁?”
  
  狄怀朴笑道:“保石叔,这些都是我在城里认识的好汉,个个以一当百,悍勇无比。”
  
  说着奇怪问道,“对了伯父他们呢?”
  
  老人神色难看,往庄子后面的山上努努嘴,那里便是狄青墓所在。
  
  于是他正好带着好汉们去祭拜先祖,狄青墓在汾河平原与吕梁山过渡带,背山面水,是典型的风水宝地。
  
  往西北的山走去,越靠近那片林地,空气里就越浓地飘着松脂与香烛的味道。
  
  “到了。”没多久,狄怀朴的声音压得很低。
  
  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开阔的墓园坐落在山坳里,背靠苍黛色山,面朝蜿蜒的虎踞水。中轴线上,墓冢像座沉默的土丘,覆着层薄雪,神道两侧的石像生精雕细琢。
  
  先是石望柱一对,八棱柱身缠卷草纹,标识神道入口。神道两侧,象征着墓主生前威仪与死后哀荣的石像生,沉默地伫立着。
  
  文翁仲石人冠服齐整,进贤冠长袍,双手捧笏,武将石人甲胄森严,兜鍪锁甲,左手按剑。
  
  石羊垂首温顺,屈膝跪卧,卷角贴脊,石虎怒目圆睁,蹲踞昂首,獠牙外露。
  
  虽历经近七十多年风雨,刀凿的棱角仍透着股雄浑气。
  
  最尽头的神道碑高达丈余,碑额“宋狄武襄公之碑”七个大字是宋仁宗亲书的篆体,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
  
  碑身的碑文密密麻麻,是当年翰林学士王圭奉诏所写,3000多字记着狄青平侬智高、拒西夏的赫赫战功。
  
  祠堂飞檐在松柏间若隐若现,檐角铜铃被风拂得轻响,倒让这墓园更显静穆。
  
  此刻,碑前的祭台早已摆好三牲祭品,墓冢前的空地上早已跪满了人,十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跪在蒲团上,为首的几位年过五旬,看辈分该是狄青的曾孙辈,都穿着深色襕衫,神情肃穆得像石雕。
  
  手里捧着个黑漆木盒,里面盛着狄家祖传的鬼神面具——那是狄青早年征战时戴过的,边角已磨得发亮。
  
  “宣和七年己丑月甲戌日,高祖考武襄公在上,嗣曾孙守业,率阖庄不肖子孙人等,谨以杯水寒食,泣血告祭于显高祖考宋故枢密使、同平章事、武襄公讳青之神位前:胡骑破雁门,烽燧及汾州。
  
  子孙不肖,不能执干戈以卫社稷,今议遣幼弱南渡,存续血脉。留此朽骨,誓守先茔。刀斧加身不移寸步,虏骑踏地不离尺土。
  
  伏惟公英灵不昧,护佑南迁骨血。他日若闻虏退,当率童稚北归,重修祠宇,再奉血食...哀哉尚飨!狄氏阖庄守墓老幼,伏地叩首,涕泣再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