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集:晋升先锋 (第1/2页)
昭武校尉的告身文书是用明黄色的绢布写的,上面盖着李崇韬的朱红大印,字迹遒劲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朝廷的威严。上官悦将文书平铺在简陋的木桌上,指尖轻轻拂过“昭武校尉”四个字,却没有半分喜悦——这纸文书,更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牢牢捆在铁壁关,捆在这场不知何时才能结束的战争里。旁边的玄铁令箭沉甸甸的,刻着“先锋营斥候队”的字样,冰冷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提醒着她肩上新添的责任。
“校尉,赏银和锦缎都运来了。”林墨走进帐篷,身后跟着两个亲兵,亲兵手里捧着两个木盒,一个装着五百两银子,另一个叠着二十匹锦缎,锦缎的颜色鲜艳,有大红、明黄、宝蓝,都是上等的料子,在帐篷里昏暗的光线下依旧闪着光泽。
上官悦抬头,目光扫过木盒:“把银子分成两份,一份给阵亡弟兄的家属,赵武、还有之前在响水河牺牲的三个弟兄,每家送五十两,剩下的分给其他受伤的弟兄;锦缎留两匹,给石头做件新衣服,剩下的也分给弟兄们吧,他们跟着我出生入死,这些是他们应得的。”
“校尉,这是您的赏赐……”林墨有些犹豫,五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足够在中原买几亩良田了。
“我一个人,用不了这么多。”上官悦打断他,语气坚定,“弟兄们的家人还在等着他们回去,这些银子,能让他们的家人过得好一点。”
林墨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去安排。上官悦看着他的背影,想起赵武牺牲时的模样,心中一阵刺痛——这些赏赐,是用弟兄们的鲜血换来的,她没资格独自占有。
接下来的两天,上官悦亲自带着银子,去看望阵亡弟兄的家属。赵武的母亲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住在铁壁关附近的一个小村落里,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终日以泪洗面。当上官悦把五十两银子递到她手里时,老太太颤抖着双手,泪水再次涌出:“陈校尉,多谢您还记得我们家阿武……他从小就想当英雄,现在,他没给您丢脸吧?”
“赵武是英雄,他在响水河立了大功,没给任何人丢脸。”上官悦的声音有些沙哑,她看着老太太破旧的茅草屋,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更多的弟兄活着回家。
处理完赏赐的事,上官悦几乎每天都往伤兵营跑。石头的情况比之前好了一些——李明月送来的“碧磷蛊蜕”果然是奇药,那虫蜕干瘪丑陋,呈深褐色,医官按照南疆商人留下的方子,将其捣碎,混合着蜂蜜和烈酒敷在石头的伤口上。第一天换药时,医官就惊呼起来:“伤口的黑血少了!”
几天后,石头伤口流出的血彻底变成了鲜红色,脸上的青紫色也褪去了少许,虽然依旧昏迷,但脉搏比之前有力了许多,偶尔还会无意识地哼唧两声。林墨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每天给石头擦身、喂药,还会在他耳边念叨以前在黑风寨的事:“石头大哥,你还记得吗?去年咱们在黑风寨种的玉米,收了好几担,寨主还说今年要多种点……你快醒过来,咱们还一起回去种玉米。”
上官悦坐在床边,握着石头的手,能感觉到他的手比之前暖和了些。她看着医官重新敷药,心中对李明月多了几分复杂的感激——这位大小姐虽然行事直率,带着几分娇纵,却实实在在救了石头的命。可一想到李明月那天说的“你瞒得过别人,可未必瞒得过我”,她的心又提了起来,不知道这位大小姐究竟知道了多少。
新的职务很快带来了新的安排。先锋营斥候队的驻地在先锋营辖区的边缘,靠近铁壁关西侧的山林,这里相对独立,有五顶略显陈旧的帐篷,一个小型的校场,还有一个简陋的箭靶场。帐篷是灰色的粗布做的,上面有几处补丁,显然是之前的斥候队留下的;校场的地面是夯实的黄土,中间放着几个石锁,最大的石锁有两百多斤,旁边还有一根需要数人合抱的巨大原木,是用来锤炼臂力的;箭靶场的箭靶是用稻草捆的,上面布满了箭孔,有些箭靶已经歪歪斜斜,显然很久没有维护了。
上官悦第一天到驻地时,五十名斥候队员已经在校场上列队等候。她站在点将台上,目光扫过下方的队伍,心里很快有了数:队伍里有四名狼兵,是马三、周虎、李狗蛋和王小五(王小五的腿伤已经好转,能正常行动了),他们站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姿挺拔,眼神坚定,对她绝对服从;还有十名是从响水河战役中幸存下来的士兵,他们大多带着伤,却依旧保持着队列,看向她的目光里满是感激和信任;剩下的三十六名士兵,是先锋营新拨补来的,他们大多是老兵油子,站在队伍里东倒西歪,有的还在小声嘀咕,看向她的目光里满是轻视,显然对这个“靠歪门邪道上位”的年轻队正不服气。
“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队正,陈悦。”上官悦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斥候队的职责,是侦察敌情、传递情报、摸清路线,我们是先锋营的眼睛,也是大军的第一道防线。想要当好斥候,光有勇气不够,还得有本事——跑得快、藏得深、看得远、打得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些东倒西歪的老兵油子身上:“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些人觉得我年轻,觉得我之前的功劳是取巧,觉得我不配当这个队正。没关系,边军里,实力说话。从今天开始,我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若是有人能在训练结束后赢我,我这个队正的位置,让给你。”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一个满脸络腮胡的老兵嗤笑一声:“队正,您这话说得轻巧,咱们斥候队靠的是真刀真枪的本事,可不是什么‘飞天’的噱头。”
上官悦没有生气,只是点了点头:“说得对,靠的是真本事。所以从今天起,我们每天的训练内容包括:清晨的五公里越野,上午的攀岩和潜伏,下午的箭术和格斗,晚上的夜间潜行。谁要是觉得受不了,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会把你调回原营。”
老兵们互相看了看,没人提出离开——虽然不服气,但斥候队的待遇比普通营队好,不仅月银多二两,还能优先获得武器和物资,没人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上官悦就吹响了集合哨。五十名队员很快在校场上列队,那些老兵油子显然没睡醒,一个个打着哈欠,眼神迷离。
“五公里越野,目标是西侧的黑松林,再原路返回,半个时辰内必须回来,迟到的,加罚十圈校场跑。”上官悦说完,率先跑了出去。
队员们愣了一下,连忙跟了上去。起初,大家还能跟上节奏,可跑了两公里后,差距就拉开了——狼兵和幸存老兵常年在山林里活动,耐力较好,紧紧跟在上官悦身后;那些老兵油子则渐渐落在了后面,有的开始走路,有的甚至停下来喘气。
半个时辰后,上官悦带着狼兵和幸存老兵回到了校场,那些老兵油子则过了一刻钟才陆续回来,一个个累得瘫在地上,大口喘着气。
“所有人,起来,十圈校场跑。”上官悦站在校场中央,声音冰冷。
“队正,我们已经跑了五公里了,再跑十圈,身体受不了啊!”一个叫孙六的老兵抱怨道,他是新拨补来的,以前在后勤营当差,没受过这么苦的训练。
“受不了可以提出来,现在就可以走。”上官悦的目光落在孙六身上,没有丝毫妥协,“但只要你还在斥候队一天,就必须遵守我的规矩。战场上,敌人不会因为你‘受不了’就放过你,迟到一刻,可能就会导致全军覆没。”
孙六咬了咬牙,最终还是爬了起来——他不想失去斥候队的待遇。其他老兵见孙六起身,也纷纷爬起来,开始跑校场。
接下来的几天,训练越来越严酷。攀岩训练时,上官悦用藤蔓做了简易的绳索,让队员们沿着校场旁边的岩壁攀爬。岩壁有两丈高,表面光滑,很多队员爬了一半就滑了下来,摔得屁股生疼。马三是攀岩的好手,他很快就爬了上去,还帮着其他队员指导技巧;孙六则摔了好几次,最后还是上官悦亲自示范,教他怎么寻找岩壁的缝隙,怎么用脚发力,他才勉强爬了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