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惊涛拍岸 (第1/2页)
金军再度南侵的消息,直奔长兴县而来。与消息一同到来的,是官道上那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民队伍。他们并非仅仅来自早已沦陷的开封,而是从中原各处被战火新驱赶出来的绝望之人。
沈文渊坐在主位,面色苍白,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他看着堂下众人:
“诸位,”沈文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情势危急,预计会有数万流民从长兴县而过,他们可能会就此停住脚步,该如何应对,都说说吧。”
胡县丞率先开口,依旧是和稀泥的老调:“县尊,下官以为,或可参照去年旧例,择那老实肯干的流民,于荒地垦殖,徐徐安置,以示朝廷仁德……”
“旧例?仁德?”
韩彦猛地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怒意和显而易见的急迫。
“胡县丞!去年流民几何?今朝流民又几何?去年我等尚有空余荒地,行那垦殖安民之策,可如今......”
他踏前一步,目光如炬,逼视着胡县丞,也扫过沉默的郑主簿和犹豫的沈文渊。
“如今数万饥肠辘辘之众,其中更混杂败兵溃勇!我县内还有多少未垦之地?
仓中还有多少余粮?去年收容之民,如今也才刚站稳脚跟,远未到反哺之时。
若再依样画葫芦,妄想徐徐安置,只怕流民未及安置,我等已先被这洪流碾为齑粉!
届时,莫说仁德,连这长兴县治,都将不复存在!”
他转向沈文渊,抱拳行礼,语气沉痛而斩钉截铁:“县尊!此一时,彼一时,去年之法乃是养生,今年之势实为求生。必须行减法,必须筛选,无力供养者,必须驱其南下;身怀技艺、可堪一战者,方能吸纳,以增强我长兴元气。此非卑职天性凉薄,实乃存亡之道,不容有失。”
沈文渊脑海中浮现出去年几千流民,组织垦荒时,虽艰难却尚存秩序的场景,再对比今年的数万之众他头皮一阵发麻。去年的那几千人也不是全部都能垦殖,还有一部分是给乡绅地主当佃农或奴仆的。
他知道,韩彦说的是唯一可行的求生之路。他沉默良久,终于,求生的本能和保全一县的责任压倒了文官的优柔与对旧有路径的依赖,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虽不大,却带着孤注一掷的决断:
“好!就依韩县尉之策!旧例不可循,当用新法!胡县丞,郑主簿,尔等需全力配合韩县尉,若有阳奉阴违、延误军机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胡、郑二人,终于拿出了县令的威严,“本官定不轻饶!”
有了县令的明确授权,韩彦的行动才真正名正言顺。
他立刻转向田修文:“田总头!按方才所议,即刻带人驰援北面隘口!许进不许出,敢冲击防线者,以流寇论处!”
“得令!”
“郑主簿!征调民夫、调配粮草之事,由你负责,我会派县勇协助!账目每日一报,送至县尊与我校验!”
郑主簿擦着汗,连声应下。
“胡县丞!告示安民、推行保甲连坐,是你职责所在,立刻去办!”
胡县丞不敢再多言,也连连答应。
城外,几口大锅里翻滚着几乎能照见人影的稀薄米粥,散发着微弱的热气,却像是磁石般吸引着黑压压的人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