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惊涛拍岸 (第2/2页)
沈文渊在韩彦的陪同下,亲自来到粥棚视察。
看着眼前那些眼神麻木中带着疯狂与哀求的流民,听着那震天的悲泣与哀嚎,沈文渊只觉得心如刀绞,嘴唇翕动,却发不出任何安慰的言语。
一个老翁颤巍巍地捧着破碗上前,枯瘦的手几乎握不住碗沿:“青天大老爷,行行好,多给一勺吧,我孙子……我孙子快饿死了啊……”
施粥的衙役面无表情,机械地重复着动作:“一人一勺,规矩。”
一个衙役有气无力地敲着锣,重复着冰冷的话语:“喝完粥,有力气的继续南下!湖州、临安才有活路。长兴县小,无力供养!”
一个怀抱婴儿的妇人挤到前面,哭求道:“行行好,再多给一勺吧,孩子快不行了……”
施粥的汉子面无表情,尚未回话,旁边一名负责维持秩序的乡勇已经上前,用木棍不轻不重地格开她:“规矩就是规矩!后面还有人等着!”
那妇人被挤开,跌坐在地,怀中的孩子发出微弱的啼哭,很快被淹没在更大的嘈杂声中。
沈文渊与韩彦骑马巡视至此,恰好看到这一幕。
沈文渊眉头紧锁,握缰绳的手紧了紧。韩彦在一旁低声道:“大人,慈不掌兵。这一碗稀粥,是吊命的线,也是驱赶的鞭子。心软,便是祸端。”
沈文渊沉默片刻,缓缓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远处那些在衙役引导下,蹒跚南去的背影,心中一片冰凉。他知道,这其中绝大多数,根本走不到所谓的“活路”。
与粥棚的绝望不同,另一处的“人才登记点”前,则上演着另一种形式的残酷。
这里排队的人相对少些,但眼神中尚存一丝希冀或精明的光芒。
一个四十余岁、手指粗大布满老茧的汉子冲到案前,急声道:“官爷!俺是木匠,会做水车,会修犁耙!”
负责登记的郑主簿抬起眼皮:“可有家小?”
“有……有一个婆娘,两个孩子……”
郑主簿旁边一个被临时拉来帮忙的县衙老吏翻了翻册子,低声道:“主簿,木匠已收了十一个,名额快满了。他家口又多……”
郑主簿皱了皱眉,对那汉子道:“你,可以留下。家小……只能带一个孩娃。自己选吧。”
那汉子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另一边,田修文亲自坐镇“兵勇登记处”。一个脸上带疤、眼神凶悍的溃兵上前。
“哪里来的?”田修文冷声问。
“原太原府张都头麾下,守城时被打散了!”那汉子挺直腰板。
田修文站起身,绕着他走了一圈,猛地喝道:“结阵!”
那汉子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左右虚晃,做出了一个标准的防御格挡动作,虽徒手,却瞬间流露出百战老兵的煞气。
田修文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拍了拍他肩膀:“好!是个好兵胚子!带你家小去那边登记,以后跟着我,吃饱饭。”
那汉子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噗通跪下磕了个头:“谢大人!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