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及笄礼成 (第1/2页)
五月十五,黄道吉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晨曦微露,金色的阳光便迫不及待地穿透薄雾,将紫禁城的琉璃瓦顶染上一层瑰丽的霞光,檐角的神兽在光影中显得愈发威严灵动。今日的京城,仿佛都笼罩在一层无形的、喜庆而庄重的氛围之中。
东宫漱玉轩,早已不是平日里的清静模样。自子时起,宫内宫外便已灯火通明,人影绰绰。训练有素的宫人们步履匆匆,却井然有序,脸上皆带着与有荣焉的谨慎喜气。掌事太监低声催促着细节,宫女们手捧各式器皿、锦盒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花香以及新漆和绸缎特有的味道。
殿内殿外,装饰一新。大红的绸缎挽成硕大而喜庆的如意结和团花,高高悬挂于朱红廊柱之间和飞檐翘角之下;精致的宫灯换上了崭新的明瓦纱罩,上面精工绘制着“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福寿绵长”等五彩斑斓的吉祥图案;汉白玉的栏杆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铺着崭新的猩红地毯;就连庭院中那几株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也仿佛感知到了这非同寻常的喜气,红艳艳的花朵开得如火如荼,灼灼其华,寓意着“多子多福,繁荣昌盛”。
今日,是准太子妃夏玉溪的及笄之礼。这不仅是一个少女的成人仪式,更是关乎国体、预示国祚绵延的盛典。
按周制,女子十有五年而笄,表示成年,可以婚配。而太子妃的及笄礼,其规格之隆重,仪程之繁琐,仅在帝后大婚之下。礼部、宗人府、内务府早已协同筹备了数月,从笄、爵、醴、馔的规制,到乐舞、仪仗、宾客名单,乃至一应器物的纹样、材质,无不严格遵循古制,又极尽皇家奢华,力求尽善尽美,不容有丝毫差池。
夏玉溪寅时正刻便被锦书和几位从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经验丰富的全福嬷嬷轻声唤醒。沐浴的香汤是用玫瑰花、茉莉花、檀香木等数十种名贵香料精心熬制,水温恰到好处。嬷嬷们动作轻柔而娴熟,为她净身、更衣,换上早已备好的、质地柔软洁净的采衣采履。那采衣是素雅的浅粉色,没有任何纹饰,象征着少女的纯真未琢。
随后,她坐于东房(漱玉轩偏殿临时精心布置的静室)内,焚香静心。室内只点着一对龙凤喜烛,光线柔和。她未施粉黛,长发如墨瀑般披散在肩后,光滑如缎。心口如同揣了一只不安分的小鹿,砰砰直跳,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对繁琐礼仪的紧张,对成年时刻的期待,对父母姐妹的不舍,对未来的隐隐憧憬,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恍惚。今日之后,她就不再是那个可以躲在父母羽翼下、在姐姐身边撒娇的小女孩夏玉溪了,她是大胤朝的准太子妃,即将真正背负起这个身份所带来的荣耀与责任。
辰时正刻,吉时已到。浑厚悠扬的钟声自宫中高处响起,紧接着,庄严的鼓乐声循次响起,编钟清脆,琴瑟和鸣,箫管悠远,奏响《永安》之乐,喜庆而肃穆的气氛瞬间笼罩了整个东宫。
赞者(由一位德高望重、儿孙满堂的宗室老王妃担任)身着隆重的礼服,立于大殿东侧,面容肃穆,气沉丹田,高声唱喏:“吉时已至——请正宾入席——”
殿内观礼的宾客早已按品级次序肃立等候,此刻顿时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都敬畏地投向大殿正门。只见一位身着超品诰命服、白发如银、梳得一丝不苟、面容慈祥却不失威严的老夫人,在两位盛装宫女的恭敬搀扶下,缓步而入。她步伐沉稳,目光清亮,虽年逾古稀,腰板却挺得笔直,通身的气度令人心折。正是今日为夏玉溪主持笄礼的正宾——永安侯府的老夫人。老夫人不仅是三朝元老永安侯的遗孀,自身更是出身名门,品性高洁,德高望重,一生顺遂,福寿双全,儿孙皆是有出息之辈,是担任正宾最理想、最令人信服的人选。
“请主人入席——”
夏丞相和夏夫人身着御赐的一品朝服和诰命服,神色激动而欣慰,眼底泛着隐隐泪光。他们上前一步,向正宾行揖礼,态度恭敬。老夫人微微颔首还礼。随后,夏丞相与夫人于主位落座。他们的目光不时担忧又骄傲地望向东房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既欣慰于女儿的成长与尊荣,又不舍她即将彻底离开家的港湾。夏玉妗也坐在宾客席的首位,今日她特意打扮了一番,穿着象征喜庆又不失身份的藕荷色绣缠枝莲纹宫装,气色红润,眉眼间洋溢着为人妇的幸福与喜悦,看着妹妹即将经历人生最重要的时刻之一,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与祝福。柳文谦作为新婿,亦陪同在侧,举止谦和,目光中带着对妻妹的祝福。
“请笄者出东房——”
雅乐声变得轻柔舒缓。东房的门缓缓打开,夏玉溪在赞者和两位手捧托盘的有司(协助的宫女)引导下,缓缓步出。她低眉顺目,莲步轻移,双手交叠于腹前。虽只着素衣,未戴任何钗环首饰,脂粉未施,但那清丽绝伦的容貌、纤细窈窕的身姿、以及那份浑然天成的端庄娴雅气质,已令在场众多观礼的权贵夫人、诰命和世家小姐们暗自惊叹不已。不少夫人交换着赞赏的眼神,低声私语,无不感叹相府好教养,太子好福气。
赞者开始唱诵古老而美好的祝词,声音清越悠长。正宾永安侯老夫人于铜盆中净手,用洁白的细棉巾拭干。然后走到夏玉溪面前,接过有司奉上的一把崭新的桃木梳(寓意辟邪祈福)。老人家的动作缓慢而庄重,带着一种仪式感,开始为夏玉溪梳理长发。她的手指轻柔,梳齿划过如云青丝,口中吟诵着古雅而寓意深远的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在这吉庆的日子,为你第一次加上成人的服饰。望你抛弃童稚之心,慎修成人之美德。愿你长寿吉祥,洪福齐天。)
梳理完毕,有司奉上罗帕和第一支发笄。那是一支做工精巧、素雅无华的白玉簪,象征着少女的纯洁。老夫人小心翼翼地为夏玉溪簪上,完成了“初加”。
夏玉溪依礼缓缓起身,向正宾行揖礼致谢。然后在赞者的引导下,步履沉稳地回到东房。早有宫女等候在内,为她换上与初加发笄相配的一套素色滚红边的襦裙,款式较采衣更为正式。换装后,她再次出房,走到父母面前,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夏丞相和夏夫人看着女儿稚气渐脱、初具风华的模樣,眼圈微红,强忍着激动与不舍,郑重颔首回礼。
稍事休息,二加开始。正宾再次净手,吟诵第二段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在这吉庆的岁月和时辰,为你第二次加上成人的服饰。望你端庄威仪,善良谨慎,修身养德。愿你长寿万年,永享无边洪福。)有司奉上第二支发钗。这支发钗明显华丽许多,是赤金点翠镶嵌圆润珍珠的款式,工艺繁复,光彩熠熠。老夫人取下初加的白玉簪,为她簪上这支金钗(二加所用)。
夏玉溪再次回房,换上与发钗相配的曲裾深衣。衣料是上好的织锦,颜色更为端庄华丽,绣着暗纹,行动间流光溢彩。出房后,她向正宾行拜礼,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三加最为隆重,将仪式推向高潮。正宾的神色愈发肃穆,吟诵最后的祝辞,声音苍劲而充满力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在这岁首吉月,正值良辰,为你完成第三次加服。众兄弟都在,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愿你长寿无疆,承受上天的赐福。)有司奉上一个铺着明黄云锦的紫檀木托盘,上面赫然放着一顶璀璨夺目、贵气逼人的九翚四凤珠冠!这是太子妃及笄礼制中明确规定的冠饰,象征着无上的尊荣与地位!
老夫人神情庄重,在赞者的协助下,小心翼翼地为夏玉溪戴上那顶沉甸甸、寓意非凡的珠冠。珠冠以赤金累丝为底,点翠为羽,那翠羽色泽艳丽,如同活物。冠上镶嵌着数百颗大小均匀、光泽莹润的东珠和各色宝石,正中一只金凤昂首挺立,口中衔着一串流光溢彩的珍珠流苏,两侧各缀四只形态各异、展翅欲飞的小凤翚。整个珠冠华美绝伦,巧夺天工,在殿内烛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令人不敢直视的璀璨光芒!
夏玉溪只觉得头上一沉,心中亦是一凛,一股巨大的、沉甸甸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这顶珠冠,不仅代表着成年,更代表着皇家威仪,代表着她即将真正背负起的、作为一国未来国母的身份与使命。
她第三次回房,换上了最为隆重的大袖礼衣。正红色的云锦,用真金线以缂丝技法织出翱翔九天的凤凰和繁复的牡丹缠枝花纹,宽大的袖摆几乎垂地,裙裾长达数尺,需要两名宫女在后面轻轻托起。雍容华贵,气象万千,尽显皇家气派。
当她身着这身大红织金礼衣,头戴九翚四凤珠冠,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整个大殿仿佛被瞬间点亮!所有宾客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惊艳与震撼!珠翠环绕,锦衣华服,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目如画,平日里那份清丽脱俗的气质,此刻与皇家威仪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焕发出一种令人不敢直视、又移不开目光的夺目光彩!她步履沉稳,仪态万方,缓缓走到大殿中央,如同九天玄女降临凡尘。
赞者高声宣布:“礼成——”
顿时,钟鼓乐声再次大作,恢宏喜庆的《普天乐》响彻殿宇!早已候在殿外的舞姬们翩然入场,跳起象征吉祥如意的舞蹈。宾客们纷纷上前,笑容满面地道贺,笑语喧阗,祝福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气氛热烈而隆重,达到了高潮。
紧接着,便是盛大的宴饮。偏殿及庭院中早已设下数百张宴席。珍馐美馔,如同流水般由宫人们井然有序地呈上:龙肝凤髓(代指极其珍贵的食材)自是虚言,但熊掌、猩唇、驼峰、豹胎等山珍海味却是实实在在的;御膳房精心制作的各式点心、果品、蜜饯,琳琅满目;陈年的御酒芬芳醇厚。丝竹管弦之声悠扬悦耳,歌舞曼妙。
夏玉溪作为今日绝对的主角,在赞者和宫女的簇拥下,于主位落座。随后,她在父母的陪同下,依次向正宾、宗室亲王、各位公侯夫人、朝廷重臣的家眷等主要来宾敬酒致谢。她举止优雅得体,应对大方自如,言谈间既保持了太子妃的威仪,又不失相府千金的温婉与谦和,举手投足间风华初绽,赢得了满堂宾客发自内心的赞誉。夏丞相和夏夫人看着女儿如此出色,心中的骄傲与欣慰难以言表。
而这份荣耀与恩宠,并未止步于东宫。
宴至高潮,宾主尽欢之时,忽听殿外传来内侍一声接一声、由远及近、高亢而清晰的唱喏声:
“陛下有赏——”
“皇后娘娘有赏——”
满殿的喧哗笑闹声瞬间平息下来,如同潮水般退去。所有宾客,无论身份尊卑,立刻放下杯箸,纷纷起身,整理衣冠,面朝殿门方向,垂首躬身,准备跪迎皇恩。
只见皇帝身边最得力的总管大太监和皇后宫中最为信赖的掌事嬷嬷,各自率领着一长队手捧各式紫檀木托盘、朱漆锦盒的宫人,神色庄重,步履沉稳地鱼贯而入。队伍浩浩荡荡,几乎占满了大殿中间的通道,彰显着天家无比的富贵与气派。
总管大太监立于殿中,展开一卷明黄的绢帛,朗声宣读,声音尖细却极具穿透力:“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妃夏氏,性秉柔嘉,行符律度。虔恭中馈,温婉淑德。今及笄礼成,朕心甚慰。特赏赐:东海夜明珠一斛,赤金嵌红宝点翠头面一套(十二件),缂丝凤穿牡丹妆花锦缎二十匹,紫檀木雕云龙纹嵌百宝屏风一扇,百年野山参一对,天山雪莲十朵,黄金千两,玉器古玩若干……钦此——”
紧接着,皇后的掌事嬷嬷也上前一步,展开懿旨:“皇后娘娘懿旨:太子妃夏氏,温婉淑德,克娴内则。仪态端庄,堪为典范。及笄之喜,本宫甚喜。特赏赐:翡翠玉如意一对(一柄雕福寿绵长,一柄雕瓜瓞绵绵),孔雀羽捻金线绣‘百子千孙’锦被两套,南洋进贡三尺高红珊瑚树一株,波斯进贡猫眼石、蓝宝石首饰一套,苏杭进贡上等丝绸百匹,内造胭脂水粉、香露香膏、各色名贵香料若干……钦此——”
赏赐之物琳琅满目,层出不穷,每一件都价值连城,珍贵异常,无一不是彰显着皇家无与伦比的气派与对太子妃毫不掩饰的重视与恩宠。宫人们将赏赐一一在殿侧特意空出的长案上陈列开来,瞬间珠光宝气,璀璨生辉,几乎晃花了众人的眼。宾客们看得眼花缭乱,惊叹羡慕之声此起彼伏,看向夏玉溪的目光更加充满了敬畏与谄媚。
这浩荡的皇恩,无疑将今日的及笄之礼推向了另一个令人眩目的高峰,也再次向所有在场者,乃至整个天下,昭示了夏玉溪未来国母地位的无可动摇与圣眷之隆。
夏玉溪在父母的陪同下,于殿中央铺着的软垫上跪下,恭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越而沉稳:“臣妾谢陛下、皇后娘娘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