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一封家书定乾坤 (第2/2页)
守城的兵丁与衙役们疲于奔命,四处救火,然而火点众多,犹如杯水车薪。
恐慌如瘟疫般在城中迅速蔓延。
燕王府内,徐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动。
她披上外衣,站在寝宫的廊下,望着远处几道冲天的火光,端庄雍容的脸上满是凝重与怒意。
“究竟何事?城中为何多处失火?”她声音冰冷地问道。
一名管事连滚带爬地跑来,跪地禀报:“回禀王妃,几处火场皆已查验,系有人故意纵火!”
“故意纵火?”徐氏凤眸中寒光一闪。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伺候永安公主的侍女,突然从人群中冲了出来。
扑通一声跪在徐氏面前,声音带着哭腔,惊恐地说道:“王妃殿下,奴婢想起一事!”
这名侍女,正是朱岩事先通过永安公主,安插好的棋子。
“说!”
侍女浑身颤抖,以一种劫后余生的口吻说道:“前几日梅园遇刺,奴婢在混乱中,似听到那些刺客用暗语交谈。”
“提及一计不成,便烧他个天翻地覆!”
“当时奴婢吓得不敢声张,如今见此大火,方才想起!王妃,这定是那些奸细的报复啊!”
这番话说得绘声绘色,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岂有此理!”徐氏闻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栏杆!
好大的胆子!刺杀不成,竟敢在北平城中纵火,制造恐慌!
这群奸贼简直无法无天,真当她大燕无人了吗?
“传我将令,命九门提督……”
她正要下令彻查,一声高亢的通传从院外传来:“高阳王殿下到!”
话音未落,只见朱高煦一身戎装,龙行虎步,满脸坚毅地大步走了进来。
在他身后,几名亲兵押着一个被五花大绑、堵着嘴、割了舌头的人,正是钱谦!
“母妃!”朱高煦走到徐氏面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如钟。
“儿臣幸不辱命,已将那纵火的幕后元凶,潜伏在北平的南朝奸细头目擒拿归案!”
他一挥手,亲兵立刻将钱谦的罪证,一封封与南朝来往的密信,以及那块代表身份的锦衣卫令牌呈上。
徐氏望着跪在地上、一脸英武果决的二儿子,又看了看地上堆积如山的铁证,以及那个已无法言语、满眼绝望的钱谦。
她整个人愣住了。
在全城大乱、人心惶惶,她都感到棘手万分之时,自己的儿子竟已悄无声息地解决了这一心腹大患?
一股难以言表的骄傲与欣慰瞬间涌上她的心头!
她快步上前,亲自将朱高煦扶起,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赞许与慈爱。
“好好好!”她连说了三个好字。
“不愧是我徐氏的儿子,不愧是你父王的儿子!”
“你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为北平、为你父王立下了不世之功!”
徐氏的夸奖毫无保留。
她转过身,对着身后的长史,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断然下令:“来人,备笔墨!本宫要亲自手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
“我要让你父王知晓,他的好儿子是何等英勇,何等有担当!”
夜风中,朱高煦挺直腰杆站在那里,享受着母妃的夸赞和周围人敬畏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他明白,从今夜起,他朱高煦在父王和母妃心中的分量,将截然不同!
而这一切,皆归功于他那位如神仙般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