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下地 (第1/2页)
杨秀宁迷迷糊糊听见了声音,睁开惺忪的双眼,看见柳氏正在穿外衣,“娘,你起了?”杨秀宁问道,“大丫,你再睡一会儿吧,我去看看做早饭,你奶她们也快起了。”柳氏说着,走了出去。
杨秀宁见柳氏走出屋门,也起来将衣服穿好,跟着柳氏来到正房,正房一般不锁屋门,就是方便两房媳妇过来做饭,厨房的东西屋墙上各有一个三十厘米左右的窗口,平时使用布帘挡住的,如果外面有动静可以撩开帘子看到外面的情况,据说是厉害的婆婆防止儿媳妇做饭偷吃,所以专门做的窗口,监督儿媳妇干活的。
杨秀宁帮着柳氏做饭,饭做一半的时候,周氏走了进来。
“大嫂,你都做上饭了,你回来可真好,我可轻省多了,你不在这几天,天天都是我做饭,一大家子好几口人,可真够累人的,也没有个人帮我,你看你做饭还有大丫帮忙,不像我家里两个讨债鬼,就知道吃,也不知道帮忙。”周氏阴阳怪气的说着。
“弟妹,这几天辛苦你了。”柳氏性子软,说不出强硬的话来,只是虚虚的到了句辛苦。
听着东屋的动静,估计杨老头和杨老太太也起来了。
这时杨老太太撩开帘子,看着柳氏说“大丫娘,饭做好了就叫孩子们过来吃吧,吃完了你爹要下地看看呢,不知道地里这几天啥样了?”
“好的,娘。”柳氏应道。
一家人吃着饭,早上吃的高粱稀饭,农家一般不干力气活的时候,都是吃的稀一点的,倒秋收的时候会吃的好点,杨家的生活水平在村里已经算是中上等了,像一些穷一点的家里,就是两顿饭,早上不吃,中午吃点略微浓稠的粥,晚上喝点稀粥,一天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杨家因为之前大丫爹在镖局做工,所以家里生活水平还可以,但是只是做到了喝稀粥,还不能做到顿顿吃干饭。
“爷,你一会儿要下地?我也想跟你去看看,学一下怎么种地。”杨秀宁看着老杨头说着。
老杨头看着大丫,似乎能从她的脸上看到老大的身影,他也是这么大的时候,跟他说“爹,我想出去看看,学点什么!”镖局的工就是凭着他自己找来的,这件事在村里是很震撼的,也是让老杨头引以为傲的。
老杨头昨天也听了老婆子说,大丫要撑起大房,照顾弟弟妹妹的事情,大房的柳氏不顶事,大丫是长女,大丫性子也是坚韧,脾气又硬,大儿子如果在,大丫这脾气不好,但是大房现在需要一个顶事的,等过个三四年,大丫出嫁了,杨浩也长大了,也能扛起大房的大梁了。
“行,那你一会儿跟我下地去,老三你也跟着。”老杨头放下碗筷道
“老二,你一会儿去给弄点柳树枝条,我看咱家的框那几个框都不行,趁着还没秋收,把东西编出来备上,要不等忙的是时候哪有时间整框,跟别人家也没法张嘴借,都用着呢。”
“爹,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去弄。”杨永禄应道。
老杨头说着起身,杨秀宁和杨永寿跟着起来,杨永寿去柴房拿了下地的锄头,杨秀宁见有一个小点的框,随手就拎上了。
杨家村虽然是个村,但是地里位置很好,背靠大山,村子外围有一条河,河两边种着柳树,河水清澈,杨家村因为有这条河在,所以种的田地收的粮食也比外面的多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