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文学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六十二章 大唐已经不懂该怎么灭国了(冲三江,求追读) (第2/2页)

“十万左右吧。”李暐想了想,说道:“回纥,葛逻禄,铁勒三族应该能抽调十万兵,这样我们的战损会少些。”
  
  韦谅直直的盯着李暐,他一脸的难以置信:“大唐的兵力,比三族要少,而且还没算上西突厥?”
  
  “怎么了?”李暐有些不解的皱起了眉头。
  
  韦谅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郎中,这是灭国之战,是大唐军威展现的最佳时机,一场灭国之战,不仅能震服诸族,同样也能凝聚人心军心,而且明明是摆明了大胜的机会,为何不……”
  
  “不行。”李暐直接摇头,稍微停顿道:“军中粮草难以准备妥当。”
  
  韦谅低下头,嘴唇微微颤抖,他彻底明白了,不是粮草难以为继,是粮草根本准备不足。
  
  韦谅想了想,终于抬头道:“那么就想办法,减少回纥人调动的兵力,务必一定使大唐的兵力多于诸部……”
  
  说到这里,韦谅还是抬头道:“其实未必一定要全部集中到突厥老巢一带,可以让平卢和范阳在同一时间出兵,巡查所有名义上属于突厥人的部落,甚至可以到回纥边缘转一转,威慑他们。”
  
  “你想让安禄山出兵。”李暐立刻听懂了韦谅话里的意思,点头道:“那家伙,打顺风仗的确是一把好手。”
  
  “是!”韦谅松了口气,道:“只要立威,那么就能调兵,将回纥的兵力调入高原,这样既能节省大军的兵力损耗,而且死伤抚恤也不用在意。”
  
  “让回纥人和吐蕃人相互消耗,从而减轻将来回纥人的威胁。”李暐缓缓点头,一时间似乎有些被韦谅给说动了。
  
  韦谅松了口气,说道:“不仅如此,这只是一时之法,真正的办法,还是要渗透回纥,了解回纥,然后挑拨回纥,分裂回纥,同时开始在草原上挑选将来灭亡回纥,甚至于取代回纥的部族。”
  
  站在韦谅身后的曹守,率先恍然过来:“这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用来控制草原的方法。”
  
  “是!”韦谅转身看着曹守轻轻点头,然后他重新看向李暐。
  
  这时候,韦谅才发现,李暐的神色依旧凝重。
  
  仿佛这一策略并不足够打动他。
  
  韦谅目光闪烁,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他还是将自己话咽了回去。
  
  他已经察觉到了原因。
  
  如今的大唐已经不够支持这样做了。
  
  甚至不客气的讲,如今的大唐,已经没有了这样做的心气。
  
  韦谅轻轻抬头。
  
  灭国。
  
  大唐开国之初,不管是太宗皇帝,还是高宗皇帝,做的最多的,实际上就是两个字,一件事。
  
  灭国。
  
  然而到了如今这一朝,大唐从来没有真正的灭过国。
  
  他们没有灭国该有的心气。
  
  或许更不客气的说道,如今的大唐已经没有了这样的实力。
  
  他们比韦谅所想的,还要更加虚弱。
  
  ……
  
  夜色深沉,更鼓敲响。
  
  亲仁坊,韦府。
  
  柳风拂面,韦谅一身青色长袍,平静的从后堂返回东院。
  
  他检校职方司员外郎的事情,已经传了开来。
  
  京兆韦氏其他各房传话,如果有需要他们帮忙的地方,他们会全力相助。
  
  其他还好,但知靖安事,却没一点风声透出。
  
  看的出来,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是懂这里面的深浅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轻易泄露出去的,因为一旦追责,麻烦会很大。
  
  进入书房,韦谅在桌案后坐下。
  
  春婉将一壶茶和一盘糕点放下,韦谅便摆摆手,让她退下了。
  
  韦谅低下头,从一旁拿起一张纸,提笔开始写信。
  
  他检校兵部员外郎,知靖安事的事情,是可以让他的阿耶韦坚知道的,虽然他在兵部做的事情不能说,但不说,反而容易让韦坚猜到是什么。
  
  知靖安事。
  
  韦谅轻轻笑笑,差点就成了知靖安司。
  
  一封信写好,韦谅将其放在一旁,任由信笺慢慢干透。
  
  抬起头,韦谅看向窗外的弦月。
  
  月光如水。
  
  他的脑海中却在回想今日发生的一切。
  
  李暐将他调入了职方司,深度参与兵部诸事,实际上是他早就准备要做的事情,而韦谅在职方司的任务也很清晰。
  
  找出攻克石堡城的方法。
  
  找出在战后,不让回纥成为薛延陀和突厥那样大唐威胁的办法。
  
  这些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但只有做成了这些事情,韦谅才会在他的眼里真正拥有价值。
  
  攻克石堡城也不是没法,解决薛延陀的问题也不是没办法,但是,大唐做不到。
  
  韦谅抬头,轻叹一声。
  
  李隆基这一朝,看起来国富民强,兵戎鼎盛,号称盛世。
  
  但实际上整个开元二十九年时间,大唐从来没有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战,这和太宗,高宗,甚至武后一朝都没法比。
  
  不大胜,不灭国,军心民心如何凝聚。
  
  韦谅突然轻轻苦笑,也是,想要打十万人以上的大战,不仅要看兵力,后勤,还要看统帅。
  
  在郭子仪没有崛起之前,甚至王忠嗣都不算是这个级别的统帅。
  
  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甚至太宗皇帝自身,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
  
  但李隆基这一朝,除了一个郭子仪,竟然没有一个像模像样的。
  
  这样内外作战磕磕绊绊,虽然四面威压,但四方竖敌,同时无法彻底的剿灭他们,反而最会让他们成了大唐的威胁。
  
  所以,李隆基的盛世看起来强大,但实际上不过是外强中干罢了。
  
  当然,他依旧是当世最强大的国家,但他却已没有了如同太宗高宗两朝,那种高出一档的军力。
  
  或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内部有问题。
  
  韦谅轻轻摇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靠灭国。
  
  郭子仪现在是安西振武军使,也就是说,他将参与到这灭国一战。
  
  或许也正是这灭国一战,让郭子仪彻底的成长。
  
  回纥的事情,韦谅直接扔在了脑后。
  
  这件事情,他和李暐之间还有分歧,具体如何,还得商量。
  
  不过石堡城的事情,也未必就完全没有办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