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韦谅独掌兵部职方司(求追读,求订阅) (第2/2页)
曹守一愣,随即沉沉拱手。
兵部是个专业性很强的机构。
卢奂虽然是兵部侍郎,但他之前做过中书舍人,御使中丞,陕州刺史,如今处理兵部虽然也妥当,但让他对于一些细节之事,面对皇帝垂问,多少有些强人所难了。
而曹守,不过是从八品的兵部诸事,他连宫门都进不去,单独面圣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韦郎君好歹是圣人身边的人,有事他这个检校职方司员外郎不去,而是你去,你让圣人怎么想?”李暐看向韦谅,道:“况且真要有事,朝议郎自然可以进宫面圣,你,行吗?”
曹守低头,默然拱手。
李暐转身看向韦谅,说道:“朝议郎,本官离开长安之后,职方司,还有招募奇能异士和工匠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你了。
至于职方司内外的事情,以你为主,他们八人辅佐,应当能够理顺,而且……”
稍微停顿,李暐看向众人道:“其实也没有多少事情,崔明在西北,西北的事情,他自己就处理了;本官去西南,西南的事情我自己来;李侍郎在河北,很多事情他就处置了。
韦郎君需要处置的,无非就是岭南和河洛的事情,岭南太远,有消息,本官已经回来了。
至于其他的,有左相坐镇,又能出什么事,所以,在本官走后,职方司交给韦郎,是妥当的。”
韦谅站在一侧,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原来没什么事情。
但韦谅的目光轻轻扫过门外。
整个职方司内外官廨,从李暐明日离开之后。
由他主管。
……
亲仁坊,韦府。
韦谅脚步匆匆的走入了西书堂,坐在里面读书的张镐立刻就站了起来:“郎君!”
韦谅摆摆手,然后走到一侧的短榻坐下,看向张镐道:“职方司李郎中,明日晨起,就要前往蜀中,两个月后,才会回来,而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职方司由我主事。”
张镐瞳孔瞬间放大:“郎君以检校兵部员外郎的身份,两个月主事职方司?”
“是!”韦谅点头,然后又无所谓的笑笑,说道:“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事情,我虽然领职方司,但诸事都安排妥当,就是有个名头而已……一个名头,竟让心情荡漾至此,真的是不该了。”
“郎君谦逊了。”张镐摇摇头,道:“那是职方司,军中极要害的部门,主掌职方司,天下十大节度使府,还有诸州兵曹,府兵,全都掌握在手,郎君难道不想趁着这两个月做些事情立些功劳吗?”
看着张镐有些兴奋的眼神,韦谅突然间冷静了下来。
最后他轻轻摇头,缓缓的道:“话可以说,但事情不可以做,因为上面有卢侍郎盯着,其他三司郎中也在看着,下面八位主事心中也不知道会如何想,所以乱做什么是没有必要的,还是将我自己手里该做的事情做完,至于剩下的,就是和光同尘的事情了,不管要做什么,首先要融入兵部。”
韦谅抬头,看向窗外,神色严肃起来。
兵部职方司,两个月内由他主政,足够让韦谅心中激荡到极致了。
但韦谅不是没脑子的妄人,他心里清楚,自己在职方司的这段时间,所做的事情,日后都会被人拿出来,当做审视自己的参照。
这个朝廷,有太多人不喜欢特立独行、格格不入的人了。
若是如此,那么便是韦谅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增添障碍。
所以,他只做自己份内的事情,至于说其他的,先融入兵部再说。
而且,以他的身份,便如同张镐之前说的那样,整个职方司涉及到的天下情报,四方边军,还有长安十六卫,甚至羽林卫和龙武卫,这里有太多的信息可以在这两个月时间里,名正言顺的了解。
……
离开书堂,韦谅回到书房,张开信纸,开始写信。
给他的父亲韦坚写信。
韦坚去陕郡,转眼已经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长安城发生了许多事情。
之前刺客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彻底没有了消息,右相李林甫,开始专心在朝政上。
改州为郡那么大的事情,虽然余波荡漾,但也在他的手段之下,不停的平复。
当然,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韦谅其实也很难看清水面之下的动静。
当然,更重要的是,兵部对吐蕃和突厥的战争准备,已经逐渐的开始提上台面。
兵部,户部,工部,都已经开始做相关的准备工作,但想要让整个天下都围绕着这件事情动起来,起码需要皇帝下诏。
这还需要很久。
韦谅抬头,这一个月里,他也接触了很多他能接触的东西,对天下的真实情况也有了充足的了解。
而越是了解,他对这个大唐就越没有信心。
也怪不得兵部的那些人,提及到石堡城的事情,一个个都脸色都不好看。
当然,这些是正事,私事韦谅也开始准备做。
兵部关于天下兵力的情报。
知识就是力量。
情报就是力量。
了解就是力量。
韦谅出身京兆韦氏,以他的身份,加上这些信息,足够他在将来有事情的时候,撬动足够的支撑。
甚至是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
这才是他主政职方司最该做的事情。
当然,还有攻克石堡城的方略,也是他必须要完成的,那是连皇帝都密切关注的事情。